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2022-02-18 02:47:18 字數 1390 閱讀 9775

校本培訓之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當前的教育形勢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名基層的教師,如何做到與時俱進,提高專業水平,提高工作質量與效果,乃當務之急。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養料,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和學習的能力。而校本培訓工作在推動新課改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謂功不可沒。

我努力工作使自己在校本培訓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下面我就自己這段時間的校本學習過程,談點體會:

一、首先新的課程理念深入我心

「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要變革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化成長是基礎。

新的教學觀念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就是新舊觀念的鬥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於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因此,確立新的觀念是新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

通過聽講座,一起與其他教師討論交流,了解到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1、認識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已成為我們的共識。關鍵是課堂教學能像過去那樣,不顧兒童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採用以灌輸為基本特徵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而應帶之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主動合作等新型的學習方式。

2、認識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並不是有了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課程改革就能到位了。關鍵的環節還在於教師如何運用教材。

3、教師的角色意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以知識傳授者的面目出現,以管理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不容絲毫的冒犯和懷疑。

就有這種意識,教師就不可能公正的對待學生、真心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見解、尊重學生的質疑和創新。在教師這樣的角色意識下,學生只能被動的做知識的接受者、儲存者和知識的反覆訓練者。而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活動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有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與師生互教互學,彼此間形成乙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不只是乙個忠實的執行課程計畫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實施將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課堂開放以後,教師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教師的目標意識要加強,要從整體考慮課堂教學的育人目標;創新意識要加強,一切從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出發;合作意識要加強,教師應該走下講壇,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與交流;調控能力要加強,再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研究課堂調控藝術。由於我對新課程改革學習還很不夠,只能談點粗淺的看法,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郭靜瑜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感能在一小這個大集體裡工作是十分幸運的。因為學校為我們年輕教師提供了很多學習 提高的機會,讓我受益匪淺。回想當初,校本培訓 這個詞語作為陌生的事物進入我的思想,就象見到乙個陌生人,我的認識經歷了乙個由牴觸 懷疑到認識 熟悉的過程。記得學校剛開始進行校本培訓時,總覺不理解,...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3 教師的角色意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以知識傳授者的面目出現,以管理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 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不容絲毫的冒犯和懷疑。就有這種意識,教師就不可能公正的對待學生 真心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見解 尊重學生的質疑和...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校本課程 這個概念,根據我的理解,包含兩層含義 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 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 改編 整合 補充 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 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 學校和社群的特點和需要 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