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認識》教學課例與反思

2022-02-01 12:40:04 字數 3587 閱讀 5446

大冶師範附屬小學

教學背景分析 :

1、【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幾何知識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這節課又是學生初次較深入研究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並為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打下基礎。

2、【學生情況分析】

教學物件:小學五年級學生。

⒈學生學科知識的儲備情況: 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簡單的幾何體有了感性的認識,並且還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是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基礎。

⒉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學生也能從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狀為長、正方體的素材,並能通過這些素材發現長、正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徵。

⒊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水平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些數學學習的方法,能夠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去發現、**新的知識,具有一定的認識水平。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長、寬、高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看立體圖形的能力,並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稜、頂點的特徵,認識其長、寬、高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在於形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展開想象,揭示新課

1、師:乙個點向右平移劃過的痕跡是什麼圖形?(線段)課件演示

那這條線段向上平移劃過的痕跡又會是什麼呢?(長方形、正方形)

長方形沿水平方向向後平移,想象一下劃過的痕跡會是什麼?(長方體)

(意圖:溝通從點——線——面——體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凸顯數學本質)

2、摸實物,談體會

師: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實物,摸一摸,談談你的感覺。

3、揭示課題:

師:大家通過自己的摸,都摸出了長方體的面、稜、和頂點這三要素,想深入研究長方體我們就可以從長方體面、稜、頂點這三要素進行研究,這節課就讓我們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板書課題:

長方體的認識)

二、猜想驗證,發現特徵

1、丟擲問題,學生猜想

師:下面哪種材料可以拼成乙個長方體框架,你是怎麼想的?(課件呈現)

5長5短 6長6短 4長4短4中 4長8短

學生猜測:

師:真的像你們所猜想的嗎?可以怎麼辦?(搭一搭)那讓我們動起手吧,在搭之前先看清要求(課件出現合作要求)。

三、動手操作,發現特徵

1、面(學生摸一摸面)

乙個大蘿蔔怎樣可以變成乙個長方體?(切)誰能具體說說。垂直切下去兩刀後所形成的面具有怎樣的位置關係(平行、相對,板書:

相對)相對的面還有嗎?請用手勢表示(上下、左右),這些面還有其他特點嗎?請拿出長方體,用你手上有的工具(剪刀、直尺、白紙)和小組成員一起去探索長方體中面所蘊藏的奧秘吧。

在動手之前先看清要求(出示要求)

①小組合作**

**要求:組成員先商量用什麼方法驗證。

確定動手操作人選和記錄員。

小組長組織好匯報交流的語言,力求準確精彩。

②匯報交流

你們小組是怎樣發現的?(學生說出方法和結果)

(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板書特徵。

2、稜、頂點

通過合作,大家進一步認識了長方體,那你能用老師提供給你的材料加上你的巧手做出乙個長方體嗎?試試看

學生動手操作。

匯報交流:

你用了哪些材料?材料你是隨便選的嗎?(怎樣的小棒幾根?插口幾個?)【三組不同的小棒(稜的分類)】

在長方體中,這些小棒叫做什麼?(稜)說說你對稜的認識,指一指你所做的長方體的稜,你所指的稜是由哪兩個面相交的?

你能完整說說長方體稜的特點嗎?(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的稜長度相對)你能指一指你所做長方體相對的稜嗎?

用了幾個插口?(用了8個插口),這插口是相鄰的三條稜相交的乙個點,在數學上,叫什麼?(學生回答:頂點)。相交於乙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請繼續看螢幕,特殊(電腦演示)【將長縮短成與寬一樣長】看,它還是長方體嗎?說說你為什麼說它還是長方體?**特殊?(補充板書: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變成正方體】現在還是長方體嗎?(還是長方體,它與一般長方體有什麼關係呢,下節課我們一起研究。

提公升:課上到這兒,長方體在你腦中了嗎?請說說你腦中的長方體是怎樣的。

四、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下面哪些是長方體?為什麼?

2、這是長方體的三條稜,你覺得生活中的什麼物體與它很相似?

其實是長方體紙巾盒的三條稜。

(1)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少?

(2)這個長方體的上面是什麼形狀?面積是多少?

(3)判斷:3條稜相交成乙個頂點,長方體有8個頂點,所以有三八二十四條稜。( )

這樣放的時候又可以想象成什麼

3、已知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如圖占地面積多少?

如果圍成的長方體的前面是①,後面是哪一塊?上下、左右分別是哪塊?(要不要提供紙板?)

圍成的長方體長寬高分別是多少?(回答後給出資料)這個長方體與生活中的什麼物體很相似?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進一步認識了長方體,能說說你對長方體有哪些新的、深刻的認識嗎?最後老師送你一首兒歌:長方體8頂6面12稜,稜分長、寬、高,每組要記好,對面完全是一樣。

六、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幾何初步認識知識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及變換;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製作模型、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我注意充分利用和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探索,親身體驗,豐富學生對形體的感知,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注重動手操作,讓學生積累空間觀念。 小學生學習幾何形體知識屬於直觀幾何階段,教學時我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等實際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掌握幾何形體的特徵,不斷積累空間觀念。如讓學生小組合作,發現並逐步抽象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徵;選用合適的小棒拼組成乙個長方體框架,使學生清楚地看到12條稜的關係,讓學生進一步抽象概括,從而引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概念。

動手做乙個長方體紙盒,並擺放不同位置,從而使學生加深對長、寬、高的理解。由於加強動手操作,使學生豐富感知,積累了空間觀念,形成概念。

二、引導多向思維,讓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展開多向思維,是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的基礎。教學中注意我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如長方體稜的認識,在學生已知道長方體有3組相對的稜並製作了長方體框架後,我又提出啟發性的問題「如果製作乙個長方體框架,需要量出幾條稜的長度?」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條稜的長度然後用和乘4就可以了,這樣12條稜又在學生腦中分成了4組,促進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三、重視想象,讓學生發展空間觀念 。想象是學生依靠大量感性材料而進行的一種高階的思維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順序、有重點地去觀察,在反覆細緻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豐富的空間想象,發展空間觀念。

如讓學生根據圖形想象長、寬、高的長度分別發生變化後,會引起長方體的形狀怎樣改變,既使學生認識到長、寬、高和長方體大小的關係,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 觀察 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3 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絡,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2立體圖形的識圖。教具 長方體框架 長方體 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準備 1 請同學...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東城區李莊小學任紅宇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在幾何初步認識知識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 操作 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 大小 位置關係及變換 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 認識方向 製作模型 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在教學 長方體的認識 時我注意充分利用和創造條件,讓...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2 聯絡實際尋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長方體的表象 3 提供多種實物給學生充分操作實踐的機會,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探索長方體特徵這個環節裡,教師首先組織學生通過觀察 觸控,建立長方體面 稜 頂點的概念,再通過 看一看 摸一摸 量一量 數一數 等形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