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畫

2022-01-06 04:42:36 字數 3911 閱讀 1909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繼續擔任九年級四個班的歷史教學任務,這是初中階段最後乙個學期,對於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中,特制訂計畫如下:

一、工作目標:

1、認真落實貫徹教體局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和義務教育教學常規,努力提高個人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

2、做好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爭取做到中考成績穩中有公升。

3、完成

八、九年級歷史知識的整體複習,落實雙基,提高能力,備戰中考。

4、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為迎接中考做好充分準備,提高整體成績,為學生的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就歷史學科而言,不同班級的學生在個性、學習風格等方面截然不同:六、七班學生思維敏捷,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堂上常常能和老師的思維迸出火花,課堂氣氛較活躍。一、二班學生課堂比較沉悶,成績較好的學生也不積極參加課堂活動,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導致老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與消化程度,發散思維不發達。

四個班級都存在不喜歡動手書寫的問題,甚至有些個別學生只會說,不會寫。而且語言表述不規範。

三、中考複習工作及教學安排

(一)複習要求:

1、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 把握歷史中考的方向。研讀《課程標準》,明確考試的範圍要求、內容要求,應該對照教科書,逐個板塊、逐個單元、逐個知識點落實學生的學習。

2、仔細研究教材,落實基礎知識和主體知識。

歷史學科的基礎知識和主體知識是最基本的歷史知識,它包括了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線索等。基礎和主幹知識是載體,是分析問題的依據,是理解、思考問題的依託,是解決問題的工具。為了更有效地記憶、掌握基礎和主幹知識,在複習的過程中,繼續採用構建知識網路和線索的方法,教會學生全面系統地閱讀教科書,熟練使用教科書中提供的目錄和大事年表,教會學生善於歸納和總結知識之間橫向和縱向的聯絡與對比等。

(二)具體工作及措施:

1、備課

針對九年級的複習課,我的教學設計嘗試以下五步驟:第一步,理清單元階段特徵或專題特徵,由學生自主完成本單元基礎知識的梳理。即學生完成每課的知識點填空。

第二步,由討論思考題組成。針對單元重點和近年來中考的試題,設計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題目,簡單的東西由學生回答即可。疑難點,尤其是熱點、**到的考點問題由老師引導分析、作出解答。

這一部分是課堂操作的主體部分.通過分析加深教材或專題知識點的理解,這一部分主要強調的是老師「導」的作用,學生是思維的主體。第三步: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本單元的試題,教師有針對性的講評,鞏固本單元知識的作用.這樣通過上面幾個環節,「梳理」、「**」、「訓練」三環節完成。第四步是課後反思。對老師來說,本單元有什麼不足和遺憾及補救措施可總結一下,對學生來說,本單元有什麼缺憾的地方,或者有什麼補充,甚至是對教師講課的建議都可以相互交流,第五步是矯正反饋,針對發現的問題,經過分析,確定對策,給予恰當的補救。

2、上課

高質高效的上課,在課堂上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習過程交給學生,努力刪除教學中的無效環節。尤其是複習課,我們必須要從「細講」過渡到「精講」,講要講出新東西、新意境,而不是重複過去學過的基礎知識;從「演員」過渡到「導演」,充分發揮教師的「導」的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我要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要「授之以漁」,而不要「授之以魚」,重點、難點問題要講深講透,把大量的剩餘時間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習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針對四個班級不同的風格,在上課時,也要區別對待。對於較為活躍的學生,關鍵在於如何引導他們的思維朝正確的方向思考,並嚴格要求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落實到書寫上,避免出現說的好寫的差的方面。另外可以在複習深度上挖掘一下,觸類旁通。

對於另外的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理解,發動學習優秀的學生參與課堂,要求他們必須說出自己的想法。對於學困生做到面批面改。

3、訓練、批改和講評

訓練:科學的布置訓練,力求做到舉一反三。整個九年級階段的複習分成兩個輪次。

一輪複習按教材章節順序切塊複習,選題要體現基礎性,強調覆蓋面,目的是鞏固基礎知識;二輪複習體現專題原則進行複習,選題要注重本學科內知識的縱向聯絡,要體現學科內綜合的特點,目的是加強學科內的綜合;臨考前(或

一、兩個星期)的時間的複習要回歸課本和進行適量的綜合訓練,選題要突出熱點、聯絡現實,以達到綜合訓練,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學和複習中就必須在注重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在學習方法、知識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因此要保證做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任務要求,做到激勵智優生讓其吃飽,關注中等生讓其吃好,兼顧學困生讓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實分層次教學的原則。

批改:合理利用時間,爭取做到面批。班級學生的人數不多,盡量集中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訓練,並及時批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樣做,可以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助於學困生改掉拖沓的習慣,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講評:試卷講評要重視學生的薄弱環節,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查漏補缺。引導學生關注命題意圖,了解解題方法,找出解題規律。認真書寫講評教案和講評後記,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

4、加強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掌握答題技巧,規範答題語言。

針對複習中暴露的問題,歸類分析後,進行解題方法的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的審題、構思、組織材料、成文的能力。要認真指導學生做好中考複習的能力檢測題,通過自我測評,讓學生了解試題型別、掌握解題方法、思路、技巧等。 在練習和考試中都應注意審題、解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

在審題過程中,要審題型和要求、審關鍵詞、審時空範圍,然後確定解答思路和答題方法,組織答案時還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規範化,要用規範的歷史語言回答問題。

5、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係。

《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要求把歷史知識和歷史能力有機結合起來考查,不但要考查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更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 「雙基」是歷史考試考查的重點。複習時要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注重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科學、靈活地複習,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複習方式。

6、融會貫通,注重中外歷史知識的聯絡 。

在複習時應對教科書融會貫通,要重視整合專題知識,突出重點,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適當打破單元、課之間的界限,做到將基礎知識「聯線串珠」。應該使學生認識到: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史與世界史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複習時應盡可能地將中外歷史知識相結合,相互呼應聯絡,做到複習中國歷史時,把歷史現象、事件置於整個世界背景之下;複習世界歷史時,把教科書中的中外歷史知識有機地整合,這樣在解題時就能觸類旁通。複習時應該注意加強古今中外歷史知識的聯絡,逐步形成較為整體的歷史觀來觀察歷史現象,分析、解決歷史問題。

7、關注重大紀念、社會熱點和時政。

複習時要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注意歷史的時代性,重視歷史的史鑑作用。把握時代脈搏,關注國家及世界重大的紀念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時政問題,做到學以致用,能聯絡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比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8、學困生的輔導

強化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讓學困生學得輕鬆。鼓勵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可以學好的信心。在教學設計時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

複習時及時敦促學困生做好學習準備,準備教材,積極參加學習活動。訓練時,注意分層次和梯度。批改時,一定做到面批,並監督其及時改正。

講評時,多讓學困生來回答問題,並及時表揚。

(三)複習進度安排

1、八年級系統複習階段

三月初——五月初三課時結束乙個單元,八年級上下冊考試內容共分為10個單元。預計在第十一周結束複習。

2、八、九年級綜合複習階段

五月中旬———六月上旬

3、自我調整階段

臨考前1~2個星期。主要是學生自我檢查階段,查漏補缺,多瀏覽一些以往的中考試題。

四、個人提高計畫

1、認真執行九年級複習計畫,爭取九年級歷史成績穩中有公升。

2、積極參加學校和上級部門組織的學習進修活動,並做好反思。

3、本學期繼續進行課題研究,撰寫九年級複習教案,做好活頁補充。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究,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及時些隨筆、心得、反思。做到及時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上交有質量的**。

4、堅持做到向他人學習,積極參加學校聽課、評課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課達到16節。

九年級歷史下冊教學工作計畫

教師 梁祖福 一 目的要求 1 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2 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了解世界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逐步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及應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的...

九年級歷史下教學工作計畫

人教九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計畫 中國在過去幾千年裡幾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只是在最近的一百年被列強的堅船利炮開啟了國門,導致我們現在的落後。所以我們就應該將學生的歷史教好,讓他們不忘歷史,將中國在過去一百年的恥辱牢記心中。在以後的學習中就可以好好學習,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不再受到外敵的入侵!教好...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教學工作計畫

九年級歷史下冊教學工作計畫 白河三中陳宗軍 一 教學目的要求 1 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2 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了解世界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逐步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及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