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2021-12-31 02:25:19 字數 1387 閱讀 8297

張艷蕊角的度量是小學數學教材第八冊第單元的內容,教學目標一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計量角的常用單位是「度」,認識表示度的符號「。」;二是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這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射線和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學習畫指定度數的角和計算角的和差的基礎。

課中知識點較多,而新知識又較抽象、枯燥。以往大多是教師講,學生看的形式。這節課上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多**這一資訊科技,使學生在自主**和操作中積累感性認識,逐步形成較為熟練的測量技能。

片段一:複習匯入:(第三張ppt)

(1)下面三個角中,哪個角最小?為什麼?(2)你能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嗎?

(3)用眼睛目測一下角2和角3,哪個大?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如何比較出他們的大小?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片段二:認識量角器和度量角:(第四——八張ppt)

通過目測大小比較接近的角來引出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認識量角器是通過學生自己觀察、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的學習方法。其次是讓學生自學課本,了解內外圈刻度的作用。

並採取了邊操作邊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片段三:鞏固新知:

設定了幾個判斷題,(ppt第9—11張),讓學生在實際測量中看到內外圈刻度的區別,明確我們在讀熟的時候是讀的哪個數。然後通過實際度數,猜一猜的小遊戲,鞏固了這一知識點。(課件第12——16張)。

最後回到開課時的問題:「角2和角3哪個大?」學生用量角器就可以輕輕鬆鬆解決問題了。

在實際上課的時候,課堂情況千變萬化,與我們的設計是會有出入的。學生不會完完全全按照我們預設的情境去一步一步走完課,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定的課堂應變能力。

認識量角器是學習讀數和量角的基礎,而量角器對學生來說是較為陌生的。他們對它充滿了好奇心和新鮮感。在此我讓學生先自己觀察量角器,給學生乙個初步的感知,學生極易發現上面有很多的刻度和刻度線。

但中心點學生發現較難。可在課上有一學生發現:「老師我的量角器上有乙個小洞」。

又有乙個學生發現:「我的量角器上沒有小洞,中間有乙個相交的點」。此時我及時捕捉學生觀察中的亮點,順著學生的思維及時引導學生認識了這個小洞、相交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

還有學生反反覆覆搞不清楚如何做到「兩對齊」,如果角是端端正正的角,他能正確測量,角發生變化,就找不到中心點了,好不容易中心點對齊了又那條零刻度線又偏了。我就讓他先找點,點對齊了再找線,一步一步來,還是可以正確測量的。

在測量角的大小時,電腦演示出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角,**上量角器的移動使學生清晰地了解量角時如何放置量角器,如何看刻度。課件的演示效果較好,而且節省時間,形象生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縮短學生自主**後表述的時間,觀察和比較能力得到了發展。

就課堂教學而言,資訊科技的運用只是手段,它更應與學科進行整合。現代資訊科技給學生的自主**帶來了樂趣,更給人以啟迪。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力求使電腦從教師的演示工具轉化為學生的認知工具,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角的度量 學生學的效果並沒有預想的好,因為之前看過關於如何教量角器這一部分教學的內容,所以很自信,我首先第一層是課題的引進。這裡我創設了讓學生畫角的情境,從而產生學習量角的求。第二層是讓學生認識量角器,重點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這裡又分認識量角器 認識1 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3個層...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角的度量 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之上,學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因為這部分內容數學概念多,知識點多,比較繁瑣,在以前的學習中也幾乎沒有接觸,操作的時候也比較複雜,其中還有頂點和中心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包括讀數時注意到內圈外圈刻度的選擇都是重難點。本節課主要包括以下知識點 1 讓學生認...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量角的單位和學習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怎麼看量角器的刻度是乙個難點,什麼時候從內圈看,什麼時候看外圈是學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學中的數學概念多,如中心點 零刻度線 內刻度線 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 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操作程式複雜,尤其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