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設計績效考核指標

2021-12-30 16:34:43 字數 2402 閱讀 8964

1. 抓住重點而不追求完美,追求指標的質量而非數量

按2/8原則,企業裡20%的人創造80%的利潤,20%的工作提供80%的價值。設計績效考核指標時,應更多的關注20%的重要工作,抓住重點,也就是常說的kpi原理。

比如乙個房地產公司某專案比較趕工期,對其工程部的績效考核指標可以是這樣:

工期 40%(在質量合格的前提下計算工期、已體現基本質量要求)

質量 30%(在保證合格、不超成本線的前提下做出更好的質量)

配合控制成本 15%(配合預結算部門一起控制成本)

安全 10%

其他 5%.

也許工程部的工作內容有50項或更多,但績效考核沒必要面面俱到,上述指標雖只有5項指標,但已足夠反應工程部存在的意義和其對企業目標的貢獻,這些是對企業最有價值的,應重點關注。

相比而言,有的企業追求績效考核指標的數量而非質量,求全而無重點。如對工程部的績效考核分:態度10項、能力10項、品德10項…,共50項,也許花費了許多精力來設計和實施這些績效考核,可實施這些績效考核後對企業的效益在哪呢?

如果投入績效考核的成本遠大於績效考核帶來的收益,這就是虧損工作,如果大家都在做虧損工作,這企業遲早會關門的。

2. 根據具體的崗位特點設計相應的指標

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崗位承擔不同的任務,對企業的作用也不同,設計績效考核設計時,應根據每個部門、崗位特點來設計,而不是所有崗位都用一樣的指標。

比如對銷售部的績效考核指標可能是銷售額、回款率、回款速度等,和2.1對工程部的績效考核指標完全不同,這樣設計指標才能真正反應部門對企業的價值,這樣做績效考核才有可能盈利而不虧損。

3. 使績效考核結果真正反應客觀情況

(1) 不為量化而量化

大家都知道量化的指標可能會更客觀,而非量化的指標容易受主觀因素影響。有些企業一味的追求量化,而不考慮量化後對企業是否有價值。

比如有的企業將「年招聘數量」作為績效考核人力資源部門工作的其中一項指標,能說明招聘數量多了就是好嗎?也許是員工流動率太高,招回來50人走了30人。在這樣的績效考核導向下,hr會不會為了提高業績而促使員工更快離職呢?

這樣的績效考核指針對企業只有負作用。

(2) 讓績效考核人對績效考核結果負責

不容易量化的指標容易受主觀因素影響,比較難真正反應員工的工作效果。

比如a企業實施績效考核後,有些部門經理認為下屬員工不容易,不管工作業績如何分數都打很高。而有些部門經理抓得很嚴格,分數很低。這樣,分數低的人看到人家做得不好也得了高分,心裡不是滋味;而分數高的人想反正領導好,不會怎麼扣分,做好做壞乙個樣。

實施績效績效考核後更加不公平,考掉了員工的信心、激情,從今年3月份起試行績效績效考核至今,所有參與績效績效考核的人都喪失了工作激情,企業氛圍比以前沒做績效績效考核更差了。

上述a企業的績效考核太過於主觀,績效考核結果沒法反應員工的工作業績,實施績效考核只有負作用。

為使績效考核結果真實的反應工作效果,需要讓績效考核人對績效考核結果負責。

比如上述1對工程部績效考核指的第三項(配合控制成本15%)較難量化或者量化後沒意義,因預結算部門對該項工作較為了解,所以由預結算部門就本項工作進行打分。預結算部門任務是把這專案成本控制在15億以內,並根據成本控制的成果計算預結算部門的績效考核得分。如果預結算部門給工程部打分時做老好人給打滿分,而預結算部門最終沒完成15億的目標,則沒完成成本控制任務的責任完全在預結算部門,與工程部沒關係;如果預結算部門故意給工程部打低分,工程部不高興就不願意配合預結算部門的工作,預結算部門將很難完成成本控制任務。

通過這樣的設計,預結算部門需要對控制成本的最終結果負責,在對工程部「配合控制成本」項打分時就會更客觀。

4.重視績效考核內容的質量和數量

對績效考核指標,應追求質量而非數量。而對績效考核內容,應質量和數量並重。

比如有些人很懶,做事少而***;有的人很勤快,做的事情多了總會有做得不夠好的。設計績效考核指標要避免 「做多錯多,不做不錯」的後果,數量和質量並重的例子詳見《對預結算部門績效考核》的文章。

5. 注意績效考核的相對性和可比性

有人說:績效考評後勤類很難亮化指標,而且後勤類打分比業務類高,業務類的同事覺得不平衡。

績效考核至少分兩層,第一層是部門業績績效考核,績效考核結果在部門間作比較,並結合部門業績確定部門總獎金額。

第二層是部門內各崗位的績效考核,績效考核結果在部門內作比較,不同部門的崗位不具可比性,不應該簡單按分數作比較,在部門總獎金額度內分配各崗位獎金。

6. 合理運用各種管理、績效考核方法

常用於績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kpi、360度、bsc、目標管理等等,常聽到有人問「你們公司用什麼方法績效考核呀?」。如果管理可以象做數學題那樣套公式,還會有公司花10億年薪請唐俊嗎?

花千萬請麥肯錫設計管理公式或請機械人足以。

管理的方法、工具,理解其思路、精神就可,不應當公式套,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應該根據不同的實際靈活運用,詳見《對360、kpi等方法在績效管理上的理解和運用》和《績效考核設計思路》的文章。

本文由,老闆網 提供

績效考核指標設計

第1章績效指標設計與績效考核 第2章高層管理人員績效考核 2.1 董事會關鍵績效考核指標 2.2 監事會關鍵績效考核指標 2.3 總經辦關鍵績效考核指標 2.4 總經理績效考核指標量表 2.5 生產總監績效考核指標量表 2.6 營銷總監績效考核指標量表 2.7 客服總監績效考核指標量表 2.8 行政...

如何設計績效考核指標

作好員工績效管理工作,最難的事莫過於教會 頂頭上司 給他們的下屬設計 績效考核指標 現在,謹就這件事裡面的管理哲學與管理技術問題,與諸位企業同仁談談個人的一些體會 要考核的到底是什麼?管理員工績效,就是為了提高每個人創造績效的能力。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員工創造績效的能力有三種存在形態 第一種存在形態是...

員工績效考核指標設計體系

要考核的到底是什麼?管理員工績效,就是為了提高每個人創造績效的能力。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員工創造績效的能力有三種存在形態 第一種存在形態是 能力持有態 即員工有創造哪方面績效的能力?這種能力強到何種程度?等。員工 能力持有態 的績效考核指標我們叫它 能力考核指標 第二種存在形態是 能力發揮態 即員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