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11 牛頓第三定律

2021-12-27 04:21:00 字數 3434 閱讀 1384

牛頓第一、第三定律

1.歷史上對力和運動關係的認識過程:

①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②伽利略的想實驗: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他指出:如果沒有摩擦,一旦物體具有某一速度,

物體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運動下去。

③笛卡兒的結論:如果沒有加速或減速的原因,運動物體將保持原來的速度一直運動下去。

④牛頓的總結:牛頓第一定律

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程式內容:

① (事實) 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乙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乙個斜面

② (推論) 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公升到釋放的高度。

③ (推論) 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

④ (推論) 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後使它成水平,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續的勻速直線運動。

⑤ (推斷) 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運動時並不需要外力來維持。

此實驗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

①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

②同時說出了一切物體都有一種屬性(運動狀態保持不變的屬性)只有受力時運動狀態才改變。

這種運動狀態保持不變的屬性就稱作慣性。

即:一切物體具都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這就是慣性。

3.對慣性的理解要點:

①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即: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屬性,不能克服,只能利用。與物體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無關。任何物體,無論處於什麼狀態,不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② 慣性不是力,慣性是物體的一屬性(即保持原來運動不變的屬性)。不能說「受到慣性」和「慣性作用」。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慣性和力是兩個絕然不同的概念。

③ 物體的運動狀態並不需要力來維持,因此慣性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力.

④ 慣性的大小:體現在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即是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體領強弱),,其大小由質量來決定。

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質量大,運動狀態較難改變,即慣性大。

⑤ 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

慣性:是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屬性

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反映物體在一定條件下(即不受外力或合外力為零)的運動規律

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提出了三條運動定律(稱為牛頓三大定律)奠定了力學基礎

4.牛頓第一定律

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揭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即是產生a)

兩層含義:

(1) 物體總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這種性質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慣性)

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

(2) 要使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必須施加力的作用,即力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

說明:①不是由實驗直接總結出來的規律,牛頓以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為基礎,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推理得出的理想條件下的規律。

②成立條件是物體不受任何外力,是理想條件下所遵循的規律,在實際生活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是沒有的

理解:(1) 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

(2) 它定性地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 定律說明任何物體都具有的一種性質----- 慣性

(4) 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

它告訴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的實驗現象中尋找規律。

(5)牛一定律是牛二定律的基礎,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

牛頓第一定律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係。

(6) 運動狀態改變的理解: (是速度的改變)

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物體的速度變化了,即是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

運動狀態改變的類形:速度大小的變化,速度方向的變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時改變。

一、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說明:(1)物體不受外力是該定律的條件.

(2)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是結果.

(3)直至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說明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4)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慣性大小的量度是物體的質量.

(5)應注意:①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臉直接總結出來的.牛頓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臉為基拙,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維,概括總結出來的.不可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②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時的理想化狀態.

③定律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係: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說明:①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是否受力及運動狀態無關.

②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量小的物體慣性小.

有的同學總認為「慣性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關,速度大,慣性大,速度小,慣性就小」,理由是物體的運動速度大,不容易停下來,產生這種錯誤的原因是把「慣性大小表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理解成「慣性大小表示把物體從運動變為靜止的難易程度」,實際上,在受到相同阻力的情況下,速度大小不同的質量相同的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減小量是相同的,這說明它們的慣性是相同的,與速度無關。

二、牛頓第三定律

(1)內容:兩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一條直線上.

(2)表示式:f=-f/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樣一對相互的作用力稱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若把其中乙個叫做作用力,另乙個叫做反作用力。

是乙個獨立的物理規律,解題時容易勿視這一規律:從乙個物體的受力分析過渡到另乙個物體的受力分析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聯絡和區別

聯絡: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區別見下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要點:

① 相互依賴,相互依存,互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②同時性: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它們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後才有反作用

③屬於同種性質的力。可借助牛頓第三定律可以變換研究物件,從乙個物體的受力分析過渡到另乙個物體的受力分析.

④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各自產生其效果,它們產生的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所以這兩個力不會平衡.

⑤做功問題:可不做功;乙個做正功,乙個做負功;乙個做功,另乙個不做功。

⑥在同乙個過程中(同一段時間或同一段位移)的總衝量一定為零,因為作用時間一定是相同;但作的總功可能為零、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

注意:判斷兩個力是不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時,應分析這兩個力是否具有「甲對乙」和「乙對甲」的關係,即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是否具有互易關係.否則,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很容易與一對平衡力相混淆,因為它們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特點.

高考物理11磁場知識點總結

十一 磁場 1.磁場 1 磁場 磁場是存在於磁體 電流和運動電荷周圍的一種物質.永磁體和電流都能在空間產生磁場.變化的電場也能產生磁場.2 磁場的基本特點 磁場對處於其中的磁體 電流和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3 磁現象的電本質 一切磁現象都可歸結為運動電荷 或電流 之間通過磁場而發生的相互作用.4 安培...

2019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

一 力物體的平衡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是物體發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即產生加速度 的原因.力是向量。2.重力 1 重力是由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注意 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乙個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認為重力近似等於萬有引力 ...

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

一 力物體的平衡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是物體發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即產生加速度 的原因.力是向量。2.重力 1 重力是由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注意 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乙個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認為重力近似等於萬有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