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複習

2021-03-04 05:49:52 字數 3373 閱讀 8196

2012屆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複習原子和原子核

一、原子結構:

1、電子的發現和湯姆生的原子模型:

(1)電子的發現:

2023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對陰極射線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從而發現了電子。

電子的發現表明:原子存在精細結構,從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觀念。

(2)湯姆生的原子模型:

2023年湯姆生設想原子是乙個帶電小球,它的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而帶負電的電子鑲嵌在正電荷中。

2、粒子散射實驗和原子核結構模型

(1)粒子散射實驗:2023年,盧瑟福及助手蓋革手嗎斯頓完成

①裝置:

② 現象:

a. 絕大多數粒子穿過金箔後,仍沿原來方向運動,不發生偏轉。

b. 有少數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

c. 有極少數粒子的偏轉角超過了90度,有的幾乎達到180度,即被反向彈回。

(2)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由於粒子的質量是電子質量的七千多倍,所以電子不會使粒子運動方向發生明顯的改變,只有原子中的正電荷才有可能對粒子的運動產生明顯的影響。如果正電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湯姆生模型那模均勻分布,穿過金箔的粒了所受正電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粒了運動將不發生明顯改變。散射實驗現象證明,原子中正電荷不是均勻分布在原子中的。

2023年,盧瑟福通過對粒子散射實驗的分析計算提出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乙個很小的核,稱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帶負電荷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旋轉。

原子核半徑小於10-14m,原子軌道半徑約10-10m。

3、玻爾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與經典電磁理論的矛盾(兩方面)

a. 電子繞核作圓周運動是加速運動,按照經典理論,加速運動的電荷,要不斷地向周圍發射電磁波,電子的能量就要不斷減少,最後電子要落到原子核上,這與原子通常是穩定的事實相矛盾。

b. 電子繞核旋轉時輻射電磁波的頻率應等於電子繞核旋轉的頻率,隨著旋轉軌道的連續變小,電子輻射的電磁波的頻率也應是連續變化,因此按照這種推理原子光譜應是連續光譜,這種原子光譜是線狀光譜事實相矛盾。

(2)玻爾理論

上述兩個矛盾說明,經典電磁理論已不適用原子系統,玻爾從光譜學成就得到啟發,利用蒲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個假設:

①定態假設:原子只能處於一系列不連續的能量狀態中,在這些狀態中原子是穩定的,電子雖然做加速運動,但並不向外在輻射能量,這些狀態叫定態。

②躍遷假設:原子從乙個定態(設能量為e2)躍遷到另一定態(設能量為e1)時,它輻射成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這兩個定態的能量差決定,即 hv=e2-e1

③軌道量子化假設,原子的不同能量狀態,跟電子不同的執行軌道相對應。原子的能量不連續因而電子可能軌道的分布也是不連續的。即軌道半徑跟電子動量mv的乘積等於h/2的整數倍,即:

軌道半徑跟電了動量mv的乘積等於h/的整數倍,即

n為正整數,稱量數數

(3)玻爾的氫子模型:

①氫原子的能級公式和軌道半徑公式:玻爾在三條假設基礎上,利用經典電磁理論和牛頓力學,計算出氫原子核外電子的各條可能軌道的半徑,以及電子在各條軌道上執行時原子的能量,(包括電子的動能和原子的熱能。)

氫原子中電子在第幾條可能軌道上運動時,氫原子的能量en,和電子軌道半徑rn分別為:

其中e1、r1為離核最近的第一條軌道(即n=1)的氫原子能量和軌道半徑。即:e1=-13.6ev, r1=0.53×10-10m(以電子距原子核無窮遠時電勢能為零計算)

②氫原子的能級圖:氫原子的各個定態的能量值,叫氫原子的能級。按能量的大小用圖開像的表示出來即能級圖。

其中n=1的定態稱為基態。n=2以上的定態,稱為激發態。

二、原子核

1、天然放射現象

(1)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2023年法國物理學,貝克勒耳發現鈾或鈾礦石能放射出某種人眼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可穿透黑紙而使照相底片感光。

放射性:物質能發射出上述射線的性質稱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稱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現象:某種元素白髮地放射射線的現象,叫天然放射現象

天然放射現象:表明原子核存在精細結構,是可以再分的

(2)放射線的成份和性質:用電場和磁場來研究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線,在電場中軌跡,如圖(1):

2、原子核的衰變:

(1)衰變:原子核由於放出某種粒子而轉變成新核的變化稱為衰變在原子核的衰變過程中,電荷數和質量數守恆

射線是伴隨衰變放射出來的高頻光子流

在衰變中新核質子數多乙個,而質量數不變是由於反映中有乙個中子變為乙個質子和乙個電子,即: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半數發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稱該元素的半衰期。

一放射性元素,測得質量為m,半衰期為t,經時間t後,剩餘未衰變的放射性元素的質量為m

3、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原子核的人工轉變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例如用高速粒子轟擊原子核)使原子核發生轉變。

(1)質子的發現:2023年,盧瑟福用粒子轟擊氦原子核發現了質子。

(2)中子的發現:2023年,查德威克用粒子轟擊鈹核,發現中子。

4、原子核的組成和放射性同位素

(1)原子核的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

在原子核中:

質子數等於電荷數

核子數等於質量數

中子數等於質量數減電荷數

(2)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質子和不同中子數的原子互稱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放射性同位素。

正電子的發現:用粒子轟擊鋁時,發生核反應。

發生+衰變,放出正電子

三、核能:

1、核能:核子結合成的子核或將原子核分解為核子時,都要放出或吸收能量,稱為核能。

例如:2、質能方程:愛因斯坦提出物體的質量和能量的關係:

質能方程

3、核能的計算:在核反應中,及應後的總質量,少於反應前的總質量即出現質量虧損,這樣的反就是放能反應,若反應後的總質量大於反應前的總質量,這樣的反應是吸能反應。

吸收或放出的能量,與質量變化的關係為:

例:計算

為了計算方便以後在計算核能時我們用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若已知條件中以千克作單位給出,用以下公式計算

公式中單位:

方法二:若已知條件中以作單位給出,用以下公式計算

公式中單位:;

4、釋放核能的途徑——裂變和聚變

(1)裂變反應:

①裂變:重核在一定條件下轉變成兩個中等質量的核的反應,叫做原子核的裂變反應。

例如:②鏈式反應:在裂變反應用產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鈾核浮獲使反應繼續下去。

鏈式反應的條件:

③裂變時平均每個核子放能約1mev能量

1kg全部裂變放出的能量相當於2500噸優質煤完全燃燒放出能量

(2)聚變反應:

①聚變反應:輕的原子核聚合成較重的原子核的反應,稱為聚變反應。

例如:②平均每個核子放出3mev的能量

③聚變反應的條件;幾百萬攝氏度的高溫

2019屆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複習

3 帶電粒子的加速 含偏轉過程中速度大小的變化 過程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功能之間的轉化過程。解決這類問題,可以用動能定理,也可以用能量守恆定律。如選用動能定理,則要分清哪些力做功?做正功還是負功?是恒力功還是變力功?若電場力是變力,則電場力的功必須表達成,還要確定初態動能和末態動能 或初 末態間的動能增...

2019屆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複習

2012屆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複習第十章恆定電流 電路基本規律串聯電路和併聯電路 知識要點 1 部分電路基本規律 1 形成電流的條件 一是要有自由電荷,二是導體內部存在電場,即導體兩端存在電壓。2 電流強度 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q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電流強度 3 電阻及電阻定律 導體的電...

2019屆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複習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自感 知識要點 一 基礎知識 1 電磁感應 感應電動勢 感應電流i 電磁感應是指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所產生的電動勢叫做感應電動勢。所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要注意理解 1 產生感應電動勢的那部分導體相當於電源。2 產生感應電動勢與電路是否閉合無關,而產生感應電流必須閉合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