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與地層學複習總結

2021-12-24 05:07:56 字數 5678 閱讀 2527

古生物學

有孔蟲亞綱——筳

第二節腕足動物門

(二)、外殼形態及基本構造

腕足動物有雙殼組成,兩殼大小不一,一般而言,腹殼較大,背殼較小。在腹殼中部有一凹槽,稱為腹中槽,在背殼中部有一中隆,稱為背中隆。偶爾也有相反的情況。

1 正視外殼形態--外形

從腹殼或背殼方向觀察殼體輪廓

腕足動物背、腹殼的外形有圓形,近三角形,近五角形,長卵形,舌形,半橢圓形等.

2 側視外殼形態--外形

從側面觀察,腕足動物兩殼凸凹程度亦變化很大,按兩殼凸隆程度可分出以下幾種型別(先背後腹):雙凸型、平凸型、凹凸型、背凸型、雙凹型。

雙凸型兩殼凸隆程度近於相等;平凸型背殼近平而腹殼凸隆;凹凸型背殼凹陷而腹殼凸隆;背凸型背殼凸隆程度遠大於腹殼;顛倒型幼年期凹凸而老年期變為凸凹.

3 前視外殼形態--外形

4 外殼形態--定向

定向背上前下, 長寬厚如圖示

一般兩瓣大小不等:背瓣較小,腹瓣較大

殼喙:殼體最早分泌的硬體部分,呈鳥喙狀

莖孔:殼喙附近的乙個圓形小孔

殼喙及莖孔的一方為後方,殼體張開的一方為前方

殼喙旁邊緣為後緣,相對的殼體增長方向為前緣,兩側邊為側緣

把殼體分為左右對稱兩部分的假想平面為對稱面

(三)、外殼構造--後部構造

喙:背殼和腹殼後端均具殼喙,腹喙一般較明顯,或尖聳或彎曲

鉸合線:殼後緣兩殼鉸合處,或長或短,或直或彎

主端:鉸合線的兩端,圓或方,或尖伸作翼狀

殼肩:喙向兩側伸至主端的殼面

基面:殼肩與鉸合線包圍的三角形殼面。背基面較小,腹基面較發育

三角孔:基面**呈三角形的孔洞。在背殼的稱背三角孔。

三角板:三角孔上覆蓋的三角形小板。有時由兩塊板膠合而成,稱三角雙板

(五) 內部構造

鉸合構造

主突起支腕構造

– 腕基

– 腕棒

– 腕帶

– 腕螺

內部構造--鉸合構造

腹殼:鉸齒、齒板、匙形台、中隔板

背殼:鉸窩

腹殼:鉸齒、齒板、匙形台、中板

背殼:鉸窩

有鉸腕足類腹三角孔的兩個前側角上,各有乙個向背殼突出的小凸起,稱為鉸齒,鉸齒與背殼內的一對鉸窩構成鉸合構造。

鉸齒下面,沿三角孔的側緣常有一對向下延伸的支板,稱為齒板

齒板大多伸達殼底,兩齒板之間的空腔稱為三角腔。

有的齒板相對下延,兩者癒合形成乙個匙形板,稱為匙形台。

匙形台底懸空,或有乙個沿殼中線延伸的支板所支援,這種支板稱為中隔板。

內部構造--主突起

背殼**的突起,為閉殼肌附著點

內部構造--支腕構造

支援捲曲腕的骨骼為支腕構造,發育在背殼上。分為腕基、腕棒、腕帶和腕螺

(1)腕基:位於背殼中部的突起,是腕骨的附著點。

(2)腕棒:從腕基生長出的棒狀物,後期形態變化大。

(3)腕帶:腕棒前部伸展的部分,在後期前端匯合成為環狀物。

(4)腕螺

自腕棒前端螺旋而出成的空錐狀骨骼構造。腕螺有三種型別,石燕貝型、無窗貝型及無洞貝型。

(六)分類方案

主要依據鉸合構造的有無、殼質成分等,分為兩個綱:

1. 無鉸綱:無鉸合構造,主要依靠肌肉聯接兩殼,殼質大部分為幾丁磷灰質。輪廓多為圓形,卵形和舌形,具莖孔和莖溝. 寒武紀至現代.

2. 有鉸綱:具鉸合構造,有各種支腕構造,鈣質殼。

第三節、軟體動物門(mollusca)

1、腹足綱的定向

將殼頂朝上, 殼口對著觀察者,旋軸直立,殼口在旋軸(或殼體)的右側為右旋殼,在旋軸(或殼體)的左側為左旋殼, 殼口的前端為前方,殼頂端為後方。殼口所在的一側為腹側,另一側是背側。

(三).雙殼綱(重點:定向)

7、雙殼綱的定向

1. 殼分前、後、背、腹、左、右

2. 兩殼鉸合的一方稱背方,相對殼開閉的一方為腹方;

3. 一般喙指向前方;

4. 殼頂通常位於背部的中偏前方或前方;

5. 放射及同心紋飾一般由喙向後擴散;

6. 小月面在前,盾紋面在後;

7. 有耳的種類,足絲凹口在前;

8. 外套灣位於後部

9. 肌痕,單個位於中偏後,兩個則前小後大

10. 當殼的前後確定以後,將殼頂向上,前端指向觀察者的前方,左側殼瓣為左殼,右側殼瓣為右殼。

(四)、頭足綱(白堊紀末菊石絕滅)

* 平旋殼:

* 旋環:平旋殼旋轉一周為一旋環。

* 外旋環:最後旋成的環。

* 內旋環:外旋環以內的所有旋環。

頭足綱外殼類-殼形

* 根據旋捲程度分為四種:

* 外捲:如果外面的旋環不包或很少包住相鄰內旋環

* 內卷:外旋環從兩側全部包住內旋環

* 介於兩者之間的旋殼,按其旋捲限度可分半外卷或半內卷殼。

* 胎殼 :殼體最初生成的部分

* 隔壁 :殼內部分隔殼體的橫向板狀構造

* 隔壁孔 :隔壁上連線兩房室的開口。

* 房室 :由殼壁和隔壁圍成的空間

* 住室 :最前方具殼口的房室

* 氣室 :住室以外的其它房室,充滿氣體

* 殼口 :住室前端軟體伸出殼外之口

* 腹彎:殼口的腹側常有乙個向後凹的缺口,是原來軟體腹部的漏斗伸出的地方

* 臍:平旋殼**兩側下凹部分

* 臍壁 :臍部的四周殼壁

* 臍線(臍稜、臍緣):相鄰兩個旋環的接觸線。

* 隔壁頸 :沿隔壁孔的周圍延伸出的頸狀小管。

* 連線環 :隔壁頸之間或其內側的環狀連線小管。

* 體管 :殼內由隔壁頸和連線環組成一條貫通原殼到住室的鈣質管道。

* 根據隔壁頸的長短、彎曲程度和連線環形狀,體管可分為四種型別:

* 無頸式 :隔壁頸甚短或無,無連線環

* 直短頸式 :隔壁頸短而直,連線環直

* 彎短頸式 :隔壁頸短而彎,連線環外凸

* 全頸式 :隔壁頸向後延伸,達到或超過後一隔壁,連線環或有或無

* 體管一般位於殼體**或偏腹側,少數字於背方。體管形狀一般為細長的圓柱形或串珠狀

* 頭足綱外殼類-定向

* 直殼或彎殼:殼的尖端為後方,殼的口部為前方;與體管靠近的一側為腹方,另一方則稱背方。

* 平旋殼:殼口為前方,原殼為後方,旋環外側為腹方,內側為背方

頭足綱外殼類-縫合線

* 頭足動物的隔壁邊緣與殼壁內面相接觸的線叫縫合線。

* 一般只有剝去殼表皮才能露出。隔壁不褶皺或褶皺,則縫合線平直或彎曲

* 鞍:縫合線向前(殼口)彎曲的部分

* 葉:縫合線向後(胎殼)彎曲的部分

* 根據隔壁褶皺的程度,可分為五種型別

鸚鵡螺型 :平直或平緩波狀,無明顯的鞍、葉之分

無稜菊石型 :鞍、葉數目少,形態完整,側葉寬,渾圓狀

稜菊石型 :鞍、葉數目較多,形態完整,常呈尖稜狀

齒菊石型 :鞍部完整圓滑,葉再分為齒狀

菊石型 :鞍、葉再分出許多小齒

第四節節肢動物門(三葉蟲綱—必考內容—構造)

1、己經絕滅,寒武紀至二疊紀,寒武紀和奧陶紀最繁盛

2、結構上可分為頭甲、胸甲和尾甲——各構造的名稱及位置

3、葉肢介—非重點

第五節半索動物門筆石綱

* 特有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的一條短盲管。有人認為口索是最初出現的脊索,因而曾作為乙個亞門歸屬於脊索動物門。

* 具背神經索:背神經管的雛形

* 消化管前端有鰓裂:呼吸器官

* 海生 ,個體小 ,群體動物

* 幾丁質硬體,經石化公升餾作用而儲存為碳質薄膜化石

* 絕滅生物,中寒武世-早石炭世。奧陶紀-志留紀標準化石

* 主要有兩大類

樹形筆石類 :樹枝狀,底棲固著

正筆石類 :列式,漂浮生活 ----指相化石

硬體構造

* 胎管→胞管→筆石枝→筆石體→筆石簇

基本構造

胎管* 胎管:第乙個個體分泌的圓錐形外殼,開口朝下,尖端朝上。

* 線管:胎管上方伸出的一條細線狀小管。

* 中軸:由線管硬化而成。

胞管* 胞管:第乙個胞管由胎管側面的乙個小孔出芽生出。

* 樹形筆石類:樹形筆石類有三種胞管,即正胞管,副胞管和莖胞管.一般正胞管大,副胞管小,二者均向外開口。莖胞管:細長,內有芽莖,除了枝上最末乙個外,其餘都不向外開口。

* 莖系:是由硬化變黑的芽莖串連而成。

* 正筆石類:只有一種胞管,即正胞管,各胞管的始端以共通溝互相溝通,末端各自向外開口.

* 每個胞管靠近共通溝一邊為背,另一邊為腹。相鄰兩胞管間常有重疊。但重疊的程度各類筆石不一。

* 正筆石胞管型別多樣。

正筆石類的十種胞管型別

1.均分筆石式:胞管直管狀

2.單筆石式:胞管外彎呈鈎狀

3.卷筆石式:胞管外卷呈球狀

4.半耙筆石式:胞管向外擴充套件,大部分孤立,呈三角形

5.耙筆石式:呈全孤立耙形

正筆石類的十種胞管型別

6.纖筆石式:胞管腹部呈波狀曲折

7.柵筆石式:胞管強烈內折,具方形口穴

8.叉筆石式:胞管口部向內轉曲

9.瘤筆石式:形成背褶,口部內轉,腹褶弱

10.中國筆石式:形成背褶及柱狀腹褶

筆石枝* 成列的胞管構成筆石枝

* 始端:近胎管的一端

* 末端:胞管增長的一端

* 共通管(溝):在筆石枝背部連通各個胞管

* 腹側:胞管所在的一側

* 背側:靠近共通管(溝)的一側

* 每個胞管靠近共通管一邊為背,另一側為腹

正筆石的分枝型別

同分枝:即一枝同時分為兩枝,又可以分為兩枝對稱的正分枝和兩枝不對稱的側分枝。側分枝中沿原來方向生長的枝為主枝,向旁側發展的枝稱側分枝。

後分枝:是在乙個已形成筆石枝的胞管壁上出芽生出另一枝,其形式像側枝,但其分枝的時間晚,這種晚期長出的分枝稱為次枝。

假分枝:是在乙個已形成的筆石枝上,從胞管口(或胎管口)中長出另一枝,這種分枝方式只見於有軸筆石亞目,每乙個分枝也都有中軸,稱為幼枝。

筆石枝的生長方向

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為基準,可以分為七種型別:上攀式、下垂式、、下斜式、下曲式、平伸式、上斜式、上曲式

筆石枝上胞管的排列方式

* 單列式,僅一側有胞管

* 雙列式,兩側都有胞管

* 四列式,乙個枝上有四列胞管

* 個別還有三列式。

筆石體筆石體:由一枝以上的筆石枝構成。

正筆石類:筆石體有乙個或多個筆石枝

樹形筆石類:筆石體由多個複雜分支的筆石枝構成

筆石簇筆石簇:由多個筆石體聚在乙個浮胞上,以中軸相連形成的綜合體。

筆石綱的演化趨勢

* 筆石的演化以正筆石目的比較清楚, 原始的正筆石由樹形筆石演化而來,其特點是:分枝多,以後逐漸減少.

* 正筆石的演化一般表現為:

筆石體簡化:多枝到少枝.

筆石枝生長方向改變:變化的總趨勢是從下垂式-上攀式.

胞管變形:胞管從原始的直管逐漸變形彎曲。

體壁網格化:體壁大部變薄,區域性加厚,形成網狀。

橫管數目由少變多

筆石綱的生態

* 生活方式:樹形筆石類大部分為固著生活,其它各類筆石大都是浮游生活

* 生活環境:濱海、陸棚邊緣到陸棚斜坡等海域

* 儲存岩性:可以儲存在各類沉積岩中,但以頁岩為主,尤其黑色頁岩

筆石綱的地史分布:中寒武世—早石炭世絕滅

◆ 古植物的基本特徵,包括莖的分枝,葉的型別、形態、排列方式,葉脈的型別,植物分類。

古生物地層學 資源09級

古生物地層學 內容太多,只列出部分答案 總結 元古代 pt 藻類植物時代 早古生代 pz1 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 晚古生代 pz2 孢子植物時代和蕨類時代 寒武紀 三葉蟲時代 泥盆紀 d 魚類時代 石炭紀 c 和二疊紀 p 兩棲類時代 中生代 mz 裸子植物時代 爬行動物時代和菊石時代 新生代 cz ...

古生物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古生物學與地質相關基礎知識 基本理論 基本技能,具備古生物學研究 交流與合作能力,能夠在古生物學與古地理古環境 化石能源 化石保護及地質古生物等自然類博物館等領域從事教學 科研或管理工作的,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的,富有創新精神 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古生物學專門人才。二 培...

吉林大學地層學複習

地層學2013 04 09 17 05 地層學 研究地層的形成順序和年代,進而闡明各種 層狀 岩石的相互關係及其時空展布規律。地層 具有某種共同特徵或屬性的岩石體。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沒有固結的堆積物 地層缺失的判別標誌 生物不連續,缺失相應時代的化石 沉積不連續,發育底礫岩.標誌層 指一層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