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組經驗總結

2021-11-01 01:31:42 字數 5654 閱讀 2292

轉換教育理念

解決學生的為什麼

定邊縣第六小學:劉春霞

有一本書叫《十萬個為什麼》。其實在我們的教學中,學生的疑問遠遠大於《十萬個為什麼》。而教師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更應該讓學生反饋「我知道了,我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教育教學中「教與學」不再是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更應突出教育理念的轉變,體現教師的育人觀。

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園丁就是要是花草長勢喜人,各具特色,更應關注他們的個性發展,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培養他們成為祖國的未來。

因為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會令教師頭疼的「為什麼」,提問,不僅耽誤整堂課的進度,還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而教師的教學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更大程度地推動了教學困難、阻力的形成。鑑於以上問題,我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

一、 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教師要傳授「一碗水」與學生,自己先備好「一桶水」的知識,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才能適應新課改下教學的需求,課前,大量找參考資料,****,吃透教材,最大限度地、準確地解決學生的「為什麼」。不要為教學埋下隱患的種子。

二、 放手**,大膽教學。

教學的模式不是「永恆不變的」。只要是有有利於學生理解、接受的都可以大膽一試。不要屈服於傳統的教學模式 。束縛「教」與「學」的發展。還學生乙個光明、可愛的明天。

三、重視教學活動與社會實踐的結合。

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許多真理的「奠基石」,如在教學《誠實是做人之本》一課時,對於學生間如何交往的習題中,學生能從實際出發,表述意見。結合教材知識,說明存在的問題,不致於在腦海裡擺乙個空架子,還能就事論事,消除平時的不良習慣,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實踐中、出真知」在本課中運用得體。

學生感悟頗深。無形中解決了學生的「為什麼」,效果良好。

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學中最忌諱的兩個對立團體:即教師只限於教,學生只限於學。因此,想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是不可缺少的,課上課下與學生打成一片,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真正融入學生、融入教學。

讓學生主動去**。去發現,創造性地為學生創設輕鬆地課堂。

總之,學生的為什麼**於學生的求知慾,更**於教與學的不得力造成的。只有不斷積累經驗發現問題,糾正教學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才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提公升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

經驗總結

第六小學韓雪梅

小學《品德與社會》是小學階段對兒童進行德育的主要課程,它以態度、情感和行為的改變為主要目標。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乙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

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誌是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盡情為學生安排充實、豐富的活動,給予充分表現的機會,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自主發現、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促進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1.角色扮演引發共鳴

近年來,有識之士提出「讓學生中在活動中學習思品」、「思品教學體現活動化」等觀點。在思想品德課中,一篇故事完整、情節生動、表象鮮明的課文,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個故事情節。通過一台有血有肉、情節生動的課本劇,學生可從中領悟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

這是一種以社會經驗為基礎而設計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增強社會中的角色意識,喚起責任感。例如《**連著我和你》一課,有關孩子和爸爸搶遙控器的一段情節,就可以讓學生以模擬的家庭為背景,由學生來扮演爸爸和孩子,雙方都試圖說服對方。

讓學生演了後評,評了再演。這樣在評演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言行,認識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間的區別、差距,加上老師的點撥和激勵,學生的道德認識不知不覺內化為學生的行動而外顯出來。

2.組織辯論深化明理

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侷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電視台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針博引,唇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衝突或抓住學生認知衝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3.開展實踐知行結合

思品課的教學應注重課堂明理,課外導行。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除了課內教學,校內訓練,還要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於知行統一,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現代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而大部分家長是只重視智力的開發,忽略了對其他方面的要求,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不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對周圍的弱勢群體漠然視之,更不會去關心他們的難處。覺得一切都是自然的、應該的,逐步養成了惟我獨尊、我行我素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傾向。在教學《想想他們的難處》一課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了解殘疾人的難處,產生同情心;一方面讓學生談談自己周圍的殘疾人的生活,激發學生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願望,同時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科學教學經驗總結

定邊六小胡小娟

《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為核心。在整個的**活動,學生經歷了猜想-設計-**-驗證這個完整的**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

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生的匯報雖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對學生的回答適時補充,並善於及時捕捉學生隨時閃現的智慧型火花,給他們以肯定,給他們以激勵。通過層層深入的**活動,學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計畫、選擇實驗材料、開展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論。在**活動中,注意了小組內的相互合作和觀察研究。

在實驗的現象分析和總結中,知道用三稜鏡、水稜鏡分解太陽光形成彩虹,牛頓盤能把多種顏色光混合成白光。知道了人工製造彩虹的方法,知道了彩虹多形成於夏天雨後的原因……。

《科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你們真棒!」。

「你們真像乙個小科學家!我都要向大家學習了,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後的學習中發現更多的問題,提出更多的問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更多的自然科學問題」……這些語言的肯定與鼓勵,體現了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在課上時,我經常說:

「你們真棒!……」,這不僅使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更進一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在科學**過程中,既做到關注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學生自主進行**活動,並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於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學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於學生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為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捨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之中,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為教育事業貢獻乙份力量。

經驗總結

定邊六小李娟

把關心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我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我都一視同仁。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更是要特別多的給以熱情幫助,使出他們恢復自信,走出自我評價的誤區。

我堅信:只有當學生接受了你這個人,才可能以主動的態度接受你的教育。

通過乙個學期的學習,著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聽課,知道學習,生已掌握些基本的數學知識,認識了數學。教學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過去的一學期的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師自身的素質還有待提高、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有待加強、個別學生素質差等的問題依然存在。

就此,我談一下自己的下一步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

1.提高自身素質。學生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老師。

我們要跟上時代的要求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並不斷更新,用新觀點、新見解、新資訊聯絡各自學科實際,在活動中向學生進行高質量的素質教育,使學生增長知識、啟發思維、激發學習研究的慾望。在書香中成長,在網路中成長,在案例中成長,在反思中成長。並且要多學習老教師的經驗,在教育教學中要多留心。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採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緊抓備課環節,為向40分鐘要效率做準備。

3.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處理好教師、學生、家長三方的關係。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給學生營造乙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2對於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要說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慧型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乙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乙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著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型別資訊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潰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矗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蘊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

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二,重課堂動態生成,著眼學生發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資訊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公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

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裡生成的各種各類資訊,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該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布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

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綜合組總結

綜合教研組工作總結 2011年12月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綜合教研組圍繞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務實創新 團結協作 紮實進取,有目的 有計畫 紮實有效的開展各項教研活動。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課堂教學中新的教學模式的不斷湧現,教研組形成了學習 研究 改革的濃厚氛圍。現將一...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

董英 2015年9月2日 閆莊小學董英 本年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是按班級為單位開展。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畫,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結合本地區的人文地理條件優勢,社會熱點問題及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出課題,在實施過程中尊重學...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材料

塢牆一中劉西良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直接經驗 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 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這一嶄新的課程形態正日益深入人心,並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活力。幾年來,我們以增強學生的 意識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