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運動定律》章末總結

2021-10-31 22:53:00 字數 3426 閱讀 4396

一、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例1 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已經投入使用,為使戰鬥機更容易起飛,「遼寧號」使用了滑躍技術.如圖1所示,其甲板可簡化為模型:ab部分水平,bc部分傾斜,傾角為θ.戰鬥機從a點開始起跑,c點離艦,此過程中發動機的推力和飛機所受甲板和空氣阻力的合力大小恒為f,abc甲板總長度為l,戰鬥機質量為m,離艦時的速度為vm,重力加速度為g.

求ab部分的長度.

圖1二、影象在動力學中的應用

例2 如圖2甲所示,固定光滑細桿與地面成一定夾角為α,在杆上套有乙個光滑小環,小環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推力f與小環速度v隨時間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小環的質量m;

(2)細桿與地面間的夾角α.

針對訓練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塊,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係如圖3甲所示,物塊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如圖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這兩個影象可以求得物塊的質量m和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分別為(  )

甲乙圖3

a.0.5 kg,0.4b.1.5 kg,

c.0.5 kg,0.2d.1 kg,0.2

三、傳送帶問題

例3 某飛機場利用如圖4所示的傳送帶將地面上的貨物運送到飛機上,傳送帶與地面的夾角θ=30°,傳送帶兩端a、b的距離l=10 m,傳送帶以v=5 m/s的恆定速度勻速向上運動.在傳送帶底端a輕放上一質量m=5 kg 的貨物,貨物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求貨物從a端運送到b端所需的時間.(g取10 m/s2)

圖41.(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如圖5所示,在傾角θ=37°的足夠長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質量m=1.0 kg的物體.物體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μ=0.25,現用輕細繩拉物體由靜止沿斜面向上運動.拉力f=10 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經時間t=4.

0 s繩子突然斷了,求:

圖5(1)繩斷時物體的速度大小.

(2)從繩子斷了開始到物體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時間.(已知sin 37°=0.60,cos 37°=0.80,取g=10 m/s2)

2.(影象在動力學中的應用)如圖6甲所示為一風力實驗示意圖.開始時,質量為m=1 kg的小球穿在固定的足夠長的水平細桿上,並靜止於o點.現用沿杆向右的恆定風力f作用於小球上,經時間t1=0.4 s後撤去風力.小球沿細桿運動的v—t影象如圖乙所示(g取10 m/s2),試求:

圖6(1)小球沿細桿滑行的距離;

(2)小球與細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3)風力f的大小.

3.(傳送帶問題)如圖7所示,

圖7水平傳送帶以2 m/s的速度運動,傳送帶長ab=20 m,今在其左端將一工件輕輕放在上面,工件被帶動,傳送到右端,已知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g=10 m/s2)試求:

(1)工件開始時的加速度a;

(2)工件加速到2 m/s時,工件運動的位移;

(3)工件由傳送帶左端運動到右端的時間.

答案例題1 解析在a、b段,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得f=ma1

設b點速度大小為vt,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v=2a1s1

在bc段,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得f-mgsin θ=ma2

從b到c,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v-v=2a2s2,又l=s1+s2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s1=l-

答案 l-

例題2 解析由題圖得:0~2 s內,

a==m/s2=0.5 m/s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前2 s有f1-mgsin α=ma

2 s後有f2=mgsin α,代入資料可解得:m=1 kg,α=30°.

答案 (1)1 kg (2)30°

針對訓練答案 a

解析由f-t影象和v-t影象可得,物塊在2 s到4 s內所受外力f1=3 n,物塊做勻加速運動,a==m/s2=2 m/s2,f1-f=ma

物塊在4 s到6 s所受外力f2=2 n,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則f2=f,f=μmg

聯立以上各式並代入資料解得m=0.5 kg,μ=0.4,故a選項正確.

例題3 解析以貨物為研究物件,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μmgcos 30°-mgsin 30°=ma

解得a=2.5 m/s2

貨物勻加速運動時間t1==2 s

貨物勻加速運動位移

s1=at=5 m

然後貨物做勻速運動,運動位移

s2=l-s1=5 m

勻速運動時間

t2==1 s

貨物從a到b所需的時間

t=t1+t2=3 s

答案 3 s

自我檢測

1、解析 (1)物體向上運動過程中,受拉力f、斜面支援力n、重力mg和摩擦力f,如圖所示,設物體向上運動的加速度為a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mgsin θ-f=ma1

又f=μn,n=mgcos θ

解得:a1=2.0 m/s2

t=4.0 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v1=a1t=8.0 m/s

(2)繩斷時物體距斜面底端的位移為s1=a1t2=16 m,繩斷後物體沿斜面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2,受力如圖所示,則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mgsin θ+f=ma2

解得a2=8.0 m/s2

物體勻減速運動的時間

t2==1.0 s

物體勻減速運動的位移為s2=v1t2=4.0 m

此後物體沿斜面勻加速下滑,設物體下滑的加速度為a3,受力如圖所示.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f′=ma3,得a3=4.0 m/s2

設物體由最高點下滑到斜面底端的時間為t3,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s1+s2=a3t,t3=s≈3.2 s,所以物體從繩子斷了開始到返回斜面底端的時間為t′=t2+t3=4.2 s.

答案 (1)8.0 m/s (2)4.2 s

2、答案 (1)1.2 m (2)0.25 (3)7.5 n

解析 (1)由影象可得=1 m/s

故小球沿細桿滑行的距離s=t=1.2 m

(2)減速階段的加速度大小a2==2.5 m/s2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μmg=ma2

即動摩擦因數μ=0.25

(3)加速階段的加速度大小a1==5 m/s2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1

解得f=7.5 n

3、答案 (1)1 m/s2,方向水平向右 (2)2 m (3)11 s

解析 (1)工件被放在傳送帶上時初速度為零,相對於傳送帶向左運動,受滑動摩擦力向右,大小為f=μmg,工件加速度a=μg=0.1×10 m/s2=1 m/s2,方向水平向右

(2)工件加速到2 m/s所需時間

t0==s=2 s

在t0時間內運動的位移s0=at=×1×22 m=2 m

(3)由於s0<20 m,故工件達到與傳送帶同樣的速度後與傳送帶相對靜止,一起運動至b端.

經過時間t0後,工件做勻速運動的時間為:

t1==s=9 s

所以工件由傳送帶左端運動到右端的時間為:

t=t0+t1=11 s

牛頓運動定律總結

2010屆高考物理二輪複習典型例題及練習 一 牛頓第一定律 即慣性定律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1 理解要點 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它定性地揭示了運動與力的關係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第一定...

牛頓運動定律總結

一 牛頓第一定律 即慣性定律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1 理解要點 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它定性地揭示了運動與力的關係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第一定律是牛頓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實驗為基礎,總結...

牛頓運動定律

提能專訓 三 牛頓運動定律在直線運動中的應用 時間 90分鐘滿分 100分 一 選擇題 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 多選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2014 廣東茂名一模 伽利略用兩個對接的斜面,乙個斜面固定,讓小球從固定斜面上滾下,又滾上另乙個傾角可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