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規律總結

2021-10-30 12:59:00 字數 5220 閱讀 6820

初中化學知識規律

有關「三」字

1. 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2. 不帶電的三種粒子:分子、原子、中子。

3. 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

4. 質量守恆定律中的三個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5. 土壤中常缺的三種元素:氮、磷、鉀。

6. 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的三種物質:碳、氫氣、一氧化碳。

7.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8. 取用藥品「三不」:不摸、不聞、不嚐。

9. co2的「三不」:既不能支援燃燒也能不燃燒,還不能供給呼吸。

10. 使用酒精燈時「三禁」:不能向燃著的酒精燈裡新增酒精,不能用燃著的就酒精燈點燃另乙個酒精燈,不能用嘴吹滅酒精燈。

11. 組成物質元素可分為三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12. 溶液的特徵有三個:均一性、穩定性、混合物。

13. 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表明粒子比。

14.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比較大;少數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公升高而減小。

15. co2滅火的原因有三個:既不燃燒也不支援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16. 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17. 教材出現三淡藍色:液體氧、固體氧是淡藍色、硫在空氣中燃燒、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18. 過濾操作中有「三靠」:燒杯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緊靠在濾紙的三層處,漏斗的末端緊靠在燒杯的內壁上。

19. 三大氣體汙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20.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21.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羊毛、棉花、天然橡膠。

常見離子的顏色

1.銅離子 : 藍色

2.鐵離子 : 黃色

3.亞鐵離子: 淺綠色

4.鈉離子 、鉀離子、 鎂離子、 氫離子、 氯離子 :無色

常見火焰的焰色

1.硫在空氣中燃燒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 淡藍色

2.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藍色

3.硫在氧氣中燃燒藍紫色

有關化學史

1.2023年,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週期律和元素週期表。

2.到了近代,道爾頓和阿伏加德羅等科學家的研究,得出了乙個重要的結論。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

3.法國科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首先得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

4.我國制鹼工業的先驅是侯德榜。

有關條件

1.化學反應條件:常溫、加熱、高溫、點燃、通電、催化劑等。

2.金屬和酸反應的條件: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

3.金屬和鹽的反應條件: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位於前面的金屬能把後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4.復分解反應條件:生成物有水、沉澱、氣體生成。

5.鐵生鏽的條件:鐵和水、氧氣共同作用。

6.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2)氧氣、(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7.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燃燒時有足夠多的空氣,可燃物和氧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化學之「最」

1.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2.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3. 空氣中最多的氣體是氮氣。

4.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5. 最早發現空氣中含有氮氣和氧氣的科學家是拉瓦錫。

6.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純淨物是氫氣。

7.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 天然中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9. 天然中存在最軟的礦物質之一是石墨。

10. 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1. 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12. 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是銅。

13. 動植物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最活潑的金屬是鉀,最不活潑的金屬是金。

15. 最理想的燃料是氫氣。

有關「凡」

1. 凡給試管中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應略微向下傾斜。

2. 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先驗純。

3. 凡是做製取氣體實驗時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常見物質的俗名

有關化學藥品的存放

有關「依據」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3.生鐵和鋼的判斷依據是含碳量的多少。

4.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是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

5.選擇氣體的收集方法的依據是氣體的溶解性和氣體的密度。

有關實驗反思

1.點燃可燃性氣體時,發生了**:氣體中含有空氣

2.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水槽的水變成紅色:試管口沒放一團棉花

3.鐵絲在氧氣中不燃燒:鐵絲表面有鏽、氧氣不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炸裂:集氣瓶沒放少量水、集氣瓶沒放少量的細沙。

5.實驗室製取氧氣時,試管炸裂:試管未預熱、外壁有水。

6.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時,讀數偏小: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裝置未冷卻至室溫就開啟止水夾。

7.配製溶液時,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大:量水時俯視讀數。

8.配製溶液時,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量水時仰視讀數。

10.製取的氧氣不純:集氣瓶沒裝滿水、過早收集。

13.過濾後的液體仍渾濁:儀器不乾淨、濾紙破損、被過濾物高於濾紙。

有關「不是――而是――」

1.乾冰不是冰而是二氧化碳。

2.水銀不是銀而是汞。

3.鉛筆心中不含鉛,主要含有石墨。

4.純鹼不是鹼而是鹽。

有關「構成」

1.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2.乙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乙個氧原子構成的。

3.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

4.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5.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

6.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7.分子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子構成的。

有關「不同」

1.金剛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鈉原子和氯原子的質子數不同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構成不同。

4.酸溶液和鹼溶液所含的離子不同。

5.鎂原子和鎂離子的電子數不同。

有關不共存

1.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2.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

3.銅離子、鐵離子、鎂離子、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4.鈣離子、鋇離子和碳酸根離子。

5.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6.銀離子和氯離子。

有關相等

1.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正價總數等於負價總數。

2.在化學反應前後,反應物的總質量等於生成物的總質量。

3.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保持不變。

3.在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保持不變。

4.在溶液的稀釋前後,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

5.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

有關壓強差

密閉容器內壓強變小水倒吸現象:

1. 密閉容器中磷燃燒後冷卻。

2. 密閉容器內的氣體溶於水或和水反應

3. 密閉容器內的氣體能被木炭吸附、

4. 密閉容器內的物質溶於水吸收熱量等。

氣泡冒出現象:

1. 密閉容器內的物質溶於水放出熱量、

2. 密閉容器內物質之間反應放熱

3. 密閉容器內的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氣體生成等。

有關放出熱量

1. 氧化鈣、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於水

2. 活潑金屬和酸反應

3.酸和鹼之間的反應。

有關吸收熱量

硝酸銨溶於水

有關「——先——後——」

1.實驗室製取氣體時,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後裝入藥品。

2.給試管中的物質加熱時,先預熱,後集中受熱。

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把導管放入水中,後用雙手緊握試管。

4.實驗室收集完氧氣後,先撤導氣管,後移酒精燈。

5.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時,先加入大理石,後加入稀鹽酸。

6.木炭還原氧化銅完畢後,先撤導管,後移酒精燈。

7.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時,先通入一氧化碳,後加熱;

8.實驗完畢後,先移酒精燈,後撤一氧化碳。

有關「決定」

1.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

2.物質的性質、**、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廢料是否易於**和對環境的影響等決定物質的用途。

5.核電荷數(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6.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原子的化學性質。

7.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有關物質的除雜

一、 除雜的原則:

(1) 不增 (不增新雜質)

(2) 不變 (不使被提純物質改變)

(3) 易分 (簡單易分離)

二、 除雜方法:

(1) 物理除雜法:

a過濾法:是可溶與不可溶物質的分離。

b結晶法:蒸發溶劑法、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c蒸餾法:將沸點不同的物質分離。

d吸附法:除去氣體或液體中有色、有味、有毒的物質。

(2) 化學除雜法:

a加熱法:cao(caco3)

b轉換法:co(co2)

c氣化法:nacl(na2co3)

d吸收法:co(so2)

e置換法:feso4(cuso4)

f沉澱法:nacl(cacl2)

g溶解法:cu(fe)

三、 氣體作為雜質的除去方法

1.除掉水蒸氣(氣體的乾燥)用濃硫酸、氧化鈣、氫氧化鈉

2.除掉一氧化碳、氫氣用灼熱的氧化銅

3.除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用氫氧化鈉溶液

4.除掉氧氣用灼熱的銅網

四、離子作為雜質的除去方法

1.除掉銅離子、鐵離子、氫離子用氫氧根離子

2.除掉碳酸根離子用氫離子或鈣離子或鋇離子

3.除掉氫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或鋅粒或碳酸鹽或鹼

4.除掉氯離子用銀離子

5.除掉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

有關物質的檢驗

試管炸裂的原因

1. 給試管裡的物質加熱時試管未預熱

2. 給試管裡的固體物質加熱時,試管口未略微向下傾斜。

3.給試管裡的物質加熱時,試管底部接觸燈芯。

4.給試管裡的物質加熱時,試管外部有水珠。

化學反應基本型別:

化合反應a+b=ab分解反應ab=a+b

初中化學規律總結

1.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 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 氫 銅汞銀鉑金 金屬位置越靠前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變為離子,反應速率越快 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酸裡的氫,排在氫後的金屬不能置換酸裡的...

初中化學規律總結

1.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 氫 銅汞銀鉑金 金屬位置越靠前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變為離子,反應速率越快 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酸裡的氫,排在氫後的金屬不能置換酸裡...

初中化學規律知識總結通用版

通用版 江蘇省泗陽縣李口中學沈正中 一 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順序背誦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 氫 銅汞銀鉑金 1 金屬位置越靠前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變為離子,反應速率越快 2 排在氫前面的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