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四單元詳細總結

2021-10-14 03:10:38 字數 4452 閱讀 7442

第三單元知識點總結

課題1分子和原子:

◆ 1.物質分別是由分子、原子、離子三種微粒構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由元素組成。

如: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舉一反三)

◆ 2.分子的特點:1、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2、 分子之間有間隙 3、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小 [知道舉例說明分子的三個重要性質,並能反過來用]

◆ 3、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如保持氧氣的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是氧分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如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最小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 4、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 5、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不破裂,但可以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 6、物質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的程度越劇烈。同種物質,一般情況下氣態時分子之間的間隙最大,固態時分子之間的間隙最小。

◆ 7、通過教材p50—51圖3—5/6/7我們可以得出: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不變,各種原子的原子個數不變。

◆ 8、濃氨水與酚酞試液的反應說明:氨水具有揮發性,氨水能使酚酞變紅。

課題 2 原子的構成

◆ 1.構成物質的微粒有三種: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粒子的微粒有三種:質子、中子、電子。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

原子核中子:不帶電

原子核外電子(一) 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乙個質子的質量與乙個中子的質量相近,它們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

◆ 2、原子種類不同,質子數也不同(電子數不同,中子數也不同)。

同種原子,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卻不一定等於中子數。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或原子核中)都有中子(h無中子)。

◆ 3、乙個原子中,它的質子所帶的電荷數與電子所帶的電荷數電量相等,電性相反。

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

◆ 4、 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核電荷數)和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相等,但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 5、原子中電子的運動是分層運動的,在含多電子的原子裡,電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離核近的區域運動。能量高的,通常在離核遠的區域運動。

為了便於說明問題,通常就用電子層來表明運動著的電子離核遠近的不同。把能量最低、離核最近的叫第一層,能量稍高、離核稍遠的叫第二層,由里往外依次類推,叫

三、四、

五、六、七層(也可分別叫k l m n o p q層)。電子的這種分層運動是沒有固定軌道的。

◆ 2、原子結構圖各部分的意義:圓圈表示原子核,12表示質子數,從內到外2 8 2分別表示原子第一層電子數為2,第二層電子數為8,第三層電子數為3。

◆ 3、1~20號元素,第一層最多能排2個,其它層最多能排8個,不足的,是幾個就排幾個。各層電子數之和等於質子數,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

◆ 4、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一般為8個(氦為2),為相對穩定的結構。

非金屬元素最外層一般多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從而達到相對穩定的結構。

金屬元素最外層一般少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從而達到相對穩定的結構。

◆ 5、原子、陽離子、陰離子的判斷:

①原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②陰離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③陽離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 6離子符號表示的意義:

表示離子或乙個離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mg2+——鎂離子、1個鎂離子

2mg2+:右上角的2表示每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第乙個2表示兩個鎂離子

⑴離子符號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係數)表示離子的個數;

⑵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右上角表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值在前,正、負號在後。離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或個單位的負電荷,「1」省略不寫。如:

陽離子:na+、ca2+、al3+等

陰離子:cl-、s2-等

◆ 7、常見原子團離子:nh4+ oh— no3— so42— co32—[身上長刺]

◆ 8、相對原子質量(以氫元素為例)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以碳12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即m c × 1/120),其他的原子與他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即mh/(mc×1/12))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例如:ar ( h) == m h ÷ (m c × 1/12)

它的單位為1 一般不寫出。而原子的實際質量單位是kg,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實際質量的比值。

◆ 6、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 + 中子數電子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

課題3 元素

◆ 1、元素的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核電荷數即質子數)

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區別? (核電荷數分別是8和6,區別點在核電荷數不同)

◆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依次是:(氧矽鋁鐵o si al fe)

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人體內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牛奶包裝袋中的說明:鈣≥150mg/100ml中的鈣是指鈣元素。(其它類似)

◆ 3、書寫元素符號應注意的兩點可歸納為哪四個字?

第乙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一大二小)

◆ 4、元素符號所能表達的涵義:a表示這種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b 表示這種元素的原子(既講種類,不講個數)

h 表示氫元素氫原子乙個氫原子(以h為例說明,其它的舉一反三)

3h只能表示三個氫原子,不能說三個氫元素。

◆ 5、(原子中)原子序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 6、元素可分為: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也可再加一種:稀有氣體元素)

◆ 7、元素週期表有7個橫行,18個縱桁,每個橫行叫乙個週期,每乙個縱行叫乙個族(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乙個族),即週期表有7個週期、16個族組成。原子序數與元素原子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

◆ 8、常見元素名稱、符號及其相對原子質量

◆ 9、元素、原子的區別和聯絡

第四單元知識點總結

課題1愛護水資源:

地球表面大約有3/4的面積被水覆蓋,只有不到1%的水資源可以直接作淡水利用。

水體汙染的**: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汙水的任意排放,農藥化肥的使用。

水體汙染的防治措施:工業廢水要處理後排放,生活汙水要處理後排放,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汙染。

節約水的通常方法:用洗菜的水澆花、用洗衣服的水沖廁所、洗臉時隨時關閉水龍頭等。p64

了解水的富營養化的原因:水中氮、磷等元素多,產生藻類瘋長,使得水中動物如魚缺氧而死亡。

課題2水的淨化:

水或蒸餾水是純淨物,而天然水由於含有許多可溶性或不可溶性雜質,所以是混合物。

城市通過自來水廠淨化水,而農村能通過明礬對雜質吸附來達到沉降的目的。

水的淨化一般經過沉澱 、過濾、吸附 、等過程。

淨化水的操作主要有:靜置沉澱、吸附沉澱、過濾、蒸餾,其中蒸餾是最徹底的淨化措施。

過濾是把固體和液體分離的方法(或者把固體混合物分離,其中有的固體溶於水,有的固體不溶於水)。操作中要做到:

一貼:濾紙緊帖漏斗壁

二低:濾紙的邊緣低於漏斗的邊緣、濾液的邊緣低於濾紙的邊緣。

三靠:上面的燒杯緊靠玻璃棒、漏斗的下端緊靠下面的燒杯內壁、玻璃棒應靠在三層濾紙這邊。

硬水和軟水的檢驗方法:把肥皂水倒入其中,攪拌,泡沫多的是軟水,泡沫水或者沒有泡沫的是硬水。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生活中通過煮沸水的方法軟化硬水。

課題3 水的組成

水電解實驗:

實驗現象:兩極上都有氣泡產生,並且產生的體積不一樣。

正、負極氣體的檢驗:正極是: 氧氣檢驗:帶火星的木條

負極是: 氫氣 (正負極氣體體積比為1:2 質量比為8:1)

反應表示式:水氫氣 + 氧氣

結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氫氣(h2)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最小(可用向下排氣法收集);難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化學性質:可燃性

純淨氫氣燃燒的現象:安靜地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產物只有水。

不純氫氣點燃將可能發生**,所以點燃氫氣前要驗純,方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大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近酒精燈的火焰,鬆開大拇指。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表示氫氣不純;如果聲音很小,則表示氫氣較純。

物質的分類:

分為混合物和純淨物,其中純淨物又可以分為化合物和單質,化合物中又包含氧化物。並且能舉例說明或者進行分類判斷。(混合物是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物質,純淨物是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質。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當然裡面有一種是氧元素了)。

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

1、一種物質只有乙個化學式,同樣,乙個化學式只表示一種物質)

2、通過乙個化學式,我們能了解(或獲取)哪些資訊?學生以說明:

表示這種物質五氧化二磷

表示這種物質的乙個分子

新教材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詳細總結

第三單元知識點總結 課題1分子和原子 1.物質分別是由分子 原子 離子三種微粒構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由元素組成。如 水是由氫元素 氧元素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舉一反三 2.分子的特點 1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2 分子之間有間隙 3 分子的體積和質量...

新教材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知識點總結

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1 物質分別是由分子 原子 離子三種微粒構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由 元素組成。如 水是由氫元素 氧元素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2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但不能保持物質 的物理性質。3 分...

使用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新教材的感受及建議

一 新教材變動大 與2006年的九年級化學教材相比上冊變動較大,上冊共有幾十處變動的內容。比如06年的教材中的 緒言 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有改動 三四單元的內容的調整 元素概念和單質化合物概念的前後調整,每個課題後的習題作業份量明顯增多且針對性明顯增強,文筆敘述更為流暢,科學性明顯提高 承上啟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