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松 生態學野外實習報告

2021-09-29 01:41:26 字數 2978 閱讀 6965

銀廠溝生態環境評價及修復

本學期第七周星期六,我們環境工程12級的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前往銀廠溝進行生態學野外實習。這是一次實踐教學,也是一次難得的增進班級同學感情的出遊經歷,給我們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得到的不僅是老師沿途的分享教誨,還有難能可貴的情誼。

銀廠溝風景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彭州市境內西北山區,屬v型峽谷,景區面積225 km2,屬龍門山脈玉壘山支脈,海拔高程2500 m~3500 m,距成都市約90 km。區內森林茂密,峽谷幽深,溪流清澈,瀑布成群,集高山、峽谷、森林、花卉、雲海、瀑布、棧道、寺廟等各類景觀於一體,植被覆蓋率達96%以上,在地質構造上屬於龍門山華夏系構造帶和川西新華夏系構造帶。龍門山斷裂帶經過該區,區內斷裂褶皺及次級構造發育,新構造活動較為強烈。

區內屬**帶溼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較充沛,光照較同緯度地區偏少,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為典型的四川亞高山自然山水風貌景區,2023年被審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前銀廠溝高峻的峰巒峭立雲天,幽深的峽谷縱橫交錯。激流奔騰,峭壁如削,以懸橋棧道,峽谷怪石、飛瀑彩虹著稱。磅礴的飛瀑龍潭,蒼翠的山間植被,清澈的山澗流水,形成了大龍潭、小龍譚、蒼峽閣、滿天星、幻影瀑布、百丈瀑布等獨具特色的蜀水景點。

在網上看到各種描寫,懷念隕落的人間天堂銀廠溝,只能從心裡去勾畫,去想象那逝去的美好。看到如今的銀廠溝,依稀還有曾經的影子。

在別人的分享中看到這張**,想起我們去的時候,路沒這麼好,淅瀝瀝的小雨不是雪,還有同學跑到台階上去拍照,歡笑可見。

震後,景區內出現了大規模的山體滑坡,大小龍潭基本被碎石掩埋,此後又有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景區內原有的景觀和人工設施被破壞殆盡。由於大面積的山石崩落以及泥石流該出的植被還有水體生態破壞非常嚴重。

主要景觀有大龍潭、小龍潭、銀蒼峽棧道、珠簾瀑布、落虹瀑布、百丈瀑布、長河古棧道等。汶川大**使些景點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地球上消失,而那些倖存下來的景點,也多因道路完全阻斷而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與世隔絕。

河水的流量和震前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清澈。但是在這次大**中,巨大的滑坡體將整個山谷掩埋了一大半,河流空間被極大壓縮,束成窄窄的峽谷,河水從滑坡帶下形成的亂石中淌過。

在寬闊的河灘中,不大的水流冷冽湍急,好多同學不得不涉水過河,甚至有人不慎落水,在這裡就有了班級同學的互幫互助,共同前進,湧現出一大批暖男,和有的同學落水了,受傷了,依舊堅持向前的堅韌,在這樣的環境下,同學們的感情不斷公升溫。

在山路上向谷底的河流看去,首先是多處可以見到因為山體崩塌導致的河流變向以及改道,然後是在部分原有河道全部被礫石泥土填埋,在下滑山體上出現新的河道可以看到有較多的漂浮物。而到達目的地後對比網上找到的**前**,可以看到原有的百丈瀑布到大小龍潭都為碎石掩埋。原有的水體現在只剩極淺且窄的數條溪澗。

在徒步行走的過程有指示牌顯示在較深的水體有投放魚苗。我認為當前修復原有水體有著如下這麼一些問題,首先是南方通常存在岩層內重金屬較高這一情況,考慮到此地曾有銀礦,岩石內應該會有伴生的重金屬富集。**後,大量的山岩礫石落入水中,被河水析出的重金屬可能會對水體中生物造成不良的後果。

其次由於大量的石塊墜入河中,河底被抬高水層較淺,在降水較少的季節易出現河道變為多個水塘。最後原有的河流底層生物在百丈瀑布以降到大小龍潭基本損失殆盡,在瀑布以下一段可以看到很多小的被泥沙淤塞的水潭。上游的水道極淺,且在水底看不到水生植物只能看到大小不一的石塊。

對此,我以為首先要穩固河道兩邊的山體,保持河道兩側水土,適宜在兩側荒地種植初級草本小灌木等水土保持較好的先鋒植物,砍伐掉一些根基不牢的樹木,在較為嚴重的裸露石壁上人工安裝鐵網還有護坡。防止在降雨較多的時間段落石再次堵塞河道。其次需要人工將部分河道內的堆積物清除,防止出現旱季河道化為乙個個積水潭的現象。

再有在河道或河道兩側應該種植類似蘆葦菖蒲這樣的植物,吸收重金屬並分解掉水中生物死亡代謝產生的氮磷等。之後水生生物投放最好在河底生態修復後再進行。建議人工投放水草和某些藻類以提高魚苗的存活率和繁殖率。

「5.12」**改變了一切,雖重要景點大龍潭、小龍潭已不復存在,但溝內其他地方卻形成了非常多的地質奇觀:山體、溪流、斷壁殘垣。在銀廠溝深處,可以大龍潭為中心,建立**遺跡公園,具有科學教學意義和警示作用。

可以利用銀廠溝高山峽谷地貌,恢復其體閒避暑度假、高山森林觀光的功能。可以考慮建立植被的垂直譜變化,即從山麓的闊葉林→山腰的針闊葉混交林→山頂純針葉林。這種不同植被景觀可造就出不同的觀賞物件,豐富了人們觀賞資源。

銀廠溝景區的恢復重建必須經過全面的科學規劃和嚴格的管理,以保證旅遊景區健康發展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彭州林業局提出了銀廠溝山地林區災後重建的方案,並根據不同地區和不同地段。採取相應的措施。對林地可及和林木受損嚴重。

林地土壤損壞較輕且容易造林的淺丘區地塊進行人工植苗或人工點撒播。對於林地不可及且人工造林困難、次生災害嚴重景區的部分地帶,則將採取封山育林。如**給銀廠溝生態景區帶來的山體塌方、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次生災害造成的植被損毀,則採取封山育林。

有研究認為該區不應當重建和開發旅遊建設,應當以植被的自然演替為主,恢復生態環境。

最後是本次野外實習的感想和一些收穫,這次短短一天的實踐教學,讓大家收穫頗多,老師一路上的分享,見花解花,遇樹講樹,在解決同學提出問題之餘還聊著曾經在此的見聞,讓我覺得知識淵博是一方面,行萬里路的見識也非常重要。沿途的風景美如畫,如仙境般令人心曠神怡,心情愉悅。美好的風景令人陶醉,路上的行人也讓人溫暖,渡河時相互攙扶,翻越艱難險阻,相互拉扯,一幕幕都讓人在寒風中添得一絲溫暖。

還有的同學受傷後的堅持,令人心酸,又不由得欣賞欽佩,感染著我。在河灘大石間穿過,感嘆風景壯麗的同時,又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與強大和人類力量的薄弱,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是那樣的渺小,再好的建築,再美的景觀,在**泥石流面前,依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夷為廢墟一片。

參考文獻:

[1]神奇清涼的世界一彭州市銀廠溝風景旅遊區[j].農村經濟.1995.(9):29—30.

[2]李偉.銀廠溝金沙河水環境質量評價[j].四川環境。2003。22(3):66一68.

[3]王永繁.余世孝.物種多樣性指數及其分形分析[j].植物生態學報,2002。26(4):391—395.

[4]劉希林,莫多聞.泥石流風險評價[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2:18-26.

[5]劉希林,唐川.泥石流危險性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35-61.

生態學野外實習報告

實習概況 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類活動干擾對環境與資源造成極大的壓力,人類迫切需要掌握生態學理論來調整人自然 資源以及環境的關係,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關係,促進可持續發展。通過一學期的 環境生態學 學習,我們已初步掌握了環境生態學的一些理論知識,對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內容 發展趨勢和方法也有了一...

生態學野外實習課程大綱

一 實習的性質 目的 任務 生態學野外實習屬於實踐性課程,學生應在修完生態學相關課程的基礎上,參加本實習。本實習課程主要包括生態學中有關種群 群落和生態系統部分的內容,此外還包括部分生物學基礎 自然地理 土壤部分 和環境教育的內容。本實習將在有關理論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實地學習有關生態學研究的野外調查...

生態學實習報告

廢棄耕地植物群落演替特點 1.引言 昆嵛山地處膠東半島東端,跨文登市和煙台市牟平區,總面積24萬餘畝。主峰泰礴頂,海拔923m,巍峨聳立,為膠東群山之首。昆嵛山與艾山 牙山 大澤山等橫貫半島的中部和北部,構成半島南北水系的分水嶺。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地理位置處於e121 40.34 121 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