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監督知識點

2021-09-16 12:26:14 字數 4700 閱讀 5453

《質量監督概論》課程複習參考大綱

第一部分總論

質量技術監督的含義: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標準為依據,以技術檢驗和計量檢測為手段,對質量進行規範和監督管理的行為活動。

質量技術監督的基本特徵:1.以質量為中心;2.以技術為依託;3.履行綜合管理和行政執法兩大職能;4.監督與服務相結合。

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原則:1.統一管理與分級、分工管理相結合的體制;2.科學公正監督的原則;3.突出重點的原則;4.扶優治劣的原則;5.監督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

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內容:1.負責質量技術監督工作;2.

承擔產品質量誠信體系建設責任;3.負責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工作;4.負責統一管理計量工作;5.

承擔國內食品、食品相關產品等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6.承擔綜合管理和綜合協調全國認證認可工作;8.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

質監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一是實現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的重要技術基礎;二是加快技術進步、技術創新、加強企業科學管理的重要保證;三是規範市場經濟秩序,聯結國內外市場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的國際化、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質量技術監督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1.為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化管理提供技術基礎;2.為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提供技術保障;3.

為市場經濟創造公平競爭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合法權益;4.為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及健康提供安全保障;5.為促進國際**搭建橋梁,推動國際標準的發展和應用。

第二部分標準和標準化

標準:是為在一定的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複使用的一種規範性檔案。

標準的物件:重複性概念和重複性事物。

標準的本質:反映的是需求的擴大和統一。

標準的核心內容:包括技術指標、技術要求、檢測方法、規則以及實現形式等。

標準化:為使一定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複使用的條款的活動。

標準化的主要形式:簡化、統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

標準化物件:(分為 2 類)一類是標準化的具體物件,即需要制定標準的具體事物;另一類是總體物件,即各種具體物件的總和所構成的整體,通過它可以研究各種具體物件的共同屬性、本質和普遍規律。

標準化管理體制:統一管理、分工負責。

制定標準的基本原則:1.充分考慮使用要求,並兼顧全社會的綜合效益。

2.有利於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利益,保護環境。3.

有利於合理利用國家資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提高經濟效益,並符合使用要求,有利於產品達通用和互換,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4.有利於相關標準的協調配套,有利於標準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

5.有利於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發展對外**,有利於參與國際經濟大迴圈,並有利於我國標準化與國際接軌。6.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科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企業的作用。7.適時制定,適時複審。

(一)基本要求:1.內容完整;2.

清楚、準確、相互協調;3. 編寫標準的要求:充分考慮最新技術水平;4.

為未來技術發展提供框架;5.能被未參加標準編制的專業人員所理解。(二)統一性; (三)標準之間的協調性; (四)適用性;(五)計畫性; (六)專利的處理。

標準的構成相關內容:名稱、範圍、術語和定義、符號和縮略語、規範性引用檔案等。

企業標準化企業標準化是指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以搞好生產、管理、技術和經銷等各項工作為主要內容,制定、貫徹實施和管理維護標準的一種有組織活動。

企業標準化工作的指導原則:1.增強法制觀念;2.自主管理的觀念;3.適應市場競爭的觀念;4.與企業各項工作相融合的觀念;5.主動服務的觀念。

企業標準化的基本任務: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化的法律、法規,實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定和實施企業標準,並對標準的實施進行檢查。

企業標準化工作內容:企業標準化規劃、計畫、編制企業標準體系表,資訊管理與服務,宣傳培訓等。

標準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一)標準化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進入國際市場的有利手段。1.

標準化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以企業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標; 2.標準化促進了產企業市場應變能力的體現;3.標準化是企業競爭的前提與支撐。

(二)標準化促進了產品質量的提高與企業技術的進步。1.企業標準化首要的任務是為企業的產品開發、生產、營銷提供標準和資訊,為提高企業產品開發能力和產品質量服務;2.

產品開發設計的標準化,有利於優化產品結構,發展產品品種、縮短產品開發周期。3.生產過程的標準化,有利於保證產品製造質量,提高生產率和製造技術水平,促進企業技術進步。

(三)標準化是企業實現管理科學化的基礎。1.標準體系的建立與執行,是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2.

標準實施及企業內部的標準實施監督與自我約束機制的建立是提高企業素質的有效措施;3.標準化 (四)標準化是企業提供經濟為企業應用計算機、建立企業管理資訊系統創造條件。

編制企業標準體系的原則(三項):系統原則;實踐原則;發展原則。

標準的實施:是指在企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的實踐中,為實現標準規定的內容進行的全部活動,是把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標準只有在實踐中實施後才能體現其作用的效果。

農業標準化我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1.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2.

不能適應農產品市場競爭的需要;3.不能適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的需要; 4.標準技術水平普遍偏低;5.

缺少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監控標準;6.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限量標準體系不健全,相關檢測方法標準少;7.植物檢疫標準體系不健全;8.

採用國際標準的比例低。

農業標準化工作實現的 5 項目標和任務:1.建立結構合理的農業標準體系;2.

加強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3.強化流通領域標準化管理;4.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化種植(養殖)的標準化生產;5.

培養一支 8 萬人的具備專業技術和標準化知識的農業標準化推廣隊伍,建立農業標準化資訊服務體系。

服務標準化:規定服務應滿足的要求以確保其適用性的標準。範圍涉及服務業的各個領域。

服務標準化的內容:即對服務組織的質量管理、服務提供能力、人員資格、服務行為以及圍繞服務提供的設施、服務交付的硬體環境要求等方面制定標準。

組織機構**與編碼意義:對單位法人實行組織機構**,是國家整個經濟和社會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盡快建立這一制度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具有緊迫性。

**的特性:唯一性;完整性;統一性;準確性;無含義性;終身不變性。

第三部分質量管理和質量認證

一、質量管理發展的四個階段:傳統質量管理階段、質量檢驗管理階段、統計質量管理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1、最早提出全面質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質量經理菲根堡姆;我國自1987 年推行全面質量管理。1987 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總結各國全面質量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 iso9000 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標準。

2、質量:反映實體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總和。在質量管理中通常將質量分為狹義質量和廣義質量兩類;狹義質量通常是指產品和服務,廣義質量通常指產品(服務)質量和工作質量之和

3、工作質量:是企業或組織的管理技術能力的總和,它是產品(服務)質量的保證。

4、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

5、質量管理的主要活動通常包括:a 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b 進行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

6、質量體系:是為了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組織結構、程式、過程和資源。

7、質量控制:是為了達到質量要求所採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其目的在於監視過程並排除整個質量管理活動中導致不滿意的原因,以取得好的經濟效益。

8、質量保證: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以表明實體滿足質量要求,而在質量體系中實施並根據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計畫、有系統的活動。質量保證核心是提供信任。

9、質量改進:是為了向本企業(組織)及顧客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個企業(組織)內所採取的旨在提供活動和過程效益、效率的各種措施

10、今後世界質量管理的發展趨勢的特點:(1)以高層領導為主導的質量管理新時代已到來(2)迎接無缺陷挑戰,使產品質量無缺陷,並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3)強調參與質量管理(4)質量改進向隱蔽工廠挑戰(5)開發軟體管理,迎接新的挑戰(6)質量文化的興起和塑造

11、美國近年在質量管理方面提出兩個較有影響的理論:其一是費根保姆博士的全面質量管理,其二是參與質量管理。

12、隱蔽工廠:是指在實際活動中,由於執行實效而不得不為消除缺陷客觀存在著的、不被管理者所察覺的損失,這種活動或過程即稱「隱蔽工廠」。

13、軟體管理是把整個質量管理看作是乙個完整的過程,並通過設計一種軟體過程和目標管理來體現這一過程,從而形成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軟體系統。

14、質量文化是質量管理的基礎,質量文化是通過價值觀和信念的確立而得到鞏固和發展。

二、常用的質量管理方法:1、質量管理中的統計方法 2、全面質量管理 3、質量管理小組活動 4、六西格瑪質量管理方法 5、卓越績效準則

2、全面質量管理:所謂全面質量管理是乙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收益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特點:

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指導思想:預防為主;為使用者服務;用事實和資料說話;持續改進。工作程式:

指 pdca 迴圈即計畫、實施、檢查、總結處理。

3、質量管理小組活動(qc 小組)是「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qc 小組是企業中全員參與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最早現在日本出現。1978 年 9 月,北京內燃機總廠在學習日本全面質量管理經驗時,誕生了我國第乙個 qc 小組,並於當年 12 月召開了第一次 qc小組成果發表會。

質量與密度知識點

一 質量 1 定義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2 單位 千克 kg 常用 克 g 毫克 mg 噸 t 3 單位的換算關係 1kg 103g 1mg 1o 3g 10 6kg 1t 103kg 4 測量工具 天平種類 托盤天平和學生天平 5 天平的使用方法 1 天平的調節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一放平,二回...

初中物理知識點全面複習彙編 質量密度知識點複習

水的反常膨脹 4 密度最大 水凝固成冰質量不變,密度變小,體積變大。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 狀態有關,受到溫度的影響,與質量 體積無關。4 體積的單位 m3 dm3 cm3 mm3 l ml 1m3 1000dm3 l 1 dm3 1000 cm3 ml 三 測量物質的密度 1 量筒 用途 測量液體體...

施工質量補充知識點

質量檔案審核 1 施工單位的技術資質證明檔案和質量保證體系檔案 2 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3 有關材料和半成品及構配件的質量檢驗報告 4 有關應用新技術 新工藝 新材料的現場試驗報告和堅定報告 5 反映工序質量動態的統計資料或控制圖表 6 設計變更和圖紙修改檔案 7 有關工程質量事故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