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華與智慧型課堂淺讀有感

2021-09-16 07:16:00 字數 5263 閱讀 7463

《黃愛華與智慧型課堂》這本書,是一本很值得數學教師一讀的書。本書一共分為五個篇章,這五個部分看似離散,但其內在卻有著聯絡。我覺得可以將它們之間的關係概括如下:

其中,第一篇主要是黃愛華老師自傳,大致描述了黃老師的整個教學生涯,使人較為系統地了解和把握他的個人的成長之路上的辛酸苦辣和幸福美好!正如他說的,這是他的教學天堂!踏上天堂之路,談何容易!

第二篇是本書的精髓所在,也就是高潮部分,有畫龍點睛的韻味!黃老師向我們提出了二十條教學主張,寫法相當精彩,無論是文采,語言功底,還是案例的插入都配合地很好!但是,對於這二十條主張中,我個人覺得需要適當地整理一下,下面會有所涉及。

第三篇呢,則是乙個回峰,通過展示課堂實錄,加以點評黃老師的真是課堂,讓我們不僅看到了黃老師的獨到思想,也看到了其他名人或者是優秀工作者的精特觀點,給人以一種主體與客體的存在,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是思想火花的衝擊,是智慧型產生的隧道,體現出了該書的價值所在!第四篇的『路轉』是各專家們將黃老師的教學主張和特色再次鮮明化和系統化,體現出黃老師教學思想的深度、廣度和跨度。最後的第五篇的『落定』有種讓人塵埃落定、歸於自然的感覺,因為,黃愛華,就是這樣的乙個人,就是這樣的一位老師、學者和先鋒!

縱觀全書,我覺得關於乙個人的成功、成才之道不外乎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外因,即外界環境的影響和作用;二是內因,即自身的追求、努力和發展。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但也有主次之分,輕重之列,關鍵更在於自身的不懈奮鬥!

(一)外因

我認為黃老師能夠有如此大的成就的外因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

2、有遠見、創見的恩師邱學華和盧專文這兩位教育專家是影響了黃愛華老師一生的人,也正是這兩位恩師,讓黃老師在「課堂教學」與「提筆寫作」深有造詣。乙個人的一生當中,有很多人,一些是過客,而一些則是某種意義上的「貴人」。在談及恩師時,黃老師感慨道:

我永遠感謝這兩位恩師,他們的教學藝術讓我讚嘆,他們對教育的執著一直震撼著我的心靈。黃愛華老師是幸運的,因為他有幸遇到了這兩位教育界的泰山北斗。同時,他也是智慧型的。

「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這是黃老師的經典突出之一,他接受了兩位前輩的指點和提攜,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最終形成自己獨具魅力的教學風格,這就是個人修行。

3、社會高速發展的資訊,即社會資訊化和不斷變化的教育格局。

(二)內因

即黃老師自身的教師專業成長,主要是所涉及黃老師的教學主張。

1、整理

讀完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看了很多東西,但是很散,零碎。後來,再次斟酌之後,對於黃老師的二十條教學主張,我想按自己的想法整理看看,變成十三條。本人的大致思路是:

先是整體地說出該思想主張的靈魂、主線部分,開門見山——教師最基本的理念;再從教師的專業構建來講,因為有師才能教,只有好的老師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先提出教師素質的構建,是讓我們有乙個前提的準備要求——教師素質構建;再者是將這些思想細化到學生課堂、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具體來呈現,最後是整堂課的生成。所以是先整體把握,再主要細化到各個方面,達到整體框架上『總分』層次分明的效果,『分』裡面也有『分總』的結構。另外,其中有一些內容是互通和相容的,我認為可以放在一起來說明,意義可能會更加深刻。

但是,僅僅是內容的整合和名稱的修改,並不改動原文意思。其具體如下:

一、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現代教師素質的構建,讓風格產生魅力,魅力啟迪智慧型

三、建立良好的現代師生關係

四、激發學生參與認知活動的積極情感,帶給學生學習成功的歡樂

五、數學現實生活化,引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入數學課堂,『樂教』兒童

六、給學生充分的**、討論和表達的機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七、讓學生做做「數學實驗」,親身體會如何解決問題

八、精心設計現實而富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

九、引起學生**慾望的課堂「好問題」

十、創造性的藝術化的數學教學,應引領學生進入真正思考的創造境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具體內容中再滲透開放式教學)

十一、關注細節是具有品位的教學新境界的體現

十二、教學機智與教學幽默,數學教師的語言魅力

十三、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

2、收穫

該書中,黃愛華老師介紹了的許多教學主張,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智慧型化。其實,我們顧名思義就可以知道:「智慧型課堂」肯定跟「智慧型」二字離不開。

就我個人觀點而言,黃老師的智慧型化課堂主要是體現在情感化、生活情景化、藝術化這三大方面。

(1)情感化課堂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感是態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複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

人非草本,孰能無情?每個人在交往中都會產生情感,尤其是學生,不同的情感會對交往產生不同的影響。都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那麼有的時候,興趣往往就是由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而產生的。

教學活動是在知識、情感兩條主線相互作用,制約下完成的。傳統的教育沒有把學生真正擺在「人」的主體地位,造成了教師的苦教、困教、強行教與學生的苦學、困學、厭學甚至輟學的惡性迴圈。在新課標下,教師是需要真正地走進學生,融入到學生的情感中去的。

不僅如此,教師還要以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堅強的毅力,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嫻熟的技巧去感染學生,溝通師生間的心理關係,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在學習上幫助,在生活上體貼,在思想上關懷,使他們感受到老師身上散發出來的對他們尊重、信任和關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把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統一起來,達到最優化的學習效果。黃老師也說,通過情感教學,可以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對於這點我想補充一下:

「親其師,信其道,隨其道,成吾行」。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鼓舞和喚醒!作為教師,不僅僅要有激情、有活力、有方法、有技巧地教與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知識的本質之美,讓他們在不斷領悟知識的過程當中,掌握一定的適合自己的技能,最終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和策略。

這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大師說的那樣:學生來到學校,不僅僅是為了取得乙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有能力。這是教師從教的最高目標,也是最高境界,更是我們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和永遠不懈的追求!

當教師實施情感教學,並且學生真正樂於接受時,我們就逐漸達到教育目的了,以後的教學工作也就可以較為輕鬆且順利地開展了。正所謂「動之以情」,方能「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2)生活情景化課堂

新課標的要求下,當今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應該是充滿生命活力,煥發生命魅力的課堂。而既然需要生命化,這就必定要涉及到生活化。

「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黃老師這樣認為。這一點,我很佩服黃老師,因為對於同樣的教學內容,在不同地方上,他總可以很自然地利用當地的資源,真的是信手拈來的。

比如:上同一教學內容「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黃老師在浙江紹興借班上課時,他從紹興黃酒的酒精度17.5%匯入新課。

而三個星期後去大連上課時,他想如果再問大連的小朋友知道紹興黃酒嗎?肯定不妥當,於是,他想到大連是個足球城市,恰逢上課前一天有一場奧運會外圍賽。於是,他又從中國國奧隊的控球時間佔整場比賽時間的69.

8%來匯入新課……不難發現,黃老師把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和常識作為新課的匯入,讓學生既熟悉,又感到新鮮,你說,這樣的課堂不事半功倍都不行。美國的「木匠教學法」也是遵循這一教學理念。它的核心是注重知識**於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學生自我發現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們現在也提倡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將生活引進知識,由知識體現生活,讓學生看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看到數學的「到底有什麼用」,從而達到一種和諧的人文狀態。我想,這應該也是最基本,也是最不容易的地方和關鍵點。

在問題情境的創設方面,我覺得黃老師做得也相當地好!他主要是提出「六大」策略:即創設現實的、有趣的、**的、開放的、新奇的、喻理的問題情境。

⑦在這些策略中,黃老師也分別用典型且恰當的教學案例加以證明,使他的觀點恰到好處!比如:在認識四位數時,黃老師讓學生去蒐集表現出『偉大祖國』的資料和例子。

這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溝通交流、篩選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愛國情懷,使他們在認識祖國大好河山的基礎上,以最好的精神面貌來學習有意義的數學知識,這真的是很有智慧型!又如在『喻理』這一策略中,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一首歌來引出對『倍數與約數』的認識時,所談及的相關依存關係,也是對學生的素質的一種薰陶。所以,對於這一點——如何創設適宜、生動、形象的教學問題情境,是我們作為老師應該要樹立的目標,即在進行理性知識傳授的同時,也要適當開展感性知識的渲染。

這是教育的重點,也是難點。都說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就目前情況來看,育人似乎更重要,而這個育人應如何去實施,又是挑戰我們教師的一大難點。

愛爾蘭詩人葉芝曾說,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型的火把,火種就是乙個個富有挑戰性的情境和問題。如果能把握好這乙個個至關重要的關口火把,使之永燃旺火,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一道道光線照亮我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予溫暖,送他們以舒心,導他們走上光明之道路!

(3)藝術化課堂

該書中有說到,黃老師把他的智慧型課堂看成是追求和體現教學藝術。什麼是藝術?這很難界定。

一般認為,藝術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生存狀態,它**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它主要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物件,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我覺得,這是黃老師最智慧型的地方,因為他已經將教學活動藝術化,已經上公升到乙個很高的層面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黃老師就是一名畫家、舞者、指揮家和導演。活生生的學生就是他所面對的現實世界,他以直覺的、經驗的、實踐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物件,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形象性的符號形式創造相應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他所培養出來的優秀的一位位畫家、舞者、**家和演員都是他的心血與實踐的結合體,一定程度上就是藝術品。

在他的『實現六變』、『突出四化』、『著力四活』、『著眼五境』、『力求四味』的五大體現教學藝術價值體系中⑧,我最喜歡的是『力求四味』,即把課上得充滿趣味、飽滿情味、具有韻味,令人回味!真的很棒,讓人一聽就是覺得很舒服。不要小看這一點,事實上它已經囊括了教學的各個方面。

趣味——包括教學情境設計,各個環節的環環相扣,應用各種教學手段,如小品、詩歌、**遊戲等;情味——即學生的情感學習,激發他們的潛在情感,使他們的情感與現教知識產生共鳴;韻味——整堂課散發出來的氣息,最主要的是生命化的數學課堂,讓知識本身煥發活力,使活的味道和景象充斥著整間教師,並激盪在教師與學生的內心深處;回味——課堂的激情保持新鮮,久久難以退去,令人深省,令人著迷,發人深思。

因此,藝術化的課堂,既美好,令人神往,但也是需要巨大的艱辛的工作。所幸的是,黃老師已經給我們指引了方向,此時,我們就真的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承下啟上,繼前僕後!當然,最高的境界則是教師創造性地創作出自己獨有的『藝術品』,向他人展示成果,啟示別人,提公升自我。

至此,本人基本上算是把《黃愛華與智慧型課堂》這本書讀完了。當看完整一本書的時候,心中似乎多了乙份惆悵和失落,因為,事實與我所期待的是有一定距離。我想,會有這樣的想法應該是多方面因素的集合,即不同的人,不一樣的思想、觀念,產生不一樣的『思成品』。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受益匪淺的!

讀《黃愛華與智慧型課堂》有感

二 學習黃老師智慧型化的課堂,讓自己的數學課堂充滿情趣和智慧型。第二篇 我的教學主張 是本書的重點,闡述了黃老師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觀點,印象最深的是黃老師那富有智慧型的課堂。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黃老師這樣認為,他也是這樣做的。上同乙個教學內容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黃老師在浙...

讀黃愛華與智慧型課堂一書有感

文昌市第三小學陳秋容 黃愛華與智慧型課堂 這本書一共分為五個篇章,第一篇主要是黃愛華老師自傳,大致描述了黃老師的整個教學生涯,使人較為系統地了解和把握他的個人的成長之路上的辛酸苦辣和幸福美好!正如他說的,這是他的教學天堂!踏上天堂之路,談何容易!第二篇是本書的精髓所在,也就是高潮部分,有畫龍點睛的韻...

讀《黃愛華與智慧型課堂》一書有感

看 黃愛華與智慧型課堂 一書已有半年時間了,這本書中不但有黃愛華老師的生平介紹,還有很多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以及很多他所設計的經典課例。細細讀來,每一部分內容都能引起很多啟發,黃老師是乙個很有理想信念的老師,他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和他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有關,從乙個普通教師成長為一代教育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