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人生期中心得報告

2021-09-01 10:41:28 字數 1436 閱讀 5793

學生:薛豪合作經濟學系3年級 38958004

猶記得大一國文課時,老師花半個學期的時間講授史記的文章,以及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一篇。這學期再次有這個機會選修文學通識課程,老師您決定講授史記的內容,透過課程內容教育我們這一代青年應具備哪些人生觀及處事態度,導正時下常見的一些偏差行為。平時極愛閱讀所謂的「經典」、「古書」的我,雀躍萬分,每個禮拜都期待著星期三的來臨,希望在課堂上向老師學習、請益。

第一堂的課程裡提及司馬遷的生平事蹟,並且講述漢武帝的相關記載。武帝不只是影響太史公一生的人,他建立大漢天威的功業在歷史上對整個中國都有深遠的影響力。雖然我現在仍只是個平民、小老百姓、乙個學生的身份而已,不過我深深地羨慕太史公如此地接近偉大的人物,潛移默化之下培養開闊恢巨集的胸襟氣度,同時還能隨時查閱寶貴的文史資料,學問淵博、智慧型的人物,筆下寫出一部流傳千古的著作《史記》,為中國文學與史書開創新頁。

長久以來,也許我個人接觸面不夠廣,總以為台灣的青年學子思維都不夠細膩、不夠巨集觀。我們應該聽聽老師給予的教誨,蘇徹說得好:「謮萬卷書,行萬里路,接近偉大的人。

」前陣子,天下遠見雜誌有項調查報導,台灣人平均每人每天花1小時左右閱讀,特別是18~30歲之間的人士閱讀習慣最低。另外一種情形,普遍大眾缺乏國際觀,不願意走出台灣看看其他國家有何值得借鏡之處,什麼地方進步的比我們好,同時應該學習、效法,又有哪些應該自我警惕。一直以來,我就不斷地嘗試走出台灣,每次旅行看得愈多愈覺得自己好渺小,愈覺得自己懂的東西太少了。

刺激愈多,愈能激發我學習的慾望。怎麼接近偉大的人呢?老師並沒有告訴我們,不過即使身邊沒有偉大之人,或現今社會難以碰到,我倒可以建議多接觸成功的人。

成功的人至少有其成功的經驗,以及達到成功的方法或秘訣。一般人遇到問題或困難障礙時,最常詢問的物件是身邊的親友或同學,可是不見得每個人都有適當的解決方法,又或者基於關心、保護對方的立場,避免對方遭受傷害、欺騙,因而提供保守的建議。其實尋求適當的管道,例如相關領域的專家或成功人士,才能獲得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同學課業有不懂之處或遇到疑問,似乎最少向師長請教;兒女的問題亦因缺乏與父母討論、溝通,社會問題才會不斷發生。

「形勢」又跟我們有何關係呢?「勇怯,勢也;強弱,形也」一語出自孫子兵法,是以人們必須懂得形勢,懂得如何與形勢相處,韓信或許就是因為昧於形勢而遭致失敗。還有蒯通獻計「參分天下」,令人佩服,「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深值深思之。

老師希望同學要學以致用,當下這一刻我終於有所感觸,所謂「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現在我在學生自治組織裡服務,與領導人、服務物件之間就需要清楚地區別,拿捏為人臣、為人服務的態度和處境,否則就是不了解「謙受益,滿招損」的謙讓道理。

老師說,《史記》的精神是「善處死」,是一種生命美學。太史公也說,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從讀史記的過程,我們繼而領悟何以自處,由怨天尤人的心態,轉變成悲天憫人的情懷,多關心眾人之事,即家事、國家、天下事,事事關心。

最後有一句話是我最喜愛的,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希望將來我也能夠著書流傳,為全人類貢獻一己之力。

文學與人生發言稿

沿著心的足跡尋找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 沿著心的足跡尋找。拜讀梁小斌先生的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這麼兩個句子 我在這廣大的原野上行走,我沿著心靈的足跡尋找,那一切丟失了的,我都在認真思考。作者在思考著什麼?這就是我今天所要講的主題,讓我們一起沿著心的足跡,來尋...

倫理與人生學習心得

學習倫理學與人生課程也已經有乙個學期了,對於這門課程的學習也有了一些個人的看法和思考。整個學習課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乙個部分主要在講倫理學和哲學方面的問題,實話實說,對於這方面的學習我真的是有點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每個哲學家的言論都讓人難以理解,對我來說真是有些晦澀難懂。薩特 伊壁鳩魯 弗洛伊德...

《國學經典與人生》培訓心得

這次為期3天的 國學經典與人生 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國學與修身養性的結合讓我收穫很多。下面我就修身養性這方面來談談我對這次培訓的體會。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提倡注意個人修養,推崇 修身齊家天下平。我們今天所說的 閒時莫論人非,靜時反思己過 獨處靜思 都說明了乙個人只有在獨處中,在反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