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2021-08-26 14:10:15 字數 1075 閱讀 7792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的人物,乙個是拿破崙,另乙個海倫凱勒。」這兩位都是勇士,只是乙個是戰場上的,乙個是生活中的。

海倫凱勒是拒向命運低頭、立志驅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一篇著名的散文,她訴說了自己對光明的渴望,同時也有對健康人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一切的警示。她對人們無視身旁美好的景物感到很震驚,一朵花可愛而柔潤的肌理,樹上鳥兒音律豐滿的歌聲,小溪清涼的流水,海綿似的柔草鋪,竟會被其他人無視掉。說實話她的震驚很是讓我這種從來沒有留意過生活中的美好的人感到羞愧,

如果我們就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生活,生活又會有什麼不同呢?今天的事情不會到明天拖去做,不會為別人一兩句的諷刺而一直耿耿於懷,不會為了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而一直去改變自己,會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爭取在剩下的日子裡,為自己在世上多留下一些存在過的痕跡。這樣想的,這種假設又是多麼美好啊!

在作者的自傳中,有很多對環境的描寫,如果不不是知道作者是誰,根本看不出作者是個聾啞人。 「高高的岩石上有許多泉水,泉水匯成三條小河,蜿蜒曲折,遇有岩石阻擋便傾瀉而下,形成乙個個小瀑布,像一張張笑臉,歡快的迎著客人。」

「那些松樹威嚴矗立在雪地中身上披著銀裝,像是大理石雕刻一樣,一動不動,再也聞不到松葉的芬芳了。陽光照在樹枝上,就好像鑽石般熠熠閃光,輕輕一碰,積雪嘩嘩灑落下來,雪地上強烈的陽光反射,幾乎穿透了蒙在我眼睛上的那一層黑暗。」她是如何感知那些迷人的風景並用優美的語言記錄下來的呢?

大概就是她自己說的那樣是一種遺傳自祖先的第六感——「融合了視覺、聽覺、觸覺於一體的靈性」。 她去騎馬、划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型,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

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海倫認知這個世界、自然,除了她的老師安妮給她的講解,還有就是從書中獲取到的。

命運給了海倫不幸,她卻並沒有屈服,她憑著對幸福的執著追求,奮勇與命運抗爭最終贏得了光明與歡笑。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寫出了乙個失明者對光明的無限渴望。哪怕只有三天,短短三天,她也一定會加倍珍惜,她也能在這短短的三天做出許多事。海倫凱勒寫這篇文章,就是因為自己看不見多姿多彩的世界,卻又是那麼想看一眼這個美麗 可愛的世界。所以她非常羨慕那些有一雙明亮眼睛的朋友,希望他們能好好珍惜他那一雙明亮的眼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篇一今年暑假,我與媽媽共同閱讀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一書。讀罷此書,我們母子倆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示 告誡與道理。20世紀,一位偉大的人震撼了世界,度過了88個春秋的她,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生活。她,就是海倫。凱勒,一位命運的強者,一位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的院士,一位被美國 時代周刊 評選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篇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 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亞巴馬州。海倫泰勒他爸爸叫亞瑟凱樂,它曾是南北戰爭時得南軍上尉,媽媽叫凱蒂亞當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在海倫凱勒出生第二年的二月,因為海倫凱勒發了高燒,她早晨起來就失去了光明和聽力,無論是早晨還是夜晚,她面前全是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