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施工技術 工藝及工程專案實施的重點 難點和解決方案

2021-08-22 00:09:52 字數 4423 閱讀 9674

關鍵施工技術、工藝及工程專案實施的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案(一)、穩定層混合料基層

1、混合料配合比不穩定

現象:混合料的「水灰比」及含水量變化大,其偏差常超出允許範圍。混合料的色澤不一,含水量多變。

在現場碾壓2~3遍後,出現表面粗糙,石料露骨或過分光滑。現場取樣的試件強度離散大。

原因分析:

採石廠**的碎石級配不準確,料源不穩定;料堆不同部位的碎石由於離析而粗細分布不均、影響了配比、外觀及強度。

拌和場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准,含水量變化對重量影響未正確估算;計量系統不準確或僅憑經驗按體積比放料,甚至連續進料和出料,使混合料配合比波動。

混合料放到堆場時,由於落差太高造成離析;出廠又末翻拌,加劇了配合比變化。現場攤鋪時,由於人工或機械原因造成粗細分離。

預防措施:

骨料級配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採購時應按規定採購,進料時進行抽檢,符合要求後使用。

混合料拌和場,必須配備計量鬥,對各種原材料按規定的重量比計量;要求不高時也可按材料松容重折算成體積比,進行計量控制。每種原材料的數量應控制在其使用量的±5%誤差範圍內。當含水量變化時,要隨時調整計量,或調整體積比保證進料比準確。

混合料拌制時,拌和機應具備聯鎖裝置,即進料門和出料門不能同時開啟,以防連續出料,造成配合比失控。

堆場混合料有離析時,在出廠前必須用裝載機(鏟車)進行翻堆,使堆料上下翻拌均勻。裝車時鏟斗不要過高,以免混合料離析。

加強混合料配比抽檢,凡超出質量標準範圍,必須重新拌製,達到質量要求後才能出場。

治理方法:

發現現場的混合料粗細料分離,應在現場重新翻拌均勻後再攤鋪或者退料。

區域性範圍出現露骨、或過分光滑,可區域性翻鬆10cm厚度以上,撒入預拌好的混合料,拌勻後,再重新碾壓。摻加量視具體情況而定。

2、混合料含水量波動大

現象:送至工地的混合料含水量不均勻,忽高忽低,無法正常攤鋪、碾壓,給施工時的放樣,松鋪係數的確定,攤鋪、碾壓帶來困難,影響設計標高、平整度、壓實度的有效控制。

原因分析:

混合料拌制時,加水過多。

混合料堆置時間過長而造成混合料過幹。

混合料出廠時,未經翻堆而造成含水量不均勻。

預防措施:

混合料的出廠含水量應控制在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上浮2~5%的範圍內,根據天氣清況(氣溫、晴雨)取值。

混合料堆放時間不應超過規定的時間(如24h),若遇雨,料堆應有遮蓋物,並停止生產。

治理方法:

出廠的混合料,應隨氣候和季節,以及攤鋪方式(機鋪或人工攤鋪)控制含水量。氣溫高、攤鋪速度慢、含水量可取偏高值。混合料料堆出廠前,必須進行翻堆,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表裡一致、色澤均勻。

送至工地的混合料,攤鋪前若發現含水量低於允許碾壓含水量範圍時,在現場路床外將混合料加水復拌,或者退至供料單位重新拌和後再用,但必須在兩天內。

送至工地的混合料若含水量偏大,應在天氣晴好時方能攤鋪,以利蒸發,但不應超過兩天。

3、混合料離析

現象:混合料粗細料分布不勻,區域性骨料或細料比較集中,骨料表面無細料粘附或粘附不好。混合料離析會造成平整度不好和結構強度不均勻等病害。

原因分析:

混合料拌和時含水率控制不好,過乾或過溼。

混合料機拌時間不足,粗細料未充分拌勻。

混合料直接用鏟車翻拌。拌和質量得不到保證。

皮帶運輸機高度高,送出來的混合料落入料堆時發生離析,大粒徑骨料滾至底部和兩側,偏細料集於中間,而出廠時又未進行翻堆。

混合料未按規定配比進行拌和或者石料級配不好。

預防措施:

混合料在拌和時應控制好含水量,含水量應控制在規定的範圍內。

拌和時間應不小於30s,以混合料拌和均勻為度。

皮帶運輸機高度應小於3m。以減少離析。

控制好石料的級配,若級配稍有偏差,應通過試驗進行調整。

治理方法:

出場前發現混合料離析,應採用鏟車翻堆將混合料拌勻後再出場。

混合料由於集料級配不好或配合比控制不當,而造成的離析,則應通過增加細料或粒料進行復拌,以消除離析現象。

進人施工現場的混合料發現有離析現象時應在現場路床外拌勻後再攤鋪,或者退料。

4、混合料攤鋪時離析

現象:用機械攤鋪後,機械兩側骨料明顯偏多,壓實後,表面呈現帶狀露骨現象。

人工攤鋪後,混合料區域性離析,粗細料區域性集中。

原因分析:

出場混合料不均勻,或者運輸與傾卸過程中產生離析。

機械攤鋪過程中,大粒徑石料被攪到兩側而水泥集中在中間。攤鋪寬度愈寬,混合料含水量越小,粗細料分離越明顯。

人工攤鋪時,攤鋪工具使用不當,如用釘耙等,使粗細料集中於表面,細料沉於下部,形成離析。

預防措施:

進混合料前,應先對供料單位原材料質量情況進行實地考查,並對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和工藝進行試拌、複驗,保證出廠混合料均勻,含水量合適。

機械攤鋪時,分料器內始終充滿混合料,以保證分料器轉動時混合料均勻攪動。

根據機械的機型以及配合比中細料的多少,通過試鋪確定攤鋪的最大寬度,一般應控制在機器最大攤鋪寬度的2/3。攤鋪速度不大於4m/min。

非機鋪時進入現場的混合料應按攤鋪厚度來估算卸料堆放距離。卸車時宜採用拖卸,即車邊走邊卸,以減少翻卸造成離析。

嚴禁使用釘耙攤鋪混合料和鐵鍬高拋混合料。

治理方法:

機攤完畢後,先初壓一遍,基層表面區域性出現離析,露骨鬆散時,應及時掃嵌事前拌和混合料。掃嵌後,應適當灑水並及時碾壓。

基層表面出現小範圍細料集中,應及時進行翻挖,挖深10cm以上。灑上適量的碎石,灑水、拌勻、攤子、碾壓,並於周邊接順。

離析嚴重,涉及範圍大,應挖除、重鋪。

5、基層壓實度不足

現象:壓實度不合格或合格率低。開挖樣洞可看到骨料鬆散、不密實。

原因分析:

碾壓時,壓路機噸位與碾壓遍數不夠。

碾壓厚度過厚,超過施工規範規定的碾壓厚度。

下臥層軟弱,或混合料含水量過高或過低無法充份壓實。

混合料配合比不准,石料偏少、偏細。

混合料的實際配合比及使用的原材料同確定最大幹密度時的配比及材料有較大差異。

(二)、瀝青砼路面面層

1、鬆散

現象:面層集料之間的粘結力喪失或基本喪失,路表面可觀察到成片懸浮的集料或小塊混合料,面層的部分區域明顯不成整體。乾燥季節,在行車作用下可見輪後粉塵飛揚。

原因分析:

瀝青混凝土中的瀝青針人度偏小,粘結性能不良;混合料的瀝青用量偏少;礦料潮濕或不潔淨,與瀝青粘結不牢;拌和時溫度偏高,瀝青焦枯;瀝青老化或與酸性石料間的粘附效能不良,造成路面鬆散。

預防措施:

路面出現脫皮等輕微病害時,應及時修補。

治理方法:

將鬆散的面層清除,重鋪瀝青混凝土面層。如涉及基層,則應先對基層進行處理。

2、與收水井、檢查並銜接不順

現象:收水井、檢查井蓋框標高比路面高或低,汽車通過時有跳車或抖動現象,行車不舒適,路面容易損壞。

原因分析:

施工放樣不仔細,收水井、檢查井蓋框標高偏高或偏低,與路面銜接木齊平。

收水井、檢查並基礎下沉。

收水井、檢查井周邊回填土及路面壓實不足,交通開放後,逐漸沉陷。

井壁及管道介面滲水,使路基軟化或淘空,加速下沉。

預防措施:

施工前,必須按設計圖紙做好放樣工作,標高要準確,收水井、檢查並中所在位置的標高與道路縱向標高、橫坡相協調,避免出現高差。

治理方法:

當收水井、檢查並高出路面時,可弔移蓋框,降低井壁至合適標高後,再放上蓋框,並處理好周邊縫隙。

3、施工接縫明顯

現象:接縫歪斜不順直;前後攤鋪幅色差大、外觀差;接縫不平整有高差,行車不舒適。

原因分析:

在後鋪築瀝青層時,未將前施工壓實好的路幅邊緣切除,或切線不順直。

前後施工的路幅材料有差別,如石料色澤深淺不一或級配不一致。

後施工路幅的松鋪係數本掌握好,偏大或偏小。

接縫處碾壓不密實。

防治措施:

縱橫向接縫須採用合理的碾壓工藝。在碾壓縱向接縫時,壓路機應先在已壓實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的10~15cm,然後壓實新鋪部分,再伸過已壓實路面10~15cm。接縫須得到充分壓實,達到緊密、平順要求。

4、壓實度不足

現象:壓實未達到規範要求。在壓實度不足的面層上,用手指甲或細木條對路表面的粒料進行撥挑時,粒料有鬆動或被挑起的現象發生。

原因分析:

碾壓速度本掌握好,碾壓方法有誤。

瀝青混合料拌和溫度過高,有焦枯現象,瀝青喪失粘結力,雖經反覆碾壓,但面層整體性不好,仍呈半鬆散狀態。

預防措施:

在碾壓時應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行進速度須慢而均勻。碾壓速度應符合表3.2-2的規定。

碾壓時驅動輪面向攤鋪機方向前進,驅動輪在前,從動輪在後。

瀝青混合料拌制時,集料烘乾溫度要控制在160c一180c之間,溫度過高會使瀝青出現焦相,喪失粘結力,影響瀝青混合料壓實性和整體性。

瀝青混合料運到工地後應及時攤鋪,及時碾壓,碾壓溫度過低會使瀝青的粘度提高,不易壓實。應盡量避免氣溫低於id c或雨季施工。

治理方法:

壓實度不足的面層在使用過程中極易出現各種病害,一般應予銑削後重新鋪築熱拌瀝青混合料。

工程專案施工技術交底制度

砌體施工 施工準備工作 砂漿配合比與拌制 軸線標高控制 組砌方法 工作段劃分 留槎 施工流水組織 灰縫控制 構造柱 抗震構造鋼筋 門窗洞口 施工臨時洞口的留設 門窗過梁安裝及各種預埋件 試塊留置 水電安裝施工配合,質量標準及控制措施 安全技術措施。模板施工 軸線 標高 材料 支撐體系 模板施工土 各...

工程專案施工技術管理細則

一 施工技術管理原則 1 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的經濟建設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 技術準則,地方 及行業規範 標準 規定。2 精心組織 精心施工,以合同為依據實施精品戰略,構建精品工程。3 採用先進的施工技術。4 施工技術管理工作要做到規範化 標準化 制度化,滿足可追溯的原則。二 規範 標準管理 技術部門負責...

工程專案施工技術管理辦法

工程專案竣工資料管理辦法 一 專案竣工資料目錄 1 工程規劃許可證 2 開工許可證 3 工程質量監督註冊登記表 4 工程質量保修書 5 見證取樣和送檢見證人備案表及見證記錄 6 竣工移交證書 7 設計圖紙及圖紙會審記錄 8 施工組織設計 方案 及審批單,技術交底,測量複核記錄 9 設計變更及工程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