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學案

2021-08-04 13:33:08 字數 3740 閱讀 1931

學習目標:

1.了解阿拉伯數字的發展和傳播;馬可·波羅在元朝的生活與工作經歷;《馬可·波羅行紀》及其影響

2.掌握古代連線歐、亞、非三大洲的商路;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

學習重點: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馬可·波羅在元朝的生活與工作經歷

學習難點: 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

課堂匯入:

位於東西方之間的阿拉伯,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阿拉伯人足跡遍布亞、歐、非三大洲,不但善於吸收其他文化,而且還在鑽研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儲存並傳播了許多珍貴的古代文化,成為東西方之間文化交流的使者。本課主要敘述了阿拉伯人發展和傳播阿拉伯數字,以及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所做的貢獻。

預習新知:

1.很久很久以前,一條條陸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歐、亞、非三大洲聯絡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連線的絲綢之路,通過這些商路,中國的

印度的等作物也傳到歐洲。

2.學生對照42頁《14世紀前後歐亞主要商路》圖,動手圈點和標註:

a、陸地商路的主要路線:

b、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線:

c、這些歐亞主要商路的歷史作用

2.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人作出了重大貢獻。

3.阿拉伯數字的創造者是人人把它發展並傳播時間),阿拉伯數字與現在寫法基本一致。

4年,17歲的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受到的賞識一書記述了馬可·波羅在經歷與見聞,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與嚮往。

合作**:

1.數字的發明有什麼作用?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有什麼歷史意義?

精講點撥:

1.組織學生閱讀第41頁「匯入框」、42頁《14世紀前後歐亞主要商路》和45頁「自由閱讀卡」,溫故知新:

2.《14世紀前後歐亞主要商路》與「絲綢之路」是一脈相承的。請從這幅地圖提取有效資訊,說出:

「絲綢之路」經過哪些地區?最遠到達**?(「絲綢之路」有兩條,一條在陸地上,另一條在海上。

陸地上是由中國出發,向西經過中亞、西亞,到達北非和歐洲;海上則是從中國出發經過西太平洋、印度洋到達地中海一帶。)

3.根據課本41-42頁內容歸納:為什麼說阿拉伯商人 「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

(他們的足跡遍布亞、歐、非三大洲,不但善於吸收其他文化,而且還在鑽研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儲存並傳播了許多珍貴的古代文化。例如,他們翻譯儲存了許多希臘製作,把古代印度、中國文化成就介紹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學成就和伊斯蘭教傳播到東方,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

4.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發展所作的貢獻,給了你哪些啟示(科學和知識源於生活,人們必須在實踐中主動學習、堅持**、敢於創新,才能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

達標檢測:

1.創立了包括「0」在內的阿拉伯數字的是

a.古代阿拉伯人 b.古代腓尼基人c.古代印度人 d.古代希臘人

2.什麼時期開始阿拉伯數字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致

a.10世紀 b.11世紀 c.13世紀 d.16世紀

3.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是哪國人

a.阿拉伯 b.印度 c.英國 d.義大利

4.印度人用什麼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

a.漢字b.梵文 c.象形文本 d.楔形文字

5.下列表述不正確是

a.絲綢之路是連線歐亞大陸的重要通道

b.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c.中國的糖、稻公尺、棉花等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d.《馬可·波羅行紀》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嚮往

6.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有

a.傳播了中國的四大發明

b.傳播了印度人創造的0到9的計數法

c.傳播了伊斯蘭教

d.阿拉伯人寫的《馬可·波羅行紀》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嚮往

二、材料解析題

7.閱讀下列材料:

喬治·薩頓:"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國文化是東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卻兩者兼備"。

請回答:

①你是否贊同喬治·薩頓說的?你的根據是什麼?

②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發展所作的貢獻,給了你哪些啟示?

三、識圖題

8.看圖回答問題:

①圖中人物來到過中國,你知道他是誰嗎?是哪國人?

②他在歷史上主要活動有哪些?

參***:

1.c 2.d 3.d 4

7.4.①贊同。阿拉伯在東西方交流中吸收融合了東西方文化。②科學和知識源於生活,人們必須在實踐中主動學習、堅持**、敢於創新,才有可能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

8.①馬可·波羅。②義大利人。③17歲從威尼斯出發前往中國;在中國生活了17年;與熱那亞人作戰;傳播了東西方文化。

拓展提公升:

羅馬古道

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對帝國境內各地的統治,修築了四通八達的道路網。這種道路當時稱為馳道,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道路,它實際上是當時條件下的高速道路網。這些道路遍及亞平寧半島和整個羅馬帝國。

公元2世紀時,羅馬帝國境內的馳道已經達到372條,總長度大約有8萬千公尺,其中,僅義大利境內就有2萬千公尺。這些馳道連線了帝國境內所有重要的地點,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是名副其實的。這些道路的路面多以石塊鋪成,歷經一兩千年的風雨滄桑,許多羅馬古道至今仍然在使用。

在歐洲很多地方還可以見到儲存非常完好的羅馬古道。

《馬可·波羅行記》關於東方富庶情況的記載

馬可波羅稱大汗的禁了軍為勇爵,共1.2萬人。大汗每年「頒賜此1.

2萬男爵袍服各13次。每次袍色各異,……由此共為13色。此種袍服上綴寶石珍珠及其他貴重物品,每年並以金帶與袍服共賜此1.

2萬男爵,金帶甚麗,價值亦巨,每年亦賜13次,……君主亦有袍服13襲,顏色與諸男爵之袍服同。唯較為富麗,而其價值未可以數計也。」

日本「根有**,其數無限,……君主有一大宮,其頂皆用精金為之,……宮廷房室地鋪金磚,以代石板,一切窗櫳亦用精金,由是此宮之富無限,言之無人能信。」日本「亦饒有寶石珍珠,珠色如薔薇,甚美而價甚巨,珠大而圓,與自珠之價等重。」

錫蘭島「所產之紅寶石,他處無有,……島中國王有一紅寶右,為世界紅寶石中之最大而最美者,……其長有一大掌,其巨如同人臂。是為世界最光輝之物,其紅如火,毫無瑕疵,價值之大,頗難以貸幣計之。」

印度乙個國王「項上戴環,全飾寶石,如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及其他寶石之類,……胸前項下,懸一絲線,串大珠104顆與紅寶石數粒。……臂上亦帶三金環,全以重價珍珠寶石為飾;腿上,甚至腳趾亦然。因是國王所帶之**珍珠寶石價值連城。

此事不足為異,蓋其所藏甚多,兼為國中之所出也。」

課外作業:

必做題:課本動腦筋與練一練

選做題:結合課本《十四世紀前後歐亞主要商路圖》進行繪製。

知識梳理:

一、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1.創造者:印度人

2.傳播者:阿拉伯人

3.發展經過:

①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

②阿拉伯人學會了這一方法,對它加以改造。

③12世紀初,這一簡便計數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④16世紀,阿拉伯數字的寫法與現在一的寫法基本一致。此後,阿拉伯數字傳遍了全世界。

二、馬可·波羅與《馬可·波羅行紀》

1.馬可·波羅其人

(1)國籍:義大利人

(2)經歷:2023年,17歲的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擔任朝廷官職,學會了漢語和蒙古語,遊遍中國,考察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物產。在中國生活了17年,從海路回國。

2.《馬可·波羅行紀》

(1)作者:馬可·波羅的獄友

(2)內容:記述馬可·波羅東方見聞

(3)影響: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嚮往。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敘述了兩個問題 一 在古絲綢之路上,歐 亞 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斷進行友好往來,他們交換各地的不同物產,傳播各民族的文化,成為東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二 義大利人馬可 波羅來華,回國後他口述 馬可 波羅行紀 一書,傳播中國與東方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二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

九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7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基礎教案個性化設計 教學用具 多 阿拉伯數字 14世紀前後歐亞主要商路 馬可。波羅 及課本插圖 投影儀顯示 14世紀前後歐亞主要商路 引導學生弄清陸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課型 授新課 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以下基礎知識 古代連線 歐 亞 非三大洲的商路 阿拉伯數字的發展和傳播 馬...

跨文化交際中的東西方文化差異研究

作者 劉聞豆 群文天地 2008年第12期 一 背景 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進入了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期,全球資訊無國界化,英語作為一門傳達國際資訊的通用語言,其作用日顯重要。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深入,跨民族 跨文化的經濟和社會交往與日俱增,中西方文化交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