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課件總結

2021-07-13 03:55:11 字數 1674 閱讀 4770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舜從田野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舉用,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手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以不斷增長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乙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了解。在乙個國家,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患,這個國家便會導致滅亡。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總結:優越的條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蝕人的健康肌體,使人喪失成功的上進心;而艱苦的環境,無論坎坷的道路,卻能磨練人的意志,增長人的上進心。美國劇作家派屈克說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型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說明逆境的優越性。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並尊其為「亞聖」,因此把他和孔子並稱:孔孟。

.1、本文選自《四書章句集注》。

2、發:起,指被任用。

3、於:從。

4、畎畝:田間、田地。畎:田間水溝。

5、舉:被起用。

6、版築:指築牆

7、士:獄官。

8、故:所以。

9、任:責任,使命。

10、於:給。

11、是:這樣的。

12、苦:使……痛苦。

13、勞:使……勞累。

14、餓:使……受飢餓。

15、乏:絕。空乏: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7、拂亂:使……顛倒錯亂。

18、拂:違反,阻撓。亂:擾亂。

19、所以:用這些來。

20、動:使……驚動。

21、忍:使……堅強。

22、曾:通「增」,增加。益:增加。

23、恆:常。

24、過:過失。此處是有過失的意思

25、然後:這樣以後。

26、衡:通「橫」,阻塞,不順暢。

27、作:作為,奮起。指有所作為。

28、徵:表現、表露。

29、發:抒發。喻:了解。

30、入:在裡面,指國內。

31、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

32、拂:同「弼」,輔弼。

33、出:在外面,指國外。

34、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35、生於憂患: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

36、死於安樂: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37、38、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拂:通「弼」,輔佐。

通假字曾:通「增」,增加。

衡:通「橫」,堵塞,不順。

拂:通「弼」,輔弼。

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 孟子曾云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善哉!憂患,乃煉真金之烈火,雖焚身碎骨,無此不能得足赤 安樂,乃緩乾渴之鴆毒,雖可縱一時之慾,無此不能毀平生。會稽山下,越王為囚 朝歌城上,紂王焚身。敗後勾踐,坐飯嘗膽,寐以臥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彩,禮賢下士,厚待臣民,時憂為虜之辱。故三年...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考題全集含答案

1 文學常識本文節選自 孟子 告子下 孟子,名軻,戰國中期人 二 相關成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內憂外患 三 用原文答題 1 體現本文中心論點的句子是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 作者承第一部分 第一段 例證承上啟下得出的結論是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3 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訓練題含答案

一 文學常識本文節選自孟子,名中期人 二 用原文答題 1 體現本文中心論點的句子是 2 作者承第一部分 第一段 例證承上啟下得出的結論是 3 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須經歷 4 經歷磨難砥礪的好處是 5 孟子也重視人的主觀因素的作用,提出 6 作者由個人作為上公升到國家治亂,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