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態與環境》教學指導意見 浙教版

2021-07-10 19:49:08 字數 2653 閱讀 7667

該模組有助於學生認識發生在生物體內部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統的穩態,認識生命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整體性;領悟系統分析、建立數學模型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形成生態學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課標內容

1.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作用。

2.列舉其他植物激素。

3.評述植物激素的應用價值。

二、教學要求

第一節植物激素

第二節環境訊號

三、教學建議

1.課時建議(共計3課時)

2.教法建議

第一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的教學重點是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及其作用。難點是生長素的發現過程和各種植物激素的平衡協調作用。植物生長素的發現,以科學探索的過程安排教學內容。

充分利用多**教學等手段,學會對照實驗的方法,引導學生討論「實驗是如何處理」、「實驗可以得出什麼結論」等問題,按照科學家的實驗和發現過程,逐步深入探索,最後找到「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五大類激素」,如果單純讓學生記憶表1的內容,學生是不易掌握的,應該讓學生總體了解前三種是促進植物生長,後兩種與植物的衰老、成熟、對不良環境發生反應有關,然後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掌握各種激素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平衡協調作用。「植物激素的應用」是聯絡生產、生活實際的具體體現,也是前面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如果運用適當,就可以總結、梳理知識,又能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四、活動建議

「**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是以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為知識背景的。這是乙個**實驗,應該鼓勵學生設計多種方案,實驗材料可以用加拿大楊、月季等的枝條,2,4-d濃度可以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自己配製,浸泡法也可設定不同的浸泡時間。教師要準備好相關的實驗用具,指導學生明確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做好實驗過程的各個環節,如及時觀察與記錄、盡量消除實驗誤差、分析與處理實驗資料等,實驗結束後,進行交流與共享。

第二章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課標內容

1.說明穩態的生理意義。

2.舉例說明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

3.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

4.說明神經衝動的產生和傳導。

5.概述人腦的高階功能。

6.描述動物激素的調節。

7.**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

二、教學要求

第一節內環境與穩態

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第三節高等動物的內分泌系統與體液調節

三、教學建議

1.課時建議(共計9課時)

2.教法建議

(1)第一節《內環境與穩態》的教學重點是內環境的含義及內環境保持相對穩定的意義,教學難點是穩態及其調節。從單細胞動物與多細胞動物進行物質交換的區別,引出多細胞動物中的內環境。由於多細胞動物的細胞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比較複雜,必須借助於學生初中已學過的消化、呼吸、迴圈與泌尿的知識,在必要複習的同時,可以人體為例進行闡述,或用多**課件進行動態模擬,增強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關於穩態及其調節,教材列舉的是到第三節才學的血糖的調節,可通過教師的簡單介紹,為學生以後的學習打基礎,著重明白穩態是一種可變卻又相對穩定的狀態,要維持這種狀態,必須依靠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活動來完成。從而為下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2)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教學重點:神經系統的結構及其功能;神經衝動的產生與傳導;體溫調節。教學難點是神經衝動的產生和傳導。

雖然在初中已學過神經系統的有關結構,但由於相關的概念比較多,教學時通過回憶及學習教材的內容,理清各種概念之間的關係,更好地為理解神經衝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與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打好基礎。興奮傳導既是本節的重點又是難點,知識比較抽象,難度較大,可製作多**課件加以直觀演示,通過討論,分析得出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突觸傳導的過程、特點以及關係。針對「大腦皮層的功能」這部分知識,只是一般性地了解人腦的運動區、體覺區及特有的語言區,其它內容不要作過多地拓展。

「體溫調節」,可以通過結合學生自身實際的分析,明白體溫調節的關鍵是產熱與散熱的平衡。

(3)第三節《高等動物的內分泌系統與體液調節》的教學重點:甲狀腺激素對發育與代謝的調節;血糖調節。難點是血糖調節。

通過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及下丘腦與垂體的學習,對內分泌系統的各種結構建立乙個整體印象,理解體液調節中有關腺體之間的關係以及作用的特點。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中,通過分析,理解並掌握甲狀腺激素的功能以及不正常分泌對人體帶來的疾病。血糖平衡的調節是乙個難點,教材的闡述思路不是很清晰,應讓通過討論分析血糖的**和去向,人在不同時候如飯前、飯後、劇烈運動時的血糖變化以及相關激素的調節,了解維持血糖水平的機制及其意義。

關於「性腺分泌性激素」,可結合青春期的特點進行教育。

第三章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一、課標內容

1.概述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

2.關注愛滋病的流行和預防。

二、教學要求

第一節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

第二節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

第三節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

三、教學建議

1.課時建議(共計6課時)

2.教法建議

(1)第一節《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的教學重點與難點都是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二道防線。可借助戰爭的比喻,理解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與第二道防線,同時明確這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否進入人體的體液。

可結合一些具體例子來判斷,如唾液的殺菌,常常誤認為是第二道防線,對此教師應讓學生學會區別的方法。從**破損後的炎症反應,說明其中一些變化,由於這種現象是學生經常碰見的,可通過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表達。

《穩態與環境》綜合檢測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 一 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乙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右圖所示為人體體液相關組成及各成分之間的關係,請依次填出 相關內容 a.細胞內液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細胞外液 b.細胞外液 血漿 淋巴 組織液 細胞內液 c....

穩態與環境知識點

第一部分穩態 一 體液的構成?細胞質基質細胞液細胞內液 存在於細胞內,約佔2 3 體液血漿 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組織液 存在於細胞外,約佔1 3淋巴等 細胞外液內環境 二 內環境的組成及相互關係?組織液血漿 細胞內液 淋巴迴圈 淋巴 此外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內的液體不屬於人體內環境,則汗液,尿液,...

必修3穩態與環境知識總結

植物的激素調節 1 向性運動 植物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定向運動。包括 向光性 莖的背地性 根向地性。向性運動屬於應激性,是植物對環境適應性的表現。2 生長素的發現 長不長 有沒有 生長素 彎不彎 均不均 生長素分布 均不均 光和力.人工實驗條件下植物生長彎曲現象 3 生長素的產生 分布 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