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讀後感

2021-07-05 11:19:31 字數 1783 閱讀 8797

無意中,翻看開了那本塵封已久的魯迅的《吶喊》,其中的《阿q正傳》讓我再次回味到兒時讀它的那份驚喜,品味著此時的感悟與感動。

阿q是魯迅塑造的經典形象,我曾經問自己為何如今文人筆下沒有如此生動的形象誕生?究起原因,是社會造人。那個封建時代是封建思想頑固、地主當道、軍閥統治的時代,未莊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莊,阿q是乙個弱者,他受到這些地主惡霸的欺壓,阿q的「假洋鬼子」與「男女之大防」等思想也絕對不是阿q 所獨有,這是時代產物。

再如阿q帶給我們那幾場讓我們苦笑難言的戲:看殺革命黨人、調戲靜修庵的小尼姑、鬧戀愛以及投身革命軍隊等,都是在封建吃人的本質面前上演的,也並不是某個人願意就能改變的。但凡看過《阿q正傳》的人都認為他是悲哀至極的人物。

阿q他所受到趙大爺、趙白眼、小d和靜修庵裡那條黑狗等等一系列的打擊折磨不必多說,最最可悲的是他竟有一套讓人哭笑不得的取勝法寶,即他所採取的「精神勝利法」。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學,甚至於說是在封建壓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生活哲學。

我們總是會帶著笑來讀《阿q正傳》的,彷彿可憐的阿q從被創造出來就一直被大家笑著。然而這笑並不是看得起的笑,而是帶著諷刺、帶著輕蔑或許是帶著同情與憐憫的笑。他的精神勝利法,戀愛價值觀,他的幸災樂禍往往是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賞。

可以說阿q是乙個當時社會中的乙個小角色、乙個弱小者,沒有朋友,沒有親人,沒有乙個為他著想的人,是乙個封建亂世時的代言人。而任何時代都會有弱者,作為乙個新社會的現代人,我們從阿q的遭遇中更加應該去反思、去行動、真正扛起關愛身邊的弱者的責任

二《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

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在那樣的吃人社會裡,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乙個吃人者,在**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乙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

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淨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

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梁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為它「寫

出乙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複雜,充滿矛盾。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著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

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裡,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銳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

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吶喊》讀後感

狂人日記 朱赫特 吶喊 是魯迅先生寫的一本 集。他為了喚醒愚昧無知的中國人,便棄醫從文,寫了許多著名 並收集在 吶喊 裡。狂人日記 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 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白話 所謂日記,就是乙個人,得了 狂 之類的狂病,在得病期間寫的日記。自然,日記中語無倫次,狂人的所見所聞都被他認為是吃人。魯...

吶喊讀後感

我要向你 吶喊 說實話,起初讀 吶喊 是因為他薄,以為很快就可以讀完,然後很快地交差。後來才發現,我錯了,雖然薄,但其實並不好讀。相反,我花了好多的時間,才真正讀完他。原因?作者是大名鼎鼎的 批判者 魯迅先生,大師的作品,向來要人不斷琢磨。我記得,從小學開始就開始學魯迅的文章了。每篇文章往往要教兩三...

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看見 讀後感范文三篇 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思緒,但盡量不要偏激,能了解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的評價事物,最後找到不合理的邏輯並為之努力去修繕它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由 第一篇范文看見讀後感 今天華東 華北很多地方下起了雪,我們這也是,上午的時候豆大的鵝絨般的雪花從天而降飄飄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