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村土地制度有關決定的分析及討論

2021-06-29 06:46:53 字數 2772 閱讀 3132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村土地制度

有關決定的分析及討論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村土地制度

有關決定的分析及討論

十八屆三中全會產生的《決定》明確了農村的改革方向是:「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

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執行。」

這份決定中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這些表述意味著新一輪土地改革的大幕已經開啟。

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政策紅利將會釋放,農村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將進入市場流轉,農民有望成為土地的真正主人。對於這樣的土地改革訊號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資訊呢?特別是關於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方面又能給我們,特別是農民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還是從我國當前農村土地制度說起吧。

1、當前土地制度分析: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形成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的的土地使用制度,在過去的30年,這種土地制度為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顯著地提公升了農村的生產力水平,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農村的發展水平。

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無法繼續推動農村生產力的大力發展,無法繼續為農民增收,特別是在繼續激發農村經濟活力、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上俞顯乏力,因此這種土地制度必須予以一定的改革才能激發我國農村的生產活力,才能進一步地提公升農村的生產力水平,實現我國農村的良性發展。

在當前的農村土地制度下,所有農民的承包地及宅基地都屬於集體財產,農民對於這些財產只擁有使用權而沒有產權,並且農村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權相互混淆,沒有乙個明確的規定,由此造成了土地拋荒、濫用、不合理徵用、非法買賣乃至土地糾紛等一系列問題,使得損害農民利益的時間頻頻發生,大大制約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損害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農村社會的穩定性,不利於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和農村的發展。

2、改革措施分析及意義:

在改革的的《決定》中,明確保障農民對於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和繼承權,還要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執行,也就是說明確了農民對於所承包土地及宅基地的這些權利,也就意味著明確保障了農民的財產權、收益權以及商業流轉權及獲益權。

這些決定非常有意義。首先,在城鎮化大力發展的當前,能大幅保障我國農民的利益。我國現行的徵地制度,由於給予農民集體和農戶的補償非常低,極大地損害了農民利益。

近幾年,情況有了變化,不少地方的實際徵地**已經提高不少,但形勢仍不容樂觀。而《決定》中提出,縮小徵地範圍,規範徵地程式,完善對被徵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

這是對徵地範圍、徵地補償提出的新要求,具有積極意義,可以較大程度地保障農民土地利益。

其次,在新的規定下,農民可以利用承包地和宅基地抵押、擔保擴大融資渠道,有利於自身的資本積累和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農民投資、消費的熱情也有望被啟用。現行農戶宅基地轉讓範圍的拓寬有助於實現宅基地的有償退出,這為城市和農村人口和資本的雙向流動創造了條件,有利於提高農村土地和資本的利用效率。

再其次,就是土地流轉領域出現的流轉不暢問題。雖然土地流轉能極大的整合農村資源,適應當前農村現狀,提公升農村生產力,但是其發展模式也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群眾所接受及推廣,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當前土地制度的法定承包期短,限制了流轉的推廣;二是在目前的制度下土地流轉還受到集體經濟組織及村委會的制約;三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繼承沒有得到法律的認可,所有的這些因素都限制了當前農村土地流轉的發展,不利於農村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而這次改革,明確了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的繼承,明確保障了農民土地使用權、獲益權,恰恰為土地流轉的掃清了這些障礙,有利於推動我國農村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這些措施明確了土地權利,保障了農民權益,特別是在當前社會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趨勢下,這些措施可以使農民獲更多財產性收入,也賦予了農戶承包地及宅基地更多的財產權利,對於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啟用農村經濟、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都將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

3、關於改革的深層次原因討論:

為什麼在30年前,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值為基礎形成的土地所有、經營、承包及轉讓制度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推動我國農村生產力的急速發展和提高,而在當前的社會去環境下卻連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都不可得?

要想要知道這個原因,我覺得應該從生產力要素的根本因素及勞動者、勞動工具上說起。

在30年前,我國的經濟還很落後,工業基礎還很薄弱,農村的生產者也主要是以人力勞動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為主,這也就決定了人的生產積極性對於激發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而在當時集體勞動生產的情況下,大大壓制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極大地抑制了農村生產力的提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出現正好解決了人的勞動積極性這一問題,因此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我國農村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國的經濟水平和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並且已經基本實現了農村生產的機械化,極大地解放了人力勞動,決定農村生產的主要因素已經由人的生產積極性佔主要因素變化到了生產技術佔主要因素。而當前的現代的農業生產技術就要求進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而以家庭聯產承包製為基礎的這種小規模、分散的土地經營制度是不適合這種生產方式的,因此家庭聯產承包製在當前已經不能促進農村生產力的提高,因此需要對這種土地經營制度進行改革,而這也是當前針對土地制度改革的誘因之一。

在當前,土地流轉是進行土地經營改革的乙個重要方向,並且得到了廣泛的重視,相信在今後,特別是在改革措施出台的當下,土地流轉會得到大力推廣。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教育改革的心得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落下帷幕。下面,我對 中共 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中涉及教育問題談一下自己淺顯的理解。一,教育公平就是要保障每乙個人公平的發展權,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資訊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教育改革的感想心得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落下帷幕了,這次大會主要涉及到各個方面的改革,其中有關教育改革尤其引人關注。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 新問題 新矛盾,十八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 深水區 啃下 硬骨頭 的決心,那麼十八屆三中全會又給我們哪些力量和資訊呢?1 教育,民生之本,...

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思想感悟

近期行內組織 了 中共 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進行了討論發言。通過學習認識到繼續堅持改革成為主題,而且今後將是全面的改革 深入的改革,涉及的領域是全方位的。對於銀行業來說,認真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要領,提前做好分析應對工作十分必要。金融業將更加開放和市場化。金融市場將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