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管理制度

2021-06-25 17:37:17 字數 1590 閱讀 1023

(八)按有關要求配置並更新課程實施所需的教具、設施、裝置,購買學生關心、感興趣的教育資料,滿足教學需求。

(九)不分重點班、實驗班、快慢班。

三、課程實施

(十)學校在開學前制定出全校總課程表、活動課安排表;教師任課表、班

級分課程表、活動課安排表、作息時間表在開學前下發,各教學班嚴格按表上課,保證課程開齊、開全、開足、開好,教師能按統一的教學進度進教學。保證按規定時間開學、放假。

(十一)抓好課程實施的常規管理工作,教師應承擔研究課標、備課、編寫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學習輔導、批改作業、教學檢測、評價等教學任務。上述教學任務由教導處統一安排,教師無正當理由和未經教導處、分管教學領導批准,不得拒絕接受所安排的各項教學任務。

(十二)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德育大綱的要求組織課堂教學,課前要精心備課,認真編寫教學設計,做好充分準備。課堂教學要緊扣「三維目標」,改進教學方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有效落實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十三)嚴格遵守課堂教學管理制度,教師不得遲到和提前下課,凡經教導處查處通報的,視同教學責任事故。

(十四)上課講普通話,儀容整潔,儀表大方,語言文明優美。

(十五)教師不得私自停課和調課,因故需要停課、調課者,至少提前一天親自到教務處匯報,經教導主任批准後方可調課,凡停課的,須在規定教學時間內予以補課,並報教導處。擅自停、調課者,或事先未及時通知學生停課、補課者,視同教學責任事故,追究有關當事人責任,不得評優樹優。

(十六)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學校協調各任課教師,使學生的家庭作業每天平均不超過1.5小時。假期及雙休日不搞全年級、全班性集體補課,教師不得組織學生到校外舉辦補課班、提高班。

(十七)在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中,要有效執行上級部門頒發的「課改」檔案精神,確保課程計畫與課程標準的嚴肅性。結合學校實際,研究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特點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要合理安排課程,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程的適應性。

要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訓,給教師創造開發課程的機會。並建立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群人士參與校本課程管理的長效機制。

四、課程實施的檢測與評價

(十八)課程檢測工作在教務處的統一安排下進行。試卷必須嚴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學生透露有關資訊,成績按a、b、c、d等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成績,為學生排名次,否則,視為重大教學責任事故,按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學生平時成績等次和教學檢測成績等次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登記填報;每次課程檢測後,要進行試卷分析,各科成績及分析報告由教務處統一進行管理。

(十九)學校要從有利於教師、學生發展與提高的角度評價教師、學生,對教師的內部評價制度,符合上級有關規定;對學生實行全面素質評價,不以學科成績作為唯一或主要依據評價教師、學生,不以學科成績公開排列教師、學生名次。制訂了《文祖中學教職工考核細則》,從教師的師德、工作表現、考勤、教學常規、控輟保學、教學學成績、學生評教等方面全面考核。

五、課程實施的總結與深化

(二十)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尋求一定的載體,設計有關實驗的記錄表,發放給實驗教師、教研組和學校課改領導組,及時進行記錄,課改領導組、專家指導組、學科研究組人員要深入研究、**,每週、每月進行階段性實驗成果提煉總結,認真解決課改中存在的問題。並要強化實驗工作的過程管理,及時掌握課改動態,隨時發現實驗中教師的不足,邊實驗,邊培訓,邊總結,共同促進課改的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課程管理制度

一 指導思想。為深化 課改 實驗,規範實施國家 地方 學校課程計畫,有效管理和評價課程,體現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積極促進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提公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特制訂課...

實驗課程管理制度

2 實驗教學過程要規範。每一次演示,分組實驗教學目的要明確,實驗之前要與實驗員一道預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開展雙邊活動,弄懂實驗原理,分析實驗資料,掌握實驗操作要領,鼓勵學生勇於實踐 積極探索。3 大力開展實驗教學研究。1 分管實驗的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5節,並有聽課記錄,課後及時與教師和實...

小學課程管理制度

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是培養人才的藍圖,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證。課程計畫是課程安排的總體規劃,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課程計畫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實現基礎教育的培養目標,為了紮實推進課改工作,開足開齊和認真上好每一門課程。特定此管理制度。一 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