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

2021-06-12 18:49:09 字數 4723 閱讀 6882

第二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10版】

考試目的

通過本科目的考試, 檢驗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環境影響評價專業技術人員對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環境影響評價及相關業務工作中應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正確選擇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標準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 環境標準體系

(一)環境標準體系的構成

(1)熟悉環境標準的分類及各自的特點;

國家環境標準(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國家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國家環境標準樣品標準,國家環境基礎標準),地方環境標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地方汙染物控制標準),環境保護部標準。

(2)熟悉我國現行的主要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種類及其應用範圍;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般分為各環境要素的環境影響評價導則、各專項或者專題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規劃和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環境質量標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以及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執行的其他標準屬於強制性標準。

(3)了解國家頒布的主要環境質量標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

環境質量標準(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水環境質量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汙染物排放標準(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環境雜訊排放標準,固體廢物排放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建設專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範。

(二)環境標準之間的關係

(1)了解國家環境標準與地方環境標準之間的關係;

執行上,地方環境標準優先於國家環境標準。

(2)熟悉環境功能區和環境質量標準之間的關係;

環境質量一般分等級,與環境功能區類別相對應。空氣3類,水5類,聲5類。

(3)了解環境質量標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之間的關係;

排放標準限值建立在經濟技術可行的基礎上,不分級別。國家排放標準與環境質量功能區逐步脫離對應關係,由地方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補充制定排入特殊保護區的排放標準,對位於特殊功能區的汙染源制定更為嚴格的控制標準。

(4)了解綜合性汙染物排放標準與行業汙染物排放標準之間的關係。

有行業性排放標準的不執行綜合排放標準。

二、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一)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

1.工作程式

熟悉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式;

準備階段(一是研究檔案,包括法規、規劃、環境功能區劃、技術導則和相關標準、建設專案依據、可行性研究資料及其他有關技術資料。二是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確專案的工程組成、排汙環節和主要汙染物,同時進行環境影響區的環境現狀調查。三是確定各新時期環境影響評價的範圍和評價工作等級。

屬編制報告書的專案,本階段的主要成本果是編制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大綱)

正式工作階段(一是做進一步的工程分析,二是環境影響**、評價影響,三是提出減少環境汙染和生態影響的環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涉及選址的,從環保角度推薦最佳廠址方案)

環境影響報告編制階段(給出結論,完成環境影響評價檔案的編制)

2.工作等級劃分

(1)掌握劃分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依據;

各單項環境要素評價劃分為3個等級。

評價工作等級主要按建設專案的工程特點、所在地區的環境特徵、相關法規標準及規劃進行劃分。

(2)熟悉不同環境影響評價評價等級的評價要求;

一級評價要對單項環境要素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詳細和深入的評價,應當採用定量化計算來描述完成。二級評價一般要採用定量化計算和定性描述來完成。**評價可以通過定性的描述來完成。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專案,一般其各單項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等級均低於3級,個別主要新時期可以通過編制評價專題完成。

對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不涉及的環境要素,無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3.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

掌握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的內容及要求;

(1)總則,(2)建設專案概況,(3)工程分析,(4)建設專案周圍地區的環境現狀,(5)環境影響**,(6)評價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7)環境保護措施的評述及技術經濟論證,提出各項環境措施的投資估算,(8)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9)環境監測制度及環境管理、環境規劃的建議,(10)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還應包括清潔生產和迴圈經濟、環境風險評價、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公眾意見調查等。

4.工程分析

(1)熟悉建設專案工程分析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提出的資料資源要真實、準確、可信;(2)可定量表述的內容(如排放量、排放濃度)要通過分析盡量給出定量結果;(3)貫徹環境保**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如產業政策、能源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環境技術政策、節約用水要求以及清潔生產、汙染排放總量控制、汙染物達標排放、「以新帶老」原則等。(4)工程分析要突出重點,表徵建設專案環境影響的特徵。(5)工程分析應在對建設專案選址選線、設計建設方案、執行排程方式等進行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進行。

(2)熟悉建設專案實施過程的階段劃分;

(1)所有建設專案都應分析執行階段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包括正常工況和非正常工況兩種情況;(2)部分建設週期長、影響因素複雜及影響區域廣的專案,需進行建設期的工程分析;(3)個別建設專案由於執行期的長期影響、累積影響或毒害影響,會造成專案所在區域的環境發生質的變化,需要進行服務期滿的工程分析;(4)某些在實施過程中由於自然或者人為原因易釀成**、火災、中毒等,且後果十分嚴重的建設專案,應決定是否進行環境風險評價。

(3)掌握建設專案工程分析的物件及要求;

工程分析應對建設專案全部專案組成和所有時段的全部行為過程的環境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特徵、強度、方式等進行詳細分析與說明。包括:

(1)工藝過程分析;(2)資源、能源的儲運分析;(3)交通運輸影響分析;(4)廠地的開發利用分析;(5)非正常工況分析。還應分析專案的巨集觀背景、總圖布置方案、生態影響。

(4)掌握建設專案工程分析的重點;

工程分析的重點是通過工藝過程分析、核算,確定汙染源強,特別注意非正常工況汙染源強的核算與確定。

(5)熟悉建設專案工程分析的方法與特點。

(1)模擬分析法:時間長、工作量大、結果可信度高;(2)物料平衡計算法:較簡單,多數情況數值偏低,不利於提出合適的環境保護措施;(3)查閱參考資料分析法:

最簡單,準確性差,不適用於定量程度要求高的專案。

5.環境現狀調查

(1)熟悉建設專案所在地區環境現狀調查的一般原則;

(1)根據專案汙染源、影響因素及所在地區環境特點,結合單項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等級,確定各環境要素的現狀調查範圍,並篩選出應調查的有關引數(包括因素、專案及重點因子);(2)環境現狀調查首先蒐集現有資料。蒐集現有資料應注意其有效性。(3)環境現狀調查中,對與評價專案有密切關係的部分應全面、詳細調查,對這部分環境質量現狀應有定量資料並作出分析或評價;對一般自然與社會環境調查,應根據評價地區的實際情況適當刪減。

(2)掌握建設專案所在地區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

(1)地理位置;(2)地質環境;(3)地形地貌;(4)氣候與氣象;(5)地面水環境;(6)地下水環境;(7)大氣環境;(8)土壤與水土流失;(9)生態調查;(10)聲環境;(11)社會經濟;(12)人文遺跡、自然遺跡與「珍貴」景觀。(13)人群健康狀況;(14)其他

(3)掌握主要的環境現狀調查方法及特點。

(1)收集資料法:不全面的二手資料,需要其他方法補充;(2)現場調查法:工作量大,受限制多;(3)遙感方法:調查精度低,一般用於輔助性調查。

6.環境影響**與評價

(1)熟悉建設專案環境影響**的原則;

(1)對已確定的評價專案,都應分析**評估建設專案對環境產生的影響;(2)根據建設專案的評價工作等級、工程與環境的特徵和當地的環境保護要求確定分析**和評估的範圍、時段、內容及方法;(3)盡量考慮**範圍內規劃建設專案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

(2)掌握常用的建設專案環境影響**方法與特點;

(1)數學模式法。比較簡單,應首先考慮,但要注意模式的應用條件,注意對模式的修正和驗證;(2)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較高,在無法利用數學模式法且要求結果定量化程度較高時選用。

(3)模擬分析法。**結果屬於半定量性質,不能採用前兩種方法時以及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常用;

(3)掌握建設專案環境影響時期的劃分和**環境影響時段;

環境影響可劃分為建設階段、生產執行階段、服務期滿後三個時期。執行期可分執行初期和執行中後期。所有建設專案均應**生產執行階段,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兩種情況的環境影響。

建設階段的雜訊、振動、地面水、大氣、土壤等的影響程度較重,且影響時間較長的建設專案,應進行建設階段的影響**。礦山開發等應**服務期滿後的環境影響。

環境影響**時,應考慮環境對汙染影響的承載能力。一般應考慮汙染影響的承載能力最差(環境淨化能力最低)和汙染影響的承載能力一般兩個時段。

(4)掌握建設專案環境影響**的範圍及內容;

**範圍:取決於評價工作等級、工程特點和環境特性以及敏感保護目標分布等。

**內容:指環境質量引數,一是常規引數,二是特徵引數。生態影響**一般包括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生態系統功能的變化**、敏感生態問題**。

(5)掌握單項評價方法的含義及其應用原則。

(1)**值應注意疊加環境質量現狀(背境)值;(2)應對各**點在不同情況下該引數的**值均進行評價;(3)單項評價應有重點,對影響較重的環境質量引數,應盡量評估影響的特性、範圍、大小及重要程度,影響較輕的可以較為簡略。

7.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的編寫

掌握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編寫的原則、要求及內容。

(1)應概括總結全部評價工作,簡潔、準確、客觀;(2)總結建設專案實施過程各階段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與當地環境的關係;(3)明確一般情況下和特定情況下的環境影響;(4)規定採取的保護措施;(5)從環保角度,得出是否可行的結論。

報告書結論的內容:(1)概括地描述環境現狀,說明現已存在的主要環境質量問題;(2)簡要說明建設專案的影響源和汙染源狀況;(3)概括總結環境影響的**的**和評價結果;(4)對環保措施的改進建議;(5)對建設專案環境可行性的結論。

(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

第二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大綱

第二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大綱 2010版 考試目的 通過本科目的考試,檢驗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環境影響評價專業技術人員對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了解 熟悉 掌握的程度和在環境影響評價及相關業務工作中正確應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正確選擇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標準的能力。考試內容 一 環境標準...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 專家研討會意見 2011年10月16日,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 hj610 2011 以下簡稱 導則 專家研討會。會議由評估中心梁鵬總工程師主持,特邀了9位水文地質專家及評估中心專案負責人近60位代表參加。與會專家和代表...

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模擬試題

下列屬於環境空氣質素常規專案的是 a s02 b n02 c o3 d co2 e nox 現行的 環境空氣質素標準 gb 3095 1996 中,對一氧化碳 c0 的監測分析方法是 a saltzman法 b 紫外螢光法 c 化學發光法 d 非分散紅外法 下列屬於gb 3095 1996中規定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