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流通管理制度

2021-06-09 07:22:26 字數 3862 閱讀 6995

(食品流通)食品運輸、貯藏及銷售安全管理制度

一、食品經營者運輸向上一級食品**商或食品生產企業購進的食品,要清楚所購食品**,先索證、索票。隨運輸工具攜帶「食品供貨商的營業執照、食品許可證、該批次食品的檢驗報告或合格證明影印件,隨貨同行單等」。

二、食品經營者運輸向下一級經營者銷售的食品,要隨運輸工具攜帶本單位「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影印件、有效的銷售發票(《食品進貨驗收台賬》)等」。由送貨人員查驗貨,貨票一致後進貨方簽字或蓋章認可。

三、貯存、運輸食品的裝置、工具、容器要無毒無害、清潔衛生。要與個人生活用品區分開,不得交叉使用,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特殊要求;運輸過程中要生、熟分開、防蠅、防塵,不得與有毒、有害物品一起運輸,防止食品受到汙染。

四、工作人員裝卸食品是要穿戴工作衣、帽,講究衛生,輕搬輕放,不得將食品直接與地面接觸。食品裝車後要做到車不離人,人不離物,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

五、庫房內設定貨架,按食品入庫的先後次序、生產日期等分類分架、生熟分開存放,與地面、牆面保持規定距離,做到物品規整,擺放整齊。不得存放有毒有害、汙穢不潔、有異味物品或雜物,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六、庫房內要通風良好,溫度濕度適宜存放食品。門窗、地面、貨架清潔整齊,設定安全有效的防蠅、防鼠、防塵設施,避免害蟲侵入和隱匿,做到無蠅、無鼠、無蟑螂和其他昆蟲。

七、定期檢查庫存,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對變質及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八、為保證食品安全,庫房專人負責隨時上鎖。庫房管理人員要對出、入庫人員進行登記,任何人不准擅自進入庫房。要對出、入庫食品進行登記、查驗,登記食品、數量、保質期等,做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不准出、入庫。

發現問題時,要立即採取措施並通知有關人員。

九、對貯存、保管、運輸條件有特殊要求的食品,食品經營者應當配備相應的設施,並按照有關要求貯存、保管、運輸。

十、對貯存、銷售的食品應當定期進行檢查,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時清理變質、超過保質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動將其退出市場,並做好相關記錄。

十一、主動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自覺履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更換、退貨義務。

十二、禁止經營下列食品

(一)《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食品:

(二)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食晶冒充合格的食品;

(三)食品包裝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八條規定的預包裝食品;

(四)未在顯著位置上清晰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的食品;

(五)沒有中文標籤的進口食品;

(六)偽造或者變造生產日期、生產批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食品;

(七)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許可標誌、認證標誌、名優標誌等質量標誌的食品。

(八)發現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單獨存放,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將有關情況報告食品藥品管理機關

(九)定期檢查本企業各項食品安全防範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如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當及時採取處置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同時立即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關報告。

(食品流通)食品進銷貨記錄制度

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建立並嚴格執行食品採購及銷貨記錄制度,真實、全面、系統的記錄食品採購、銷售情況。

(一)記錄方式。食品經營者可以結合實際,採取微機記錄、

「一票通」記錄兩種方式。

1.微機記錄。有條件的食品經營企業可以開發或購置

「食品採購、銷售記錄軟體」,利用微機記錄。統一配送經營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並將有關資料影印件發給所屬相關經營企業備查,也可以採用資訊化技術,聯網備查。

2.「一票通」記錄。凡未實行微機記錄的食品經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應當建立進銷貨台賬,台賬按照供貨商分類進行貼上

(二)記錄人員。

食品經營企業應明確專人負責台賬的記錄;其他食品經營者應由負責人記錄。

(三)記錄內容。

應當根據食品進貨查驗檔案、憑證如實記錄購進食品

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進貨日期等內容。

(四)記錄儲存期限。

食品進銷貨記錄儲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食品流通)食品採購、驗收與索證制度

一.採購人員按《食品安全法》要求,購買食品,應有固定食品採購場所,以保證質量。

二.採購時應主動向對方索取此批產品檢驗報告或產品檢驗合格證。

三.禁止採購腐爛變質、超期、標識不合等不符國家標準的標準的原料和食品。

四.禁止採購未經衛生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五.定期包裝食品和食品新增劑必須有產品說明書或商品標誌、標出品名、產品、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禁止「三無」產品。

六.運輸包裝容器應符合衛生要求,不能與有毒物,汙物混運,以防汙染食品。

(食品流通)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

1.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

2.食品衛生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的健康查體工作,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督促「五病」人員調離崗位,並對從業人員健康狀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

3.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到期前乙個月參加健**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

4.新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必須取得健康證明後上崗,杜絕先上崗後**的事情發生。

5.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參加直接入口食品的生產經營。

6.定期檢查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發現無有效健康證明者,交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食品流通)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

為了加強本單位食品安全管理,規範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場管理,樹立本單位誠信、負責的形象,加強與監督管理部門的協調、配合,保障消費者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規定,制定本制度所謂產品召回,是指生產銷售的食品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對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或者不符合食品質量標準的,並已經進入流通、消費領域,為避免不合格食品危及人身安全及財產損失,本單位及時將缺陷產品從流通、消費領域收回,予以處理或者銷毀,並承擔相關費用的制度下列食品必須嚴格遵守本制度召回一)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對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產品

(二)存在設計缺陷或製造缺陷,影響正常使用,危及人身安全及財產損失的食品三)檢驗、檢疫不合格的,或依法應當檢驗、檢疫而未經檢驗、檢疫的食品

(四)超過安全使用期限或者保質日期的食品五)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等違法食品六)與監督管理部門抽檢核定質量不合格食品同批次的食品

(七)被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召回、或本單位認為需要召回的食品

(八)法律法規規定其他應當召回的食品

發現所銷售的食品屬本制度所列的不合格食品,或接到食品企業、供貨商、下級銷售商通知的,應立即啟動不合格食品召回程式

食品召回程式包括下列步驟一)立即停止銷售該食品

(二)立即通知生產企業或者供貨商、下級銷售商立即停止銷售;

(三)立即通知消費者停止使用;

(四)立即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五)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資訊,資訊公布應能夠覆蓋銷售範圍;

(六)為消費者辦理退貨退款手續,召回不合格食品;

(七)召回的食品按規定銷毀或無害化處理。食品召回應自覺接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食品召回情況應及時、完整、真實地報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合格食品退貨和召回的費用,按照《供貨合同》的有關約定辦理,或者由**商和銷售商協商,原則上由對食品質量不合格負責的單位承擔。實施召回的不合格食品應當定點存放,存放場所應當有明顯標誌,召回食品的批號和數量必須準確記錄。

食品召回後,應當對該食品質量不合格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整改。本單位的所有人員應自覺遵守本制度,對違反本制度的一律從嚴追究其責任。

(食品流通)食品進貨查驗制度

食品經營者應當嚴格審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仔細驗明食品質量證明,確保交易物件主體資格合法,購入食品質量合格。

(一)查驗供貨商資質證明檔案。

初次購入食品,應當向供貨商索取並仔細查驗下列證明檔案:

1.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

促排卵藥品流通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促排卵藥品的流通管理,構建和諧社會,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和相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所稱促排卵藥品主要是指下列藥品 1 克羅公尺芬 2 氯公尺芬 3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第三條藥品批發企業購進促排卵藥品必須嚴格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藥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誌。藥品...

流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 食品安全法 和國家有關法律 法規 規章的規定,我 企業 就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崗位責任制度 一 負責人崗位職責 對食品的經營負全面責任 負責建立 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業務經營人員的質量教育,保證質量管理方針和質量目標的落實和實施。定期開展質量教育和培訓工作,每年組織一次全員...

食品流通安全承諾書

為全面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等食品安全法律 法規 規章規定的義務,承擔食品流通安全責任,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本人 單位 向社會鄭重承諾 一 持合法有效的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從事食品經營活動,並在營業場所明顯處懸掛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二 加強對經營場地 設施 工具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