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溝通制度

2021-06-08 01:48:00 字數 1457 閱讀 9837

一、溝通內容

1、關注患者基本需求,了解患者心理活動,解除患者心理障礙,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醫療心態;

2、向患者的家屬全面、真實地告之患者所患疾病情況、嚴重程度及可能的預後;

3、結合病情選擇恰當的輔助檢查並向患者和家屬介紹檢查目的及注意事項;

4、告之患者和家屬即將採取**措施的必要性和預期可能達到的效果;

5、告知患者和家屬診療過程中,尤其是用藥、輸血、手術前後、有創操作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併發症、意外情況及相關注意事項;

6、告之患者及家屬疾病的不可預知性;

7、患者病情變化時,及時向家屬通報情況;

8、指導患者的生活起居、**方法及出院後注意事項;

9、涉及基本醫療保險目錄以外的用藥,需向患者和家屬說明並徵得同意;

10、結合患者病情和個體特點,就具體事宜進行針對性溝通。

二、溝通形式

1、首次溝通:主管醫師應在首次查房時,將病情、初步診斷、擬行**方案及進一步診治檢查方案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告知和溝通;

2、住院期間溝通:主管醫師必須對患者所患疾病的診斷情況、主要**手段,重要檢查的目的及結果,某些**可能引起的嚴重後果、藥物不良反應、手術方式、手術併發症及防範措施及費用等總體內容進行溝通,並將溝通主要內容記錄在《住院期間醫患溝通記錄單》中;

3、針對性溝通:在患者診治過程的某個階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進行溝通,溝通內容冠以「醫患溝通記錄」,以病程記錄形式記錄於病歷中;

4、術後溝通:手術主刀醫師要在術後24小時內將手術基本情況,術中出現的特殊情況、術後**要點、術後用藥、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及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等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並將溝通主要內容記錄在《術後醫患溝通記錄單》上;

5、出院前溝通:主管醫師要在患者出院前一天,將患者本次住院的**情況、恢復情況及出院後注意事項等,與患者和其家屬進行溝通和告知,並解答患者的有關問題和諮詢,溝通後及時將溝通內容記錄在「出院小結」上。

6、集中溝通:對帶有共性的問題,如常見病、多發病、季節性疾病等,由科主任、主管醫師等一起召集病區患者及家屬,集中進行相關疾病發生、發展、療程、預後、預防及診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等溝通,解答患者及家屬的問題。該溝通至少每季度一次,記錄在《醫患集中溝通記錄本》上。

三、溝通技巧

1、乙個要求:醫務人員要有誠信,對患者或家屬要尊重,具有同情心和耐心。

2、兩個技巧:多聽患者或家屬的詢問,多向患者介紹病情、**效果、用藥和檢查目的,關心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的生活情況或不便之處。盡量讓患者和家屬宣洩和傾訴,對患者的病情盡可能做出準確解釋。

3、三個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發展變化、醫療費用情況和患者的社會心理。

4、四個留意:留意溝通物件的情緒、受教育程度和對溝通的感受、溝通物件對疾病的認識和對溝通的期望值。

5、五個避免:避免強求患者即時接受,避免使用刺激語言和詞語,避免使用患者不懂的醫學專業詞彙,避免強求改變患者觀點和避免壓抑患者情緒。

6、六種方式:預防為主的針對性溝通,互換物件溝通,集體溝通,書面溝通,協調統一溝通和實物對照形象比喻溝通。

醫患溝通制度

4 護理人員對患者實行 溫馨護理操作 進行每一項護理技術操作時須做到 操作前有問候和告知聲 操作中有鼓勵和安慰聲 需患者配合時有感謝聲 操作後有注意事項的交待聲 操作失誤時有道歉聲。5 高風險護理操作必須讓患者 或被患者授權的家屬 在知情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告知簽字必須由操作者進行。6 患者住院...

醫患溝通制度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化和我國衛生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 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維權意識的增強,患者想要得到的醫療資訊越來越多。因此,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既能減少醫患之間由於資訊不對稱而產生的矛盾和糾紛,同時,又能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使患者及其近親屬學習到更多的健康衛生...

醫患溝通制度

為適應社會發展和新形勢的要求,加強醫務人員與患者的溝通,維護患者合法權益,防範醫療糾紛的發生,維護良好的醫療秩序,確保醫療安全,根據衛生局關於加強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指導意見檔案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制度。一 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全院醫務人員必須與患者或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