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案

2021-06-07 01:31:35 字數 4678 閱讀 5087

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國古代史始於170萬年前,止於2023年鴉片戰爭前,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歷史。

距今約170萬年前,中國就有人類居住,進入原始社會。西元前21世紀,中國進入奴隸社會,夏朝是我國第乙個奴隸制王朝。經過商朝的發展,西周時期,我國的奴隸社會進入繁榮階段。

春秋戰國是社會大變革時期,中國社會經歷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多民族**集權和封建國家,並開創了一系列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制度。漢代封建制度得到進一步鞏固。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政權分立與民族大融合時期。

隋朝統一結束長期**割據,隋唐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呈現繁榮的局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樹。五代遼宋夏金元,中國的封建經濟繼續發展,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明清之際,封建君主**制度日益加強,中國封建社會漸趨衰落。

初中新課標中和本章內容相關聯的內容主要在七年級(上)、(下)冊。初中新課標簡單涉及本章內容相關聯的內容有:世襲制,商鞅變法,秦朝的皇帝制、郡縣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漢王國問題的解決,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內閣、六部、議政王大臣會議和軍機處;初中新課標沒有涉及但高中新課標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如下:

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政權組織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晉南北朝時的政治制度,隋唐時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廢丞相設三司、設內閣,清朝君主**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設計

課標解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中國早期國家出現的背景、過程,並概括其特徵

2、初步掌握從歷史傳說中汲取相關歷史知識的能力

3、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概括從文明初期到西周時代的歷史演進過程

過程與方法:1、學會運用閱讀法(包括文字資料、地圖)、觀察法、討論法、推理法、概括法等來學習相關問題

2、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及教師提供的考古資料、相關歷史**的內容,進行思考和分析,善於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主動**問題的答案。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中國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識,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激發對祖國歷史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教學難點:1、學生剛剛開始涉及政治專題知識,縱向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尚欠缺,教師要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提高汲取歷史傳說中有關知識的能力。

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強的內容,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利用**、史料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

3、在引導學生複習中國朝代更替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對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實施背景、內容和作用的講述或討論,了解我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

教法設計:問題**式教法,同時配合史料閱讀,課堂討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匯入新課】

師: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段順口溜「張飛殺岳飛,殺得滿天飛,關公戰秦瓊,不知誰厲害」?這樣的事情可能發生嗎?

生:不可能,因為不屬於乙個朝代。

師:那有沒有同學能準確背誦出中國古代朝代的更迭順序?

生:答後,學生齊聲朗讀中國古代朝代順序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遼夏金)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師:沒錯。中國從西元前2023年夏朝的建立開始由蒙昧時代進入文明時代。我們知道夏是我國最早的階級社會、奴隸制國家,那麼夏之前的中國社會是什麼樣的呢?

生:原始社會。

師:對,原始社會最重要的社會組織單位是部落、部落聯盟,不叫國家。國家和人類並不是一同出現的。

國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遠古社會組織發展演變的結果——從氏族、部落,部落聯盟、演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中國早期國家的概況。

1、早期國家的起源

1、時間:約五千年前

2、原因:農耕經濟的發展

3、最早的地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師:距今約五千年前的歷史在現在是沒有當時的歷史記載的。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那個時候中國已經進入了早期國家時期呢?

生: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後人記載的史書、遺址

師:對。比如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說法不同。最傳統的說法是——三皇:遂人、伏羲、神農;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那麼從考古、神話等歷史資料中我們可以發現早期國家起源的歷史階段有什麼突出標誌呢?

4、早期國家階段的突出標誌:金屬器具的使用、貧富分化的產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現和禮制的初步形成。

師:早期政治權力就已經開始用斧鉞來代表強權;用城市來進行戰爭、防禦,(書上恩格斯的引文);統治者平定四方,安撫萬民,又分臵**,確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另外這一時期政治權力的更替方式是什麼呢?

生:禪讓制

師:對。古代傳說:

禪讓制推選首領注重的是「賢」與「能」,堯德行高潔,胸懷博大,為了讓人們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沒有把天子的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德才兼備的舜。大禹因治水有功,威望較高,根據禪讓制,舜到了晚年,傳位於禹。(可以讓學生說)

過渡: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正當我國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氏族、部落首領逐步轉變為有權勢的氏族貴族和奴隸主,一些貧困氏族成員和戰俘淪為奴隸。奴隸主和奴隸兩個階級形成了,部落民主選舉的禪讓制度再也不能繼續下去。

原始社會即將被奴隸社會所代替。禹在西元前2023年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乙個奴隸制王朝——夏朝。

2、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1)時間:bc2070—bc1600禹啟桀(共17君,14世,共四五百年)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乙個(奴隸制)王朝(朝代)。

(2)政治特點:王位世襲(家天下)制度的出現,宗族關係從此成為基本的政治關係。

師:比如禹死後,是他的兒子啟即位,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確立了王位世襲制。夏朝還建立了武裝,設臵了官職、監獄,制定了刑法,國家機構初具規模。

「公天下」終於變成了「家天下」,孔子在《禮記禮運》中是這樣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沒有人搞陰謀,沒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是謂小康。」

(如今大道已經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財產。人們各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女當作兒女,財物和勞力;都為私人擁有。諸侯天子們的權力變成了世襲的,並成為名正言順的禮制,修建城郭溝池作為堅固的防守。

制定禮儀作為綱紀,用來確定君臣關係,使父子關係淳厚,使兄弟關係和睦,使夫妻關係和諧,使各種制度得以確立,劃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為自己建功立業。所以陰謀詭計因此興起,戰爭也由此產生了。這種社會就叫做小康。

」)其中「世及」即為世襲制,有時候是父死子繼,有時候是兄終弟及,其主要特點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後成為封建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徵。可見這個時候財產的私有上公升到了政權的私有。血緣關係也就是宗族關係在政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那麼從原始社會的公有到這個階段的私有,這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呢?為什麼?

生:討論

師:提示:不是。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開始出現剩餘產品。剩餘產品的出現使社會逐漸出現了貧富分化和階級對立。富裕的氏族部落顯貴為了維護既得利益,開始建立早期國家機器。

「國家」「家天下」的產生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它的出現反映了古代政治文明的進步。

師過渡:夏一共存在了四百多年。夏朝最後乙個王是桀。他暴虐無道,狂妄自大。百姓不斷反抗夏朝的統治。約西元前2023年,黃河下游的商部落,在湯的率領下滅夏。

2、商的統治——「信史」開端

(1)王朝興衰:bc1600——bc1046湯盤庚紂

(2)政治特點: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血緣紐帶——宗法制

占卜、甲骨文、鼎——神權與王權緊密結合

人牲——殘酷性

師:商朝晚期,社會矛盾日趨尖銳,最後乙個王紂也是有名的暴君。西元前2023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

夏朝是奴隸社會的開始;商朝是奴隸社會的發展;西周則是奴隸社會的鼎盛階段,它以嶄新的政治風格進行統治,制度不斷的完備。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就是——

3、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師: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最新研究,夏朝統治的中心地區在今天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相傳建都在河南登封;商朝則是世界上的大國,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到了西周更是地域空前廣闊,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大,周的統治者是怎麼來鞏固廣闊的疆域呢?

1、分封制

師:周朝實行分封制。那麼,何謂「分封制」呢?

(1)概念:分封制是在古代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緣為紐帶分封土地建立諸侯國來保護周王室的一種制度。

師:簡單來講就是「封邦建國」,古書稱:封建。它是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條件下,把一定的(王畿之外的廣大地區)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臣屬,讓他們建立諸侯國。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教案課標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早期國家的出現與特徵,夏商時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內容 特點及其深遠影響,西周的禮樂文化。2 過程與方法 學會分析圖表,史料解讀,問題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我...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學案

一,重點難點 重點 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的基本內容。難點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及對於當今社會的影響。二,自主梳理 夏商政治形式 1,距今約年前,隨著的發展和的原始居民開始邁入早期起源的歷史階段。這一歷史階段的突出標誌是的使用的產生的成熟,城的出現和的初步形成。2,傳說中的黃帝以手段平定四方,安撫萬民...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是00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 說學情 說教學目標 說教法學法 說教學過程 說板書設計來展開我的說課。一 說教材 本課選自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專題一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的第一課,中國早期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