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你職業生涯發展的4大害人謬論

2021-04-18 05:53:43 字數 5100 閱讀 5914

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傳統的理論和觀念在左右著你的世界觀,導致你做出錯誤的選擇;有些人明知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還仍舊用這些理論激勵自己,為自己的錯誤選擇尋求理論支撐,以求得心靈上的安慰。由於這些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當身邊99%的人都相信其「放之四海而皆準」時,你很難再有勇氣去推翻他們,而不得不在職場上逆來順受,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最終導致職業生涯發展的失敗。專門寫給職場新人的職業成長暢銷書籍《職場救贖——寫給迷茫中的草根族》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影響你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4大害人謬論。

謬論一:流毒廣泛的「木桶理論」

每個人天生都不是完美的,同樣有長處和短處。但遺憾的是,80%的人把80%的重點精力放在彌補自己的短處上面,卻對自己的長處視而不見。而中國from 流毒廣泛的「木桶理論」也成為這些人勇往直前的「思想**」:

乙個木桶能放水的高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板。只要這個木桶裡的一塊不夠高度,木桶裡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因此,我們應該去補短,以求「滴水不漏」,從而獲得最大價值。

特別是這一理論,經過無數培訓師激情四射的演講,在很多人的大腦裡已經根深蒂固!於是,「補短」也就成為了很多人懷有夢想的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課,即使撞得頭破血流,也不回頭!

如果將這一理論運用在企業運營管理方面,會對管理者起到乙個良好的警示作用。畢竟企業的運營更強調團隊合作,需要各部門的通力配合,哪一方面做得不足,都有可能「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因此,對於乙個優秀的企業而言,要想穩健發展,更強調協同作戰,生產、銷售、物流、品牌、技術、管理等各方面必須到位,這樣的組織才能360度構建核心競爭力。

但這個貌似天衣無縫的理論,如果用在個人職業成長方面,則是對職業發展觀念的嚴重誤導!

作為乙個成功的管理者,首要的因素是「用人所長」,而不是「用人所短」。在德魯克的著作中,也不止一次提到這個觀點。但「木桶理論」卻幾乎為所有的中國管理者樹立了這樣一種思想:

只有彌補短處,才能創造更大價值!這種理論在中國企業中被過度放大甚至神化,已經成為嚴重束縛企業發展及個人職業成長的教條!於是,在乙個又乙個口若懸河的培訓師口中,「補短」成了重中之重!

幾乎所有的員工,甚至未出校門的大學生,都在按照「木桶理論」的指示,拼命地彌補自己的短處,卻對長處視而不見!看看你身邊的人,明明不善言辭,卻想通過做銷售的方式提高自己交際能力的人,到底有多少?!更可怕的是,抱有這種想法的人,90%以上都無法在銷售方面獲得成功,業績指標平平,內心痛苦不堪,工作兩三年之後因為無法勝任而不得不再次進行職業選擇!

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專才」,而不是「全才」。乙個人無論有多完美,也不可能成為全才。每個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長處。

因此,因人而宜,用人所長,才是人才成長的關鍵。同樣,對於每乙個在職場上打拼的朋友來說,有效發揮自己的長處,比彌補短處更容易獲得成功。即使你再努力,你也不可能把你的天生短處變成你的強項!

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強項比,拿雞蛋往石頭上碰,你勝算的機率又能有多大呢?

不是說補短不重要。相比較而言,補短能夠使我們達到「及格」,而發揮優勢則能使我們達到「優秀」。在現實工作中,「及格」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乙個起碼要求,讓我們不被淘汰;而「優秀」則會為我們的事業成功貢獻更多的砝碼。

把80%的精力放在優勢上面,把你本來具備優勢的東西錘煉得爐火純青,力爭達到90分甚至100分,這才是你獨步天下的核心競爭力。而對於自己的弱勢,只需要花20%的精力做到及格即可。如果本末倒置,那麼,你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謬論二:幹一行,愛一行

案例:「……我在內地乙個省會城市,畢業後就進入一家銀行工作。當時什麼也不懂,看了網上的資料,只知道銀行待遇比較好,工作穩定,很多人想進都進不去。

我得到了這個機會,同學們都很羨慕我,家裡人也都非常高興……而一旦工作起來,事情就不是我想像得那樣美好了。我做的是櫃檯工作,工作量巨大,早8點到晚7點,中午20分鐘時間吃飯。中途除了上廁所,時刻都在工作。

一年來,我從來就沒有任何乙個節假日休息過,也從來沒有休過兩天。每天上班十幾個小時盯著電腦,眼睛受不了,不停地流淚。上班時精神過於集中,怕出錯,怕賠錢,還怕**的客戶,精神壓力很大。

每天晚上回到家,什麼都不想幹,就想睡覺。晚上做夢還是工作,經常從夢裡嚇醒……辛辛苦苦幹了一年,我對這份工作實在是討厭透頂,只想快速逃離這個地方,哪怕隨便換乙份工作,只要不待在銀行就行。家裡人也在勸我,希望我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有『幹一行,愛一行』的精神。

可是,我發自內心地討厭這份工作,根本就不可能再堅持下去。我到底該怎麼辦?」

當很多人沒有辦法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時候,我們通常接受到的斥責是「沒有職業精神」,並且告訴你要「幹一行,愛一行」。但實際情況卻是,當你因為種種的原因而討厭乙份工作時,你實在沒有辦法「愛」上它。否則,讓這種痛苦的「愛」持續你整個職業生涯,你的全部生活將會在痛苦中度過,你的生活也沒有任何樂趣而言。

找工作就像談戀愛一樣。如果你只是為了結婚而隨便找乙個你並不喜歡的人,那麼,這種生活將是沒有滋味的。同樣,如果你為了生存而找乙份你並不喜歡的工作,那麼,你注定要犧牲你的個人興趣。

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工作當成樂趣。正如前文所言。能夠做到這一步,你的工作就不再是工作,而是一種享受樂趣的過程。

你的工作就不再是被動應付,而是為了享受樂趣而去主動前進。能夠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你想不成功都難。

有人說,興趣是可以培養的。這也要看情況。如果你沒有強烈的排斥心理,倒是有一些可以培養的可能。

但是,如果你實在討厭那份工作,那麼,你是無論如何也培養不了這種興趣的。就像那個人你第一眼看見就討厭透頂,又怎麼可以培養和對方之間的感情呢?

另外,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每個人最終的選擇都是要在乙個方向上堅持幾十年。如果選擇了你不喜歡的方向,你可以堅持一兩年,但絕對堅持不了

一、二十年。否則,那種痛苦,只有你自己去承擔。

謬論三: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很多人有非常強烈的成功慾望,但這僅僅還不夠。有成功的慾望未必就能成功。當失敗接踵而來時,很多人也會反思,但他們最終反思的結果,不是將失敗歸因於職業方向的選擇,而是歸罪於自己的努力不夠。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始終相信「勤能補拙」、「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樣的古訓。

努力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如果不努力,則一定沒有回報!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什麼?答案是:選擇!

因為,每個人一生所走的路其實是很有限的,並不是每一條路都適合你。乙個人如果用對了地方,再蠢的人都會變**才;否則,再聰明的人都會變成蠢材。我們前文所說的那個例子:

舟舟的智商只相當於幾歲的小孩子,如果期望把他培養成數學家,那無異於痴人說夢。但正是這樣一位重型先天愚型患者,卻是一位無師自通的指揮天才,在**領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材適用,用人所長,選擇適合其成長的道路,才是成功的核心前提。

有了適合自己的方向,努力才會有意義。相反,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錯了,你越努力,那麼,你離成功也就越來越遠。

你能「磨成針」,除了要「功夫深」之外,你必須保證你是一根「鐵棒」。如果你天生是一根木棍,到最後,你只能磨成一根「棒槌」。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選擇好正確的方向,那麼,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

一定要記住:選擇第一,努力第二。不要用「努力」代替「選擇」。否則,只會帶你滑向更危險的深淵!

因此,當你失敗的時候,你不僅要考慮到自己是否努力,更重要的是,你要認真反思一下:眼前的這條路,到底是否適合你?埋頭苦幹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停下來,看看腳下的路是否適合自己的方向。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即使要努力,也要在適合自己的方向上努力,這樣你會走得更快,更遠!

謬論四:先就業,再擇業

案例:「老師,這份工作我已經做了兩年了……當年畢業時就業壓力大,網上和報紙上以及學校的老師都開導我們放下心態,『先就業,再擇業』,我也沒想那麼多,就隨隨便便找了乙份工作……工作兩年後才逐漸感覺到,我對這份工作非常的不喜歡,成天上班也沒勁,純粹就是抱著應付的心態,兩年下來,什麼都沒有學到……我想轉行,可是人家招聘都要有相關工作經驗的,簡歷投了幾十份,乙份面試通知都沒有收到,我現在連找工作的信心都沒有了,不知道接下來的路究竟要怎麼走……」

在工作中,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由於第乙份工作入錯了行,而導致「一步錯,步步錯。」雖然乙個人一輩子不可能從事乙份工作,也不可能一輩子不轉行,但對於目前競爭極為激烈、求職者整體競爭力不高的情況下,並不是每個人都具有超強的糾錯能力。

更多的時候,我們遇到的真實情況是,伴隨著房價、物價等生存壓力的**,很多人不得不勉強維持著眼前的這份工作,因為一旦轉行,則意味著從頭再來,生活的壓力將無法承受。特別是對於那些要結婚買房生孩子養父母的人來說,換任何乙份工作都要慎重考慮,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走到「破產」的邊緣。所以,如果你第一步走錯了,以後再想回到正軌上來,則意味著你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付出更大的代價。

現在整個社會、**、專家等等各種單位都一直在鼓吹「先就業,再擇業」。這種論調不是今年就有,而是多好多年前就出現了,並且屢屢出現,不絕於耳。相信當年各位大學畢業時候,也會有很多人相信了這一點吧?

管它呢,騎驢找馬,先找份工作掙錢填飽肚子再說!

這是一種貌似真理,實則荒謬至極的說法!而「被就業」的出現,也說明這種現象背後的利益關係。有過職場親身經驗的人才會知道,第乙份工作絕對不僅僅是養活自己這麼簡單。

相信現在在職場上發展不順的朋友,多半也和第乙份工作有關係吧?前面已經說過,「男怕入錯行」。第一步錯了,以後就會經常犯錯。

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

為什麼第乙份工作這麼重要呢?原因有三:

1)、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

具體是指,先聽進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有主導地位,以後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你的頭腦印象中,諾基亞已經是手機的代名詞。

如果有一天諾基亞生產出了一種「諾基亞牌電腦」,你的心裡是什麼感覺?非常不對勁對不對?這主是先入為主現象。

再比如,雕牌代表的是洗衣粉,假如有一天出現了雕牌牙膏,你會在心理上接受嗎?我原先有乙個同事,曾經在海爾工作過,她用的是海爾的手機,功能也非常不錯,但她總是說要換一部手機,我問她原因,她說,兜裡裝著海爾的手機,總感覺像裝了乙個大冰箱,非常不舒服。為什麼?

也是因為先入為主!不要小看這一現象,其實對人的潛意識影響非常大。海爾的手機和電腦等it產品賣得不好,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先入為主:

大家普遍認為海爾是家電的代名詞,而不是it的代名詞,因此,他們認可是只是海爾的家電產品,並不認可他的it產品。

對於求職的大學生來說,這一觀念同樣會影響你以後的發展。你的第乙份工作會對你以後的工作產生影響,你跳槽時,你的新雇主也會通過你的第乙份工作經驗來判斷你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工作。曾經有乙個大學生,畢業之後想做策劃,就找了一家廣告公司。

剛進公司時,因為文筆不錯,被安排到了文案的位子上。而與他同時進去的另外乙個人,恰恰因為文筆不好而被安排到了策劃的位子上。後來她屢次想轉行做策劃,但都是因為前乙份工作經驗的影響,而始終沒有得到轉行的機會。

這樣的例子,同樣也是這種觀念的影響。

職業生涯發展的4大害人謬論

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傳統的理論和觀念在左右著你的世界觀,導致你做出錯誤的選擇 有些人明知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還仍舊用這些理論激勵自己,為自己的錯誤選擇尋求理論支撐,以求得心靈上的安慰。由於這些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當身邊99 的人都相信其 放之四海而皆準 時,你很難再有勇氣去推翻他們,而不得...

第4講職業生涯發展

一 什麼是職業生涯發展 是指為達到職業生涯計畫的各種職業目標進行的知識 能力和技術的發展性培訓 教育等活動,也是個體逐步實現其職業生涯目標,並不斷制定和實施新目標的過程。二 職業生涯發展深受以下5個方面的影響 1 教育背景。受過不同的教育的人,在選擇職業時往往表現出各不相同的職業能力 職業行為,關係...

職業生涯發展無邊界化的影響因素

弗魯姆提出影響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因素有七個構面 公司及管理當局 工作內容 公升遷 直接主管 待遇 工作環境 工作夥伴。弗里德蘭德提出的影響因素是 社會及技術環境因素 自我實現因素和被人承認的因素。而目前對職業生涯發展的研究中,國際上的企業通用的是採用工作描述指數進行測評,可衡量員工對報酬 晉公升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