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課程建設報告

2021-05-30 05:59:18 字數 4346 閱讀 7307

編號北京地區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評選材料

課程建設報告

報送單位: 清華大學

課程名稱: 建築設計

課程負責人: 朱文一

2023年5月8日

課程建設報告

1.課程建設的基礎

建築設計課作為建築學專業的主幹課程,自2023年清華大學建築系建系開始就受到師生的極大關注,並遵循梁思成先生提出的「體形環境論」進行課程營建,確立了「清華大學建築課程就是以造就這種廣義的形體環境設計為目標」的教學指導思想。至

五、六十年代,逐漸形成了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教學體制,建築設計課的重點是強調「專業基本功」的學習,重視實踐環節,提倡「真刀真槍」地進行設計訓練。80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建築設計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強調在拓展學生知識的基礎上,提倡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特別注重國際交流,並首創了與國外知名院系合作教學的模式。

因此,2023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申報的「提高教學質量,邁步走向世界」教學成果獲教育部國家教學優秀一等獎。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吳良鏞先生「廣義建築學」理論和「人居環境科學」指導下,確立了「基本功訓練與建築理解相結合」、「創造力與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相結合」的課程教學理念,並隨著「6年制本碩統籌培養」模式的實施,整合並確立了建築學專業「建築設計課」的基本框架,提出了**設計教學平台模式,即基礎平台、專業平台和提高平台,以充分體現建築設計教學的傳承性、實踐性、創新性和連貫性,為實現「職業建築師與專業帥才結合」的專業培養目標奠定了基礎。

建築設計課採用師徒輔導方式或studio教學方法,總學分為44,共704學時;每週8學時,教學週期以8周為主,4周、2周為輔,少數為16周。目前,建築設計課有專職教師60人,其中院士3人(吳良鏞、關肇鄴、李道增),教授24人,佔40.0%;副教授23人,佔38.

3%;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40人,佔66.7%;出國一年及一年以上的教師36人,佔60%。

2.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

建築設計課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體現在:「乙個基礎」,即以人居環境科學為基礎,在建築設計課中體現為建築、規劃、景觀和技術四位一體的知識架構,整合多學科知識,培養學生整體設計的觀念和方法;「兩點關注」,關注國家建設前沿、關注學科發展前沿。針對建築學專業應用性強的特點,在建築設計課中注入綠色建築、資訊科技等國家建設和學科前沿內容,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職業使命感的培養;「三項結合」,教學、科研和實踐三結合,在建築設計課中增加社會調研內容,並將學術研究的最新進展與教學結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課程建設指導思想為引導,結合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6年制」學制改革,作為建築學專業主幹課程的建築設計課形成了6年貫通的三個培養平台:基礎平台、專業平台和提高平台,強調教學的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在整合和建設建築理論、建築技術、建築歷史、規劃理論、景觀理論等系列課程中,凸顯建築設計課的專業主幹地位,構成主線清晰、自成體系,相互交融、完整統一的建築學專業系列課程架構。

(參見下圖)

3.教學內容體現的基礎性、創造性、前沿性

在建築設計課的「三個平台」中,基礎平台對應第

一、第二年級設計課教學,內容重點體現專業知識的基礎性;專業平台對應第

三、第四年級設計課教學,內容重點關注學生創造性的培養;提高平台對應第

五、第六年級設計課教學,重點強調課程內容與學科發展前沿領域的同步與關聯。據此架構,近年來各個年級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重點體現如下:

一年級建築設計:延續2023年以來的「綜合訓練」改革思路,為進一步強化設計課程的基礎性,從2023年開始,在教學內容上確立了融知識學習、技法訓練和能力培養為一體的造型基礎、空間基礎、環境應對基礎、功能應對基礎四大要素訓練板塊;在課程組織上確立了從簡到繁、從分解到綜合的梯級序列關係;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從體驗分析和概念設計入手進行設計構思,並重視對設計過程和設計思路的梳理與總結。從而實現了從傳統的「型別設計」教學理念向更為體現建築基礎教學本質的「要素設計」教學理念的轉變。

二年級建築設計:打造別墅、老人院、幼兒園、教學樓等經典設計題目,本著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強調設計地段和設計物件的真實性,以引導學生關注實地調研分析、關注不同人群在不同空間中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提高學生的方案設計的應對能力;初步引入建築結構、建築構造、建築材料等知識因素以及相關建築設計規範,逐漸加大設計的複雜性,促進學生樹立系統而全面的建築觀念,實現整合要素、夯實基礎之目的。

三年級建築設計:從建立學術活動周到確立「設計專題」教學方式,三年級設計課教學重點關注並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設計內容涵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建築歷史、建築技術等學科領域,設定了生態建築設計、計算機生成建築設計、城市保護設計、村鎮規劃、古典園林設計、建造設計、場地設計、城市設計、建築設計等多個設計專題,為學生創造多學科交叉的教學平台,促進學生建築設計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四年級設計課程:包括大型公共建築設計、住區規劃與住宅設計、城市設計三個組成部分,強調教學內容的綜合性與實踐性,在培養學生全面的專業知識和綜合建築觀念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開放性教學體系,鼓勵和啟發學生根據所選擇地段,在調研分析和專案策劃的基礎上,自己擬定設計任務書;提供與使用者和城市管理部門交流的平台,並引入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參與課程教學,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切實了解新世紀國家大建設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

4.教學科研相長(教學研究)

作為建築學專業的主幹課程,如何培養並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綜合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奠定學生合理而系統的知識結構、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應是本課程的重點及難點。建築設計課的教學研究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1)傳承發展:師徒式「手把手輔導」是清華大學建築系60年來的教學傳統,它對於強調動手能力的建築設計訓練具有「言傳身教」的獨特優勢。面向新世紀、新理念和新需求,建築設計課將這一傳統方法與開放式、討論式教學模式相融合,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於開闊思路,增加知識,提高能力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2)學科交叉:學科交叉是有效擴充套件學生知識範圍、培養並提高學生綜合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人居環境科學理論指導下,實現了設計課中一級學科內部的學科交叉,強調建築、規劃、景觀、歷史、技術理論系列課與建築設計課相交融,並嘗試進行跨學科的交叉,重點包括社會、經濟、技術、生態等與建築學專業密切相關的領域,奠定了學生合理而系統的知識結構,充分拓展了學生的學術視野。

3) 因材施教:創造能力的培養是建築設計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其專業水平,採取了分階段、分層次的培養思路。低年級重在基礎知識、觀念的建立與把握,強調通過分析、調研、構思、處理等設計思維邏輯過程的訓練,逐步建立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意識。

高年級以教師課題研究為教學平台,將前沿建築理念引入設計教學之中,如生態建築理論、非線性建築理論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選擇,形成多樣的studio教學模式,通過調研、討論、點評等互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原創性思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4)實踐教學:建築設計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學實踐管理機制及執行規範,並有著穩定的國家大型設計院教學實踐基地,在全國建築學專業教學評估中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5.採用的教學方式與方法

教學方式:建築設計課以「師徒式」授課方式為基礎,加大「教」與「學」的互動,通過討論課、評圖課、專家點評等多種方式,營造開放式的、多學科交叉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設計創造力;搭建廣闊的設計課程教學平台,組織國際國內置築院系學生課程聯合設計,鼓勵學生參加國際國內設計競賽,培養學生開闊的學術視野;在設計課程內容的設定上、在建築教學環境的配置上,緊密結合工藝技術和資訊科技的新進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創造力的空間。

教學方法:建築設計課第

一、第二年級以設計技能訓練、設計基本功訓練為主,以「手把手」教學為主要授課方法,輔以教師評圖,初步形成設計交流氛圍,搭建專業設計學習的基礎平台;第

三、第四年級為設計發展和專業階段,倡導「研究型」教學方法,即發揮教師以及外聘學者的學術研究優勢,主要採用「專題設計」方式教學,教師通過評圖與學生廣泛、深入地討論問題,研究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第

五、第六年級設計課教學以「參與式」教學方法為主,提倡學生廣泛參加國際國內置築與城市設計競賽,關注國家建設和學科發展前沿課題,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公升。

6.實踐教學條件

建築設計課採用「師徒式」教學方式,需要專門的教學空間。現有專用設計教室1500平方公尺、模型室400平方公尺、室外設計課實踐教學空間1000平方公尺。建築設計課評圖和展示空間為建築館門廳、多功能廳、陳列廊等公共空間,約1200平方公尺,配有8臺大螢幕液晶顯示器,供設計課教學分組課堂教學使用。

另有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專用教室120平方公尺,可供乙個年級學生設計課教學同時使用。

建築模型教學中心是建築設計課重要的配套實驗空間和實踐場所,學生可以在此學習操作裝置,進行課程設計模型的製作。近年來,建築學院在已有裝置車床、銑床、鑽床、木工聯合工具機等基礎上,購置2臺雷射雕刻機、1套德國費斯托木工組合工具臺、模型木工機具;同時新增4台拉坯機、1台電窯等製陶器具與裝置;此外,還增添了1臺銑床、1臺金屬工具機、電切割、電焊裝置等用於金屬加工的機器裝置。模型室擁有較齊備的金屬、木材、泥土等常規材料的製作工具,為系列設計課程中的模型製作提供了強大的教學支援。

建築設計實習報告

這次實習並不是我第一次體驗真正的建築設計和工作的節奏,大三暑假也在同乙個單位進行過實習,但只經過了短短的兩周時間,我就因為覺得又悶又壓抑而逃離工作崗位了。而今是大五的實習課程,從9月份工作至今,已有5個月了。一年半的飯不是白吃的,一年半的書也不是白讀的,大三到大五的這段時間裡,不僅收穫了許多的專業知...

建築設計實習報告

學院 專業 學號 姓名 乙個學期的建築設計理論課結束後,往往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建築,學習建築,從而設計建築。理論課結束後,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五個地區的建築,這些建築都各有特點。一.主教學樓a棟 我們學校的主教學樓從外觀上看很舊,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建築...

建築設計實習報告

班級 城規一班 姓名 許倩 學號 101002130 一 實習目的 1.通過參觀增強對建築結構的理解,使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2.理論聯絡實際,用實際鞏固驗證所學知識,並增加感性認識 3.通過親身參與,培養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實習時間 2011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 三 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