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如何寫教學反思

2021-04-09 23:57:09 字數 5202 閱讀 3522

如何寫教學反思

葉瀾教授說:乙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乙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一、教學反思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的自我察覺水平來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改善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能力發展,提公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教師的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對於什麼是反思,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認為反思是個體在分析自我經驗、監控和評價自我行為的基礎上,依據某種標準對自己的經驗和行為所進行的批判性的思考。

翻開教師的反思筆記,存在著空、浮、雜等現象,有些教師把教學反思看成是任務型、應付性的工作,如上了科學活動《沉浮》,教師反思記錄:幼兒對**活動有興趣,能大膽嘗試,觀察物體的沉浮現象,就是時間拖長了點;上了語言《桃樹下的小白兔》,教師反思:小朋友對故事感興趣,想象豐富,就是沒有注意面向全體……諸如此類,反思浮於表面,也有點八股味道。

教師的教學反思需要適當的引導。

二、存在問題

(一)、教學反思的形式

1、格式比較單一

眾多教師寫出的教學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轍,即「不足之處-獲得啟示-怎樣運用」,何其精闢凝練!這種格式的套用無疑是不利於教學反思的推進與發展。

2、學和做流於形式

在教學實踐中存在這樣的傾向:不少教師把寫教學反思看作是一種額外的負擔,是在浪費時間,往往為了應付學校檢查才勉強應付完成。這樣,教學反思的撰寫就成了為反思而反思,流於形式,浮於表面教學反思的實際價值根本沒有得到切實的體現。

多現象描述,少反思分析。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

1、全面而不深刻

翻閱眾多的反思案例,不難發現,比較成型的教學反思一般都在內容方面較為全面,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但多為蜻蜓點水,一帶而過,雖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給人的感覺很是空泛,打架談的大同小異。

2、零散而不系統

目前,教學反思在內容方面比較分散、零碎,缺乏系統性。一些老師常常是這次反思某乙個問題,下次反思就換成了另乙個問題,結果是每個問題都是泛泛而談。反思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改進也微乎其微。

3、重教師而輕幼兒

當前教學反思所表現出的傾向是:反思的著眼點多集中在「教師怎樣教」這一層面,對「幼兒的學」進行反思的並不多見,而這種做法是很有侷限性的。畢竟,教師的教最終應以幼兒的學習發展為宗旨和歸宿。

因此,進行教學反思,就應該包括「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

4、多敘事而少分析

存在於教學反思中的另乙個問題就是:反思往往充斥著很大篇幅的教學設計的描述,而透徹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則較為欠缺,對應反思的核心內容往往是簡單地一筆代過。

(三)、教學反思的方法

單一、封閉

大多數教師的反思活動是通過教師個體來實現的,顯得有些。事實上,反思還可分為集體反思、對話反思和個人反思等。教師單獨進行,只是單純的內省反思活動,難以深入,容易陷於自己的思維定勢而跳不出來,跳出自己看自己。

因此,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同事的交流對話,嘗試進行集體反思,探索多樣化的反思方法。——同伴互助

總之,目前現狀:不知反思什麼、敷衍應付、沒有真正認識到反思是一種教育的研究工作,是提高業務素養的一種有效途徑。

教學反思的基本型別

1、教學前反思

2、教學中反思

3、教學後反思

三、怎樣寫反思:

1、 實話實說——寫得、失

一節課下來,教學的狀況教師在不同程度上是心知肚明的,教學效果抑或超乎所想,抑或不盡人意。組織教學活動可因教師乙個有趣的開頭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的乙個眼神、乙個手勢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的教法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為講得多坐得多而使幼兒索然無味;也會因為乙個環節的疏忽而開了小叉走了彎路。再者,「因」與「果」是相互作用的,不管得失成敗,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後的工作中考慮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彎路,少走彎路。

如幼兒提出的問題,教師一時難以回答,教師課後應記錄下來,日後查詢資料,再補充解答。

【反思案例:科學活動——拆裝原子筆】

在本次活動中,我沒有注意幼兒已有的經驗差異,所以,一些幼兒很容易就能完成整個過程,顯得無所事事。我應該事先準備一些更複雜的筆,一旦出現以上情況,就可以給這些幼兒創設進一步探索的空間。另外,請個別幼兒為大家演示的時候,雖然使用了實物投影儀,但是效果還是不理想,幼兒依然看不清楚一些細小的、關鍵的步驟,可以用小組學習的方式,讓每組會裝的幼兒在組內演示,這樣不僅解決了問題,加強了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同時,也能夠給這些幼兒帶來自信。

還有,在把筆拆開後,要引導幼兒加深對各個零件的認識,特別了解原子筆裡彈簧的作用。

2、 及時反饋——寫師、生

教學過程是師生對話、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幼兒、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教法、學法、教具的運用直接作用於幼兒,影響課堂氣氛和活動質量。相反,幼兒的注意情況、參與程度、疲勞狀態、個性特徵和經驗差異等也反作用於教師。

此二者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牽連,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因此,組織活動結束後教師應及時反饋,將師生雙向的表現與活動的質量作辨證的分析,以幫助教師在日後備課、上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作更全面的把握。

【反思案例:主題活動——春天在**】

在開展主題活動《春天在**》的初次談話中,發現孩子們對春天已有一定的了解,經驗較豐富,涉及了天氣、植物、動物、人們的活動等幾個方面。有幾個孩子能用優美的語言去描述春天的美景,當問什麼是芽?什麼是冬眠?

孩子們則難以回答。因此,如何根據幼兒當前的水平幫助幼兒去豐富經驗,如何才能發揮幼兒尋找春天的最大能動性與創造性呢?《春天在**》這個主題內容複雜、頭緒繁多,如果按乙個線索發展可能太偏又不利於幼兒整體經驗的獲得和積累,而且容易掉入傳統教育的模式。

基於對本班幼兒的分析和思考,我想是否大膽一些,用分組的形式來滿足不同幼兒需要,幾個線索同時展開,不僅能加快**程序,而且能相互補充,讓幼兒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獲得的經驗?思來想去,我決定作這樣的一次嘗試。

3、 綜合分析——寫教、學

教學反思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乙個完整的「說課——備課——上課——寫教學反思」的基本程式。一節課過去了,教師要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綜合分析。本內容幼兒的興趣和接受程度如何?

教法應用如何?兒童的主動性有沒有得到發揮?提問的效度怎樣?

理答和追問的方式、兒童的學習方式有效嗎?環境和材料的互動效果怎樣?幼兒的學習出現困難嗎?

幼兒學到了什麼?有沒有達成預期的目標……。乙個主題延續了一段時間,做完後教師同樣要綜合分析:

通過這幾個活動,能不能完成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開展的具體活動哪些比較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經驗,效果反應好;哪些內容幼兒缺乏興趣、遠離生活經驗,效果不夠理想?主題展開中是如何在預設中進行有機生成的?

教師如何對幼兒進行跟蹤觀察,激勵幼兒自主探索、多元表達?再者,也可進一步反思,在主題背景下如何兼顧領域平衡……教師應對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因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反思案例:美工活動——做拉花】

這個活動是從我班的生成性主題《我們喜歡玩蹦蹦床》,幼兒從蹦蹦床的彈簧到觀察生活中有彈性的東西引導而來,孩子們在實驗過程中了解到彈簧是由沒有彈性的東西——鉛絲做成的。我們鼓勵大班幼兒來做拉花:將沒彈性的紙想方設法變成有彈性的東西,從而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彈性,領悟事物之間的轉換和變化關係,了解事物的性質和特徵。

這看似小小的剪拉花活動,卻包括了許多知識難點。如數學概念:折成三角形、平行的概念、幾層、對等,從何剪起,……美感:

粗細、寬窄、勻稱、色彩……在引導孩子學習時,要等待,**必須學會等待!因為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無窮的潛能,有自己的創造和想象。如果一開始**就想用教的方法,也許就束縛了孩子的思維空間,所以要給孩子琢磨、**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積累經驗,學會主動探索、認真做事。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我告誡自己,讓幼兒在前,我退位一步,竭力把前一天想教孩子的念頭一再壓制在我的心底,事實證明,我做對了。   4、 找準要點——寫特點

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個特色,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鑑的好做法,就得承認其成功。

【反思案例:科學活動——桔子和柚子】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嚐一嚐來比較發現桔子和柚子的不同之處,並要求幼兒作記錄。孩子語言一百中,兒童的成長有自己的發展步調,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思維方式,教師應該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想法。如:

活動中楊凱和居婷波小朋友想到了分別用畫棉襖和裙子來記錄表示柚子皮的厚和桔子皮的薄。而一向害羞的袁琦的小朋友居然能帶頭要求要讓他自己來做記錄,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從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來看,幼兒的能力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弱,還是很有潛力可挖。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相信孩子「能行」,還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的時間與空間。

5、 捕捉靈感——寫遐想

常有這樣的感覺:上課時原本沒有涉及的內容,因實際需要或隨機生成,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給活動帶來勃勃生機。課堂上的一些開放性提問能開啟幼兒想象的門窗,展現智慧型的火花。

一些童稚趣語、幽默問答,**性的發現、競賽性的遊戲、展示性的表現或隨機生成的問題能夠拓展幼兒思維的空間,幫助幼兒遷移經驗,進一步豐富學習內容。

【反思案例:**活動——小樹葉】

新授歌曲《小樹葉》,歌曲中有乙個難點:「明年春天我會回來,打扮樹媽媽。」如何幫助孩子理解這句歌詞呢?

小樹葉落下來化作了肥料,樹葉媽媽從中吸取了養料,明年春天又長出了新的葉子……這是一種多麼抽象的知識,而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那如何幫助孩子理解這句歌詞,使幼兒投入感情來演唱呢?我決定帶孩子玩乙個科學實驗,將落葉埋在樹下,過一階段再去觀察那腐爛的樹葉,來理解肥料、理解打扮樹媽媽這句歌詞,我相信,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唱這首歌曲,一定會唱得深情並茂。

6、 深度反思——寫建議

在教完每堂課、組織完活動後,教師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堂課的得與失,學習材料的提供、活動環境的支援、組織的方式方法,教學重點的把握、難點的分析,是否有新的生長點或者遺留點,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和幼兒反饋出的資訊,寫寫「修改建議」,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質疑或提出修改意見,也可以重點考慮某個環節應該怎樣處理才更有效,一步步明確問題,尋找對策,使自我反思達到一定的深度。

【反思案例:科學活動——吹泡泡】

在組織幼兒「做中學」《吹泡泡》活動中,教師首先提問:你剛才在玩吹泡泡遊戲的時候發現了什麼?幼兒一般比較關注泡泡的形狀大小和數量,這時教師特意提問幼兒:

那你們是拿什麼形狀的泡泡器吹的?發現泡泡是什麼顏色的?於是孩子有了不同的看法。

(由於泡泡本身是一種無色的薄膜,它之所以五彩繽紛,是因為它把光給分解了。肥皂泡有正面和背面,光在肥皂膜的正面和背面都會產生反射。在肥皂膜不同厚度的地方,有的光會得到增強,有的光卻會減弱,甚至消失。

)由於幼兒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顏色也不同。另外有的幼兒在遊戲中是慢慢的吹出泡泡,因而發現了由於氣流不足,導致在液體的表面張力作用下還未癒合成乙個封閉的球體,泡泡那時是橢圓的。

幼兒教師如何寫「教學反思」

二 以目標為支撐,反思教學策略 新課程下集體活動的目標制訂需要教師客觀 深入地分析活動素材的內涵和幼兒的已有經驗,並緊緊抓住新課改的有關精神,反思我們的教學成敗。一節課過去了,教師要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綜合分析。如本活動內容之所以成功,首先自己能夠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染幼兒,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其...

幼兒教師如何寫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的自我察覺水平來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改善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能力發展,提公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教師的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教學反思說到底是教師的一種自我意識 思維習慣 批評精神。有時,經驗反思是教師個人的一種緘默知識,慣於理性思考的人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自己的...

教師如何寫教學反思

一 什麼是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物件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二 為何要寫教學反思 1 促進思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