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爾基的《母親》有感

2021-04-03 17:41:53 字數 829 閱讀 9386

2.關於理解。「理解」是在我參加工作以後才開始去考慮的,而且是階段性的,乙個時期乙個感受。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理解萬歲」 。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應該是無價的,理解可以創造奇蹟,就像巴維爾和她的母親,兩個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一座信任的橋梁,這除了親情之外,還有理解的存在。

在現代社會,很多問題有待於「理解」來解決,工作中,對同事的理解,對領導的理解;生活中,對家人的理解,對朋友的理解;這裡主要想談談工作中對學生的理解,我想,在孩子的頭腦裡無非有兩種概念,一種是喜歡,一種是不喜歡,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歸結為這兩點,知道了這兩點,工作就簡單了,我們只要去研究他們喜歡什麼就夠了,學生喜歡動漫,喜歡追星,喜歡新鮮的事物……我們就不要去阻止他(她),洪水是堵不住的,那就採取引的辦法好了。學生喜歡輕鬆的學習環境,我們就給他們創造這樣的氛圍,讓他們在輕鬆的心態下學習。不要把學習的責任強加在孩子的頭上(考不上大學就怎麼怎麼樣),那樣他們會很累,只會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更加厭學。

中國的教育已經束縛了孩子的行為,不要再束縛孩子的精神了,讓他們多一些自由的空間,多乙份創造,多乙份想象吧!

3.關於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願望一天比一天強烈,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大腦的遲鈍,這都源於懶惰,以至於知識的匱乏、胸無點墨。

《母親》中的巴維爾和一批上進的青年讀書的場面刺激了我,那樣乙個社會背景下的青年都能如醉如痴的去讀書,何況今日的我乎?讀書能使人進步,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書中能讓人學到很多知識,更能讓人的思想得以淨化,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生活,在讀書的過程中感悟生命。 當然,讀過《母親》以後還有很多的感想,比如關於和平,關於態度,關於愛……

突然想起了李世民的一句話「每事必誨」,世間萬事皆學問,多學多問,多看多想,必能修身養性,易壽延年也!

讀《母親的姿勢》有感

於是他們只得砸開天花板攀上後牆逃生。砸開天花板後,父親先爬了上去,他一手緊抓房頂橫樑,另乙隻手伸向牆內的母親和五個孩子。母親蹲在地上,抓牢乙個孩子的腳,再交給父親,就這樣幫助每乙個孩子攀過牆。父親和五個孩子都得救了,可是那位偉大的母親卻永遠的閉上了眼睛。大火撲滅後,人們去尋找這位母親,看到了極為悲壯...

讀《母親頌》有感

實力教育連鎖培訓機構興化學校五年級吳寧遠 有乙個孩子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後來家人為他找到乙個奶娘,他們之間情同親母子。那個孩子長大 後去上海上大學,沒多久,抗日戰爭爆發了,他的媽媽不見了,他非常傷心。讀完這篇文章後,我非常感動,我們一出生就有母親,而他卻沒有,但我們還是不懂得珍惜,文中的奶娘也令我十分...

讀《懷念母親》有感

谷城巨人教育馮雯鑫 今天,我讀了季羨林爺爺的 懷念母親 這篇文章後,非常感動,從文中,我看到了季羨林爺爺對自己生母和祖國母親那種真摯的情感,不由得眼淚落了下來。季羨林爺爺六歲時離開了自己的生母,到城裡去住,中間匆匆地為奔喪回來了兩次,在季爺爺讀大二時,母親就離他而去了,他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嚥,寢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