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利用鏡頭角度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2021-03-19 21:05:03 字數 5224 閱讀 1028

key words:angle;clairvoyance;the line of sight;button bat;effect; character image

電影畫面視覺形式的所有成分都應服從最充分地揭示所拍場面或事件的思想和內容的任務,比如它的線條結構、空間特點、影調和色彩的處理、照明的特點、光學線條乃至畫面和反映在其中的空間範圍的擷取等。在所有這些影響著畫面表現質量的因素中,拍攝角度的選擇十分重要,它決定著觀眾**畫面主體的角度和主體在畫面的方向。攝影機的拍攝角度,實際上可以看做觀眾的眼睛。

觀眾視覺的垂直變化一般可有仰角、平角和俯角等。改變鏡頭的拍攝角度,可以使畫面的構圖富於造型特色,從而使觀眾能夠感覺到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從而在情緒上獲得變化。水平角度讓人物符合我們自己的願望。

仰角則與俯角相反,它會增加被攝物的高度,並且帶有垂直效果。更確切地說,它能使乙個矮的演員看起來較高。動作的速度感增加了,尤其是暴力鏡頭。

仰角會捕捉一種令人困惑的感覺,並且會使環境變小,如天空或天花板都退為背景。就心理上而言,仰角會增加主體的重要性,使物體在觀眾前方展開,甚具威脅性,也使觀眾欠缺安全感並覺得被人控制。由仰角攝得的人物通常會引起恐怖、莊嚴及令人尊敬的感覺。

所以在宣傳片以及強調英雄主義的電影中,這類鏡頭是最常見的。

(一) 如何利用平視鏡頭塑造人物形象及效果

以平角拍攝的平視鏡頭的主要功能在於增進觀眾對畫面的親近感,感到如臨其境,從而對內容產生同情和理解。這種拍攝方式在影片中最為常見。視角的水平發展包括正面、側面和斜面三種。

它們所產生的情緒效應分別是莊嚴、生動和主體感。

正面對強調物體做對稱性和相互間的位置關係是最合適的。有利於表現被攝物件正面特徵,用正面角度拍攝人物中近景稱為肖像。正面角度能表達人物的本來面貌。

正面角度有利於表現景物的橫線條,可以營造莊重、穩定、嚴肅的氣氛。其缺點是缺乏立體感和空間透視感,若用的不當容易形成無主次之分,呆板無生氣的畫面效果電影《奔向自由》中,兩名女黑奴在逃離奴隸主莊園的途中,一人不幸為毒蛇所傷,生命垂危。影片以正面展示主人公薩拉和倚在她懷中生命垂危的女友的形象。

周圍是險峻的山崖和叢林,身後是藍天和群山,整個畫面的色澤古樸、沉穩,很有一股肅穆凝重的氣韻,使觀眾產生了對人物命運深切同情的情緒。而當薩拉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同情黑奴的白種人的幫助下,踏上加拿大的國土時,影片從正面表現掙脫了沉重的精神與肉體上的枷鎖的女主人公因獲得自由而引發的舒暢、喜悅的感情,給觀眾以清新明麗的印象,為人物的命運而感到快慰。

側面主要用於表現人物的某種動勢,適合於表現人物間的情感交流。有利於表現運動物件的方向性,線條富於變化,多用於對話、交流、會談、接見場合,有平等的含義。其缺點是不利於立體、空間感的表現。

電影《修女傳》的第乙個場景是身著白襯衫,外套黑色連衣裾的少女佳比憑窗而立,動也不動地凝望著窗外,她的嘴角略顯笑意,不一會,這個側面而立的窈窕身影慢慢地轉過身來,現出她的正面形象以及置於前胸的右手,將套在左手無名指上的訂婚戒指取下來的特寫鏡頭。以側面展示人物形象有利於觀眾看清人物的整個形體特徵:剪短了的棕色頭髮,緊閉著的嘴巴,微微翹起的嘴角,樸素整潔的服飾,專注剛毅的面容。

所有這些構成了一位下決心告別世俗生活,到修道院過修女生活的妙齡少女的形象。在另一處描寫主人公決心離開修道院,結束她的修女生活的鏡頭中,人物形象也是以側面來表現的,在與神甫的交談中,側面的近景鏡頭突出了臉的前半部:眼睛,鼻與嘴和下巴。

約2/3的臉和頭部遮在黑色的頭巾之中,通過眼睛與嘴巴的輕微活動,展示人物的堅定執著的神情與隱藏在她內心中強烈的矛盾心理。

反面則給人以積極的聯想和對畫面的思考。同樣在這部影片中,最終,當女主人公拎著乙隻簡單的皮箱,按下了電鈴,修道院院長為她將通向院外的門開啟。這時的佳比,頭也不回地沿著被陽光照亮的小巷向前走去,它為觀眾留下了無窮的思考。

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攝人物所看到的空間和景物也是觀眾看到的,所以這種角度拍的畫面有把觀眾帶到場面的紀實效果,有身臨其境的參與感。比如背跟拍攝記者的鏡頭,就有這種效果。大型紀錄片《望長城》中主持人焦建成尋找陝西民歌手王向榮的段落,用了很多背跟角度拍攝記者尋找王向榮的經過,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並突出了該片跟蹤紀實的風格,增強了作品表現力。

(二)如何利用俯視鏡頭塑造人物形象及效果

攝影機居高臨下進行拍攝,從高山、高層建築、飛機、氣球或其它高於水平位置的地方往下看,都可以見到構成此種角度的畫面。從藝術的角度上看,這可以通過物體的高度傳遞險峻的感覺。比如從山峰之間滑行的纜車上,從位於峰巔的城堡上俯瞰狹谷都可以給人以一種深刻的墮落感(電影《鷹飛不過的地方》)。

居高臨下的拍攝,還可以用於表現拍攝物件的弱小、無助、或者渺小、卑劣的形象。在影片《**之聲》中,受到法西斯思想毒害的年輕信差勞夫到上校家送電報時,觀眾順著站在台階之上的上校的目光俯視勞夫行納粹軍禮的身影,頓覺這個人物的行為猥瑣和可笑,其體形也顯得渺小;而當視線從勞夫處仰視上校時,後者不但顯得形體魁偉,氣宇軒昂,而且顯示出他那對法西斯分子不屑一顧的鮮明的態度。在《辛德勒的名單》中,導演史皮爾伯格將主角辛德勒安排於街區高層建築的屋頂處,讓觀眾通過辛德勒的視點記錄納粹分子虐殺殘害猶太人的罪惡場面。

俯視鏡頭在此處的運用,不但擴大了對罪行的視察範圍,充分暴露法西斯的種族滅絕的罪惡,而且也表現了貌似強大的屠夫,實則是渺小醜惡的人類敗類。

1、俯視角度鏡頭攝影時,地面上樹立的高景物、站立人物都有一種斜向匯聚的效果 ,用來展示景物全貌,表現視野開闊的景物,強化環境空問的概念 ,同時使得人物與環境渾然一體如象《千里走單騎》影片中,用俯視角度鏡頭拍攝了楊楊和高田先生在石頭村前景區迷路時的片斷。這時的俯視角度鏡頭被賦予了獨特的象徵意義和表達人物景物的藝術效果。俯視角度攝影時,對人和物產生極強的被壓縮感,是人和物的體形發生形變.常用來在現遭受危險、威脅或壓抑低的空間氣氛,還可以表現人物悲慘、渺小、絕望的命運處境,也可以表達導演的一種主觀的態度。

如《東京審判》影片中自殺未遂的日本人。逐漸拉開的俯視角度鏡頭真切的表達出日本人被壓抑、絕望的情調 。還有一種「扣拍鏡頭」是俯視角度鏡頭以垂直高度狀態拍攝的鏡頭,它豎向後對人和物壓縮感特別強烈,畫面造型非常別緻,環境空間布局別具一格。

《春節晚會》歌舞片中運用較多。《魁影奇俠》美國影片中,貪婪**的蒙古之王的一次出場,運用扣拍鏡頭,身著規則圖案的蒙古之王身形基本淹沒,整體上展示出乙個特別標準的具中國傳統文化色彩與美感的十字架 ,壓抑窒息的氣氛赫然顯現;而後公升降鏡頭隨即拉遠。鏡頭開始複雜運動,高視角度的扣拍鏡頭慢慢轉化成平視拍鏡頭 、仰視拍鏡頭、景別逐漸變化到遠景 ,人物形象的**與恐怖得到了巧妙的塑造。

不過 ,扣拍鏡頭塑像雖然好看 ,但導演刻意為之的意圖非常明顯。如果我們將俯視鏡頭和仰視鏡頭綜合運用,會達到褒貶明顯、對比強烈的藝術效果。革命戰爭題材**使用較廣泛,如《劉胡蘭》影片中,女英雄劉胡蘭臨危不懼、壯烈犧牲的鏡頭多用仰視角度拍攝,而渺小猥瑣、驚慌失措的敵人則用俯視角度鏡頭。

2、俯角度(俯攝)的造型效果及功用 (1)有利於表現物件的立體感。表現物體的立體感關鍵是表現其多面關係。平面拍攝可以表現物體的正面側面二個面,俯角拍攝可以表現正、側、頂三個面,從而增強了物體的立體感。

(2)俯角可以增強平面景物的線條透視。俯角度離鏡頭近的景物降底,遠處景物公升高,從而展示了視野,增加了空間深度。比如列隊行進、車隊的賓士、草原的羊群以及展示縱橫線條的場景,大多採用俯角拍攝,其目的在於表現多景次的地面景物。

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就是這個道理。

(3)俯角可以渲染情緒。造成壓抑的氣氛。根據規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緒,採用俯角處理 ,能使地面擴大,人物變小,還可以使人物壓縮變形,產生萎縮、矮低的視覺效果,造成一種情緒上的壓迫感。

如,《陽光燦爛的日子》馬小軍孤獨地漂在游泳池的鏡頭。

(4)俯角度用於拍攝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徵,也可以醜化人物的形象。如果標準鏡頭 ,稍俯的角度,可使圓臉,高顴骨,胖臉型,得到適當拉長和校正,在肖像攝像中經常用這種角度稍許改變人物的臉型。

(5)俯角度(俯攝)經常用於交待地理位置。在拍攝戰鬥場面第乙個鏡頭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攝遠景畫面,用來確定敵我雙方地理位置及雙方的運動方向。

(三)如何利用仰視鏡頭塑造人物形象及效果

這種使攝影機置於低處向上拍攝的技巧所產生的畫面可以使人物形象顯得威武、崇高,同時還能加大畫面內容的含量,收到舒展、開闊的效果。在一些表現歷史建築,如宮殿、廟宇,帝王將相等歷史人物的電影中普遍得到運用,它與別的藝術表現手法一道,體現了某種典雅、豪華與崇高的片場美學風韻。

(1)仰攝前景公升高、後景降低,有時後景被前景所遮擋看不到後景。如果前景是主體, 仰角有實出主體形象的作用。在外景用仰角拍攝以天空做背景可以淨化背景,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2)仰攝垂直線條的景物,線條向上匯聚,有誇張被攝物件高度的作用,從而產生高大、挺拔、雄偉、壯觀的視覺效果。

(3)由於仰攝能形成高大挺拔、雄偉的視覺效果,因此仰攝經常帶有褒意,往往用讚頌、敬仰英雄人物。比如,電視連續劇《長征》,紅軍搶渡瀘定橋後,領袖們在瀘定橋上指點江山的鏡頭。但是,俯攝、仰攝的貶褒含義和感**彩不是絕對的,在運用時不能做為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文革時期在電影界流傳的「敵俯我仰」的固定模式是完全錯誤的。

影片《瓦爾特保衛薩拉內窩》表現英雄人物的犧牲,就是利用大俯角度來表現的,在讚頌英雄之死的同時,表現了人民對英雄的悼念。

(4)仰攝拍攝人物既能誇張人物形體及面部特徵,又能校正人物面部缺陷。比如身材矮小的可以顯得高些,消瘦的臉可以顯得胖一些;對於臉頰寬的臉型,如採用仰角會使兩頰更寬大,從而誇大面部缺陷,所以臉頰較寬的人物不宜採用仰角度。

(5)用仰角拍攝跳躍的騰空的動作,能誇張跳躍的高度。

(6)仰角拍攝時,攝像機的光軸和水平線形成向上傾斜的夾角,鏡頭到人物頭部(或其它物體頂部)和腳部的距離,產生遠近不等的差別,影像將產生明顯的透視變形現象,近而產生人眼不常見的奇形效果。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上跳水台就是用大仰角度相攝的異常的影像形態。深刻地展示了當時馬小軍內心情緒。

大俯大仰角度表現的是人眼不常見的視點,其影像往往是變形的,故稱大俯、大仰角度為兩個特殊角度。稍俯、稍仰角度則是常用角度。大俯、大仰角度如果和鏡頭的焦距、拍攝距離結合起來,變形效果將更加明顯。

在具體運用中,仰視鏡頭常用來表示對英雄人物的歌頌,烘托一種悲壯和崇高的藝術氛圍。用這種方法拍攝時,近景物像高立於地平線,物像的體積有一程度的放大,可以使主體顯得高大、強悍、雄偉、威嚴、使觀眾對物像生仰視、讚頌、敬畏、或恐懼的心理反應。如像《開國大典》等影片中,現天安門雄偉高大的鏡頭,都是仰視角度拍攝的。

影片《少林寺》中次出現仰視角度鏡頭,一方面勾勒武俠英雄高大的形象,來展示英威武、大義凜然的氣概,另一方面描摹邪俠小人猙獰恐怖面貌,凸現鄙可恥。有時候,仰視角度鏡頭可以模擬劇中某個主人公的特定視角,代表觀眾的視線 ,傳達特殊的觀眾情緒效果。《城南舊事》影片中全都用稍稍仰拍的鏡頭,惟妙惟肖的模仿劇中主人公英子的視角,契影片成長回憶的敘述角度。

特殊場合,仰視角度鏡頭還可以模擬動的視角,如《貓狗大戰》、《精靈鼠小弟》、《神犬巴迪》美國影片仰視角鏡頭用來代表貓、狗、鼠的視線,產生獨特的人格化、喜劇化效果。

從目前來看,不少的影視作品中都塑造了相當複雜的人物形象,因此更要注意利用鏡頭角度的變化,來刻畫人物不同的性格方面,尤其是注意剖析觀眾的心理,實現成功的人物塑造。

如何搭配鏡頭

如何搭配鏡頭 尼康篇 尼康掃盲帖 我的鏡頭觀,尼康如何搭配鏡頭 隨著數碼單反的降價,很多朋友都想買數碼單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選鏡頭,而且不少商家 專業 為了提高單反的門檻故意的把一些詞彙說的很 專業 不少 大俠 老鳥 也老愛搬出一些尼康的牛頭 佳能的神鏡來 教育 新人顯得自己懂得很多,很專業。...

如何辨別鏡頭好壞

如何檢驗鏡頭的好壞 而只能從鏡頭的牌號業判斷。然而名牌鏡頭既貴且少,不是普通經濟力量所能辦到的 如果應用下述一系列檢驗方法就可以簡捷而精確地鑑定乙個鏡頭的好壞,從而選得一 個既適合需要又是比較低廉的鏡頭,進行這些試驗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工具,而這些工具 都是可以自己製造的。1 觀察檢驗 先用軟駝毛刷將鏡...

如何選擇監控鏡頭

鏡頭規格按靶面大小分為 1 4 1 3 1 2 1 2.5 1 2.7 2 3 1 一定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與鏡頭視場角的關係為 鏡頭焦距越長,其鏡頭的視場角就越小 在鏡頭焦距一定的情況下,鏡頭規格與鏡頭視場角的關係為 鏡頭像面越大,其鏡頭的視場角也越大。所以由以上關係可知 在鏡頭物距一定的情況下,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