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課題研究個人小結

2021-03-19 12:13:00 字數 3086 閱讀 4374

語文課題組張麗華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當煥發生命的活力。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認識語文課堂教學,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觀,這就是生成的課堂教學。語文課堂教學關鍵是把學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資源,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與教學環境、教學文字、教師以及同學的思維碰撞中產生火花,課堂教學才能不斷「生成」。

而作為課堂教學主導的教師要深入挖掘動態生成點,恰當運用動態生成法,精心預設動態生成的預案,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有重視備課的好傳統,但許多老師課前精心設計,課中按部就班,較少關注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學生在課堂上的生命狀態。正如葉瀾教授指出的:「上課是執行教案的過程。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程序是完成教案,而不是『節外生枝』。教師期望的是學生按教案設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導,直至達到預定答案為止。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角色」。

讓「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學生,遏止了他們在課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鮮活靈動充滿情趣的語文課變得機械、刻板與程式化,這是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缺憾。

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種共識: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當煥發生命的活力。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認識語文課堂教學,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觀。

我們通過課題研究,也發現教學不是完全根據教師的事先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而是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學生的思想和教學文字不斷碰撞,創造的火花不斷迸發,新的學習需求、方向不斷產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這就是生成的課堂教學。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創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活力的湧動。這種生成的課堂教學,是新課程下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

倡導這種生成的語文課堂教學,是因為:課堂學習是學生生命活動的組成部分。語文教學具有豐富性和展開的多種可能性。時代和形勢的發展要求教學具有生成性。

而語文課堂教學怎樣生成?在哪些地方建立課堂教學的生長點?關鍵是把學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資源,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與教學環境、教學文字、教師以及同學的思維碰撞中產生火花,課堂教學才能不斷「生成」。

(一)、深入挖掘動態生成點

語文課堂的生成是動態的,各個過程,任何環節都有生成的因素和條件。在過程中生成,是語文課堂生成的基本策略。當然,語言性是語文教學的本質特徵,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成理應在語言上挖掘生成點。

1、以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語言現象為生成點。這些語言現象,往往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具有鮮明的示範性。例如課文中的中心詞、中心句,體現文章中心的重點段,牽動上下文的過渡句、過渡段等。

在處理教材時,要善於深鑽教材的內容,緊緊把握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然後以此為突破點組織教學。例如《草船借箭》一課,就可以緊緊抓住「神機妙算」一詞,讓學生走進文字,深入研讀,從而引發生成。

2、以帶規律性的新的語言現象為生成點。這種新的語言現象,既適應學生的語言發展水平,又可以概括、類化和遷移,學生學了可以舉一反三地運用。例如新的句式、段式等。

在鑽研教材時,首先要看看課文的語言文字有什麼特點,出現了哪些新的語言現象。然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好生成點,以獲得「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師在《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就抓住了「有的……有的……個個都……」這個新的句式為生成點展開教學的。

3、以接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語言現象為生成點。這種語言現象往往是學生在閱讀時最容易激發思維火花的爆點、最感興趣的疑點和最容易忽略的盲點。教師要選擇這些點,讓學生充分參與全程訓練,再給予恰當的引導點撥,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我在教學《乙個小村莊的故事》時就是抓住「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這一最容易激發學生思維火花的爆點來組織教學。

(二)、恰當運用動態生成法

從方**角度看,生成是一種「突破」,突破舊的,構建新的。應運而生的「突破教學」就是其基本的策略,它指從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智力水平出發,根據課文的語言表達和思想內容特點,引導學生直接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的一種教學策略。突破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智力發展水平出發,十分強調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結構在當前認識活動中的作用,又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發展和完善新的認知結構。

突破教學是乙個使學生原有認識結構不斷調整、充實和完善的過程。突破的活動,就是變化過程、生成過程。

1、對話爭論促生成。在互動對話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學生面對某一問題紛紛發表不同意見的情況。如《學會看病》一課,學生對「這磨鍊了他,也磨鍊了我自己」一句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面對學生的爭論,教師應牢牢把握良機,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各種不同的聲音在爭論中彼此交鋒、碰撞、融合。

從而達到有效生成的目的。

2、質疑問難促生成。教程是流動的而非晶體的,所以,現在大家都把教學過程稱之為「流程」。對《只有乙個地球》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是,①學生默讀課文,發現並提出問題,估計學生會提出的問題有:

為什麼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為什麼說地球像一葉扁舟?為什麼說地球是渺小的?

為什麼要用很小很小來形容人類的活動範圍?根據學生的問題,教師隨機點撥。②引導學生自主釋疑,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乙個問題讀書並尋找答案,組織學生匯報,在匯報中引導學生感悟。

使語文課堂成為一種意義建構的動態過程。在這裡,教師是教學過程的重組者、動態生成的推進者。

3、多元解讀促生成。許多課文中有語言凝練統領全文的句子。教師如果幫助學生牽住這些句子,進行讀、思、說、練,就能直達教學目標。

如老舍先生寫的《貓》,全文雖然句式多變,但是都圍繞著首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展開了精彩的描述。我們可以牽住首句設計學習思路:⑴知「怪」——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首句寫了哪些內容?

⑵體「怪」——先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出貓(或小貓)的這一古怪的性格?是怎麼寫的?⑶說「怪」——運用「……吧……可是……」的句式,憑藉課文內容,說出貓的古怪性格。

⑷填「怪」——用填空的形式填出貓的「三怪」和小貓的「三怪」,進一步體會貓的可愛,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⑸背「怪」——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結合填空題背出第4自然段。在具體操作時可扶放結合。

這樣設計,能起到「以一當十」的教學效果。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是一種以師生生命為載體的動態性資源,是一種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依據的教學新情景。在這樣的課堂裡,學生擁抱文字,超越文字,回歸自我,超越自我。在感性和理性的交融中,有效生成不斷喚起形象,撞擊思維,催發情感。

在這樣的課堂裡,知識在建構中遷移,能力在遷移中發展,人格在發展中完善。這樣的課堂需要教師真情演繹,隨機導撥,富有靈性的召喚。

課題研究個人小結

分析現行的課堂教學,我認為 小學數學有效學習材料的運用與研究 這個課題很有研究的必要性。所以我積極參與該課題的研究活動。一年來,在樊淑虹老師的指導下,我認識了什麼樣的學習材料是有效的,什麼樣的學習材料是無效的,逐步探索出學習材料有效使用的理論和方法。現將一年來參與該課題研究活動如下 一 理論學習 認...

數學課題研究個人小結

近一段時間來,我參加了校級課題 農村小學學習現狀及對教師教學滿意度的調查 的子課題 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人撰寫的 如何轉變潛能生的學習態度 受到老師的一致好評。農村小學學習現狀及對教師教學滿意度的調查 課題在我校開展研究半年多來,我們以課堂教學改革為載體,嚴格按照制定的課題研...

課題研究個人小結姚永剛

高考課題研究個人小結 庫車二中姚永剛 這學期以來我積極投入了學校的課題研究。回顧研究之路,感覺既充實又有實效。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 這是我最大的體會。一 主動學習,注重過程 課題研究重在過程,這是我校參與課題研究老師的共識。而我更是努力經歷真正的研究過程,體味研究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