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錯題集」提高學生糾錯能力的研究實施方案

2021-03-04 09:59:31 字數 3982 閱讀 4108

基於以上想法,我們數學組提出有效運用「數學錯題集」這一研究課題,致力於學生的錯題收集、分類及錯因分析,並探尋相應的實施策略運用於平時的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糾錯能力。

二、課題的概念界定

「數學錯題集」是指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類零散的錯題的系統彙總和系列化。就是要求學生準備一本較厚的筆記本,把平時作業及形成性練習中做錯的錯誤找出來,把錯誤的習題從作業本或練習紙上摘抄或「剪下」下來,「貼上」並整理「編輯」在錯題本上。整理的同時認真分析,尋找問題的癥結,進行自我反思等。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使學生主動關注自身的數學學習。有效降低作業的錯誤率。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糾錯能力、歸納整理能力等良好非智力因素。

促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顯著的變化,變被動為主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好數學信心和興趣,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進教師的反思能力、以及對學生錯題的研究能力,指導能力和教學業務能力地全面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 「數學錯題集」的建立。

◆怎樣記錄。首先讓學生選擇一本比較容易儲存的本子來記錄,有條件的話可以由老師進行專門設計又統一發放。接著是考慮記錄哪些問題。

一開始要求學生記錄每天在數學學習各方面的錯題,每錯必登,多錯多登,少錯少登,無錯不登。並通過學生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或請老師幫助三個層面進行反思,找到錯誤的原因,記錄下完整的解題思路及答案。有些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可以把試卷上的題目直接剪下來或者是通過影印粘到錯題本上。

◆錯題分析。對每乙個錯題的分析應包含四個過程:

(1)錯在**?在做錯的地方用其他顏色的筆標出來,以警示自己。

(2)為什麼錯了?分析錯因,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應該怎麼做?把正確的解答,寫上在記錄正解時,不僅是正確的答案,應包括老師講解該題的引入語、解題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題的技巧、規範步驟及小結等等。

(4)得到什麼教訓?對自己的錯誤要深刻分析,提出解決這類錯誤的方法。

(5)真的搞懂了嗎?錯題改編,舉一反三,這是彌補知識漏洞的最佳的方法。可是這一工作的難度較大。

初始階段,同學們只需對題目條件如:題目中的乙個資料,或題目中的問題和條件互換,做一點改動即可。當然可以請家長幫助出類似題考孩子。

也可以參考課外書籍上的題目,再找乙個類似的題目進行進行補償練習和自我檢測。

◆用什麼時間去收集。一開始教師可以從精減作業題入手,減少學生的作業時間,讓學生有時間認認真真去收集錯題。也可以把它作為一項課外作業或者是家庭作業,有些學生會因此沒有作業(作業全對的)或很少,他們當然會很樂意,而錯題多的學生相反會很不開心,自然也會把減少作業的錯誤率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

◆錯題整理。錯題收集工作完成後,為了讓錯題變得清晰明朗,方便我們使用,可以將所有的錯題分類整理,比如桉錯誤的原因分。每道錯題收集後,標註出錯誤原因,可以分三大類。

第一類———遺憾之錯。就是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題;比如說,「審題之錯」是由於審題出現失誤,看錯數字等造成的;「計算之錯」是由於計算出現差錯造成的等。

第二類———似非之錯。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得不夠自如;第一遍做對了,一改反而改錯了,或第一遍做錯了,後來又改對了等等。

第三類———無為之錯。這是無思路、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的問題。另外寫上屬於課本的某一單元某一節或某一頁知識點。

這樣分類的優點在於既能按錯因查詢,又能按各章節易錯知識點查詢,給今後的複習帶來簡便;另外,整理時同一型別問題可只記錄典型的問題,不一定每個錯題都記,簡化了「錯題集」。

2、 數學錯題集的利用

◆經常閱讀,避免再錯

一本好的「錯題集」就是自己知識漏洞的題典,「錯題集」不是把做錯的習題記下來就完了。同學們要經常在空閒時間或準備下一次考試時,拿出「錯題集」,瀏覽一下,在錯題中淘「金」。可以把每天課始2分鐘可以定為「思過」時間。

在這個時間裡可以讓學生對前面特別是前一天的錯題看一次或者再做一遍,以檢測自己是否真懂。或者是閱讀前面作的自我反思權作向自己再一次拉響警鐘。在課後空閒時間或準備下一次考試時,拿出錯題本進行複習,讓曾經犯過的錯誤在大腦中再一次「否定」,從而避免再犯。

◆交換閱讀,預防出錯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由於學生的基礎不同,各位同學所建立的「錯題集」也不同。通過交換閱讀、相互交流,同學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從中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練習的準確性。

◆錯題分級,逐個「消滅」

要求是當日錯當日整理,乙個星期一次小結,乙個月一次中結,乙個學期一次總結。

一星期一小結的具體方法是,首先將每天記錄下來的錯題瀏覽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證以後不會錯」的題目前打上乙個「×」,在「不完全明白以後有可能再錯」的題目前打上乙個「?」,在「不知道為什麼錯一直沒有弄懂」的題目前打上乙個「△」。

乙個月一中結的具體方法是,首先把每個星期總結出來的「?」級題目想辦法徹底解決弄懂,自己不行的話,一定要請教老師把它「消滅掉」,不能客氣。而把「△」級題目再行抄錄下來,如果一點新的發現都沒有,就將它公升級為「☆」級題目,如果已經覺得可以「消滅掉」了,就將它降級為「?

」,下乙個月中結時爭取把它「消滅掉」並降級為「×」 。

一學期一總結的具體操作方法是,通常是在期末考試前15天完成,首先把乙個月一中結中的「☆」級題目整理出來,想盡辦法把它「消滅掉」,然後再將星期小結和月中結中的「?」級、「△」級,不管有沒有「消滅掉」,不僅全部從頭思考一遍,想想當時是自己是如何「消滅掉」它的,從中找到大約15%-20%數量的好題用筆再做一遍。最後把一學期一總結的成果抄錄到另外乙個「錯題精華本」上去。

如果培養了這個方法,那麼複習就會變得很容易了,除了看課本,把知識串起來,就是看自己整理的「錯題成果」了,這樣的好方法如果可以一直延伸下去,那樣學習就變得很簡單很簡單了。

3、 數學錯題集的延伸

教師可以針對全班錯誤率較高的題目按單元內容進行記錄,把收集的錯題列印成一張數學練習試卷,讓學生再次鞏固練習、訂正,盡量縮短錯題在學生腦海中的遺留時間。等到學期結束時,教師再把平時的錯題練習試卷積累成冊,進行期末系統地、有針對性地複習,查漏補缺,從而避免無目的,無重點地低效率複習。同時,積累成冊的「數學錯題集」也能為下一屆學生提供借鑑。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遵循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採用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相結合的研究策略,一邊研究、一邊實驗、一邊積累,具體方法如下:

1、文獻法:課題組成員學習參考資料,網上相關研究文章。

2、行動研究法:針對錯題型別,制定糾錯計畫,實施糾錯策略,分析糾錯效果。

3、經驗總結法:實驗教師要對錯誤資源的生成、解決、總結三步做好總結,撰寫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札記、教學**、建立《數學典型錯誤分析》。

4、個案研究法:重視對典型學生學習狀況的跟蹤分析,從中尋找課題研究進展的突破口。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

1、前期準備階段:(2023年9月):

(1)運用文獻資料法,收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方案,課題論證。

(2)運用案例研究法、調查分析法,對當前學生數學學習中錯題的成因和對錯題價值的挖掘程度面對本校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對策,在部分班級進行先期的重點實驗研究。

2、實施研究階段:(2023年10月至2023年7月):

(1)運用行動研究法,這一課題的研究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重點是幫助學生建立好自己的錯題集,這裡涉及到錯題集用什麼本子集比較容易儲存?集什麼比較實用?如何集比較規範?

這是本課題研究的前提。第二步,利用好建立好的錯題集這是本課題的關鍵。通過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剖析反思,切實降低作業的錯誤率,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2)定期開展經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動,在實踐中研究錯題集的如何規範建立和有效利用。

(3)運用經驗總結法,收集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撰寫案例和**,檢測比較,中期匯報,將實驗成果向全校各門功課推廣。

3、總結結題階段:(2023年8至2023年9月):

(1)總結實驗成果,撰寫研究報告。

(2)結題。

(3)展示,推廣研究成果。

七、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每個學生形成一本富有個性化的「數學錯題集」

2、結合 「錯題集」,教師對症下藥,開出一套適合學生的「處方」

3、形成降低學生作業錯誤率的相關策略的**或案例

4、形成有效開發和利用錯誤資源的相關策略的**和案例

5、形成特色的校本教材。

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

利用錯題提公升學生反思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練習 作業和考試中,學生都會出現一些做錯的題目,對學生而言稱之為 錯題 很多時候學生對待錯題,總是急於去改正,而後會做了,就束之高閣了。實際學習中顯示,對待錯題的態度不同,學習的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問題是數學的核心 解題則是數學的主要任務。如果不注意反思,就會不斷的重複犯許多一樣的錯誤,...

建立和巧用錯題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作者 黃江寧 中國新課程教育教研 2013年第07期 隨著新課程新理念在教育領域中的全面推廣,對於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同時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不能再搞題海戰術,讓我們的學生感到數學深奧 繁瑣 枯燥,因為畏懼數學而排斥數學,這就違背了新課標背景下數學...

利用錯題資源提高小學四年級學生簡便計算能力研究

研究報告 一 問題的提出 如果問學生喜歡用簡便方法計算還是用一般方法計算?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用簡便方法計算。開始學習一種簡便計算方法後,總是很大一部分孩子難以靈活運用,作業錯誤較多。通過很多練習後仍有少數孩子很難靈活運用。從長期的教學中還看出 去年的這個內容出了這樣的錯誤,今年教這個內容又出了同樣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