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讀後感

2021-05-28 00:00:53 字數 2692 閱讀 8110

讀國學經典中《論語》有感

一提到「國學經典」四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當然,其中很多是有名的且經久不衰的著作,也有很多是很普遍卻道理深刻的警句。

這個寒假我認真誦讀國學經典中最著名的《論語》,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頗深。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下面我就簡單地談談我的收穫。

孔子的經典語錄集《論語》,因其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其推崇備至,不僅影響著今天中國人的思想,更是成為外國學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經典之作。可見,《論語》之影響深遠而巨大。

我們今天再來捧讀《論語》,其現實意義究竟在**?北師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座標」。因此,《論語》可以作為我們個人尤其是作為教師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1、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中提到並最具概括性且易於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孔子認為:血氣未定的年少之時,不要沉浸於女色;血氣方剛的成年時期,不要與人爭鬥:而到血氣既衰的老年,不要貪得無厭。

乙個人遇事不要主觀臆測,不要盲目武斷,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自以為是。孔子還認為,和正直,誠實守信,博學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諂媚的人,虛偽陰險的人,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時他還認為,如果以適度的禮樂來節制自己,以稱道別人的好處,以擁有很多賢德的朋友為快樂,對人是有益的,而以驕奢淫逸,遊蕩忘返,宴飲荒淫為快樂,對人則是有害的。

這些言論,簡潔明瞭,教人自我警醒,讓人持守美德或教人棄去偏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這幾句話牢記在心,時時警醒自己,應該說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作為教師,為人師表,更是要牢記不忘,並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為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人過分地強調物質利益的追求,因為種種原因而使得人們的利益主體多元化,於是,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多元化,而作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肩上的擔子千斤重,一頭挑著學生的現在,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必須給予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人生觀的引導,教育學生為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努力並成為國家的棟樑。而要達到此目的,教師自己首先要有正確的世界觀. 價值觀、人生觀,因此,教師必須修身養性,經得起各種不良現象的**。

2、勤於好學,終身不懈。有關勤奮好學孔子也說過:「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即詩能感髮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向善;禮能規範約束人的行為,使人能夠單立於世,而**能夠薰染人的心魄,使人德行圓滿。

總之,孔子認為學文可以涵養完美的人格,所謂君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些美好的品質,都應當歸功於學文時潛移默化的力量。

這些觀點和思想,我們今天要認真總結和借鑑。一是我們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以知識,更要注意培養他們的品質,即堅持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的職責。二是教師自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讓讀書成為習慣,終身不懈。

三是新課改的新目標,即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要求,教師除了自己終身學習外,還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人生過程中,勤於好學,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利於將來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人。

3、誨人不倦,因材施教。論語給我最深刻的感悟則是從教應誨人不倦,因材施教。《論語·述而》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意思是說努力學習而不感到滿足,教誨別人而不感到厭倦。

縱觀《論語》全篇,孔子這裡的誨人不僅指教誨他人以知識,還包括教誨他人為人處事的態度。作為教育先祖的孔子,可謂教書育人的典範,孔子從而立之年開始教授學生,而且持久不渝,終生以之,他一生「**三千,賢人七十二」,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佳話,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孔子的教育事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除了他的「誨人不倦」的態度,還有就是他「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方法,

這裡給我的啟示有:一是要有終生從教(至少是從教期間)無怨無恨無悔無倦,充滿激情,始終如一,熱愛教育的情感。二是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不分城鄉、幹群、貧富,男女等因素,對他們的態度要一樣。

三是教法要靈活,要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包括表揚、批評、要求等,否則,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產生師生隔閡,仇恨的心理。

4、修己治人,仁愛至上。縱觀全書,其核心還是圍繞「仁」這一重要思想展開的。修己治人,仁愛至上孔子無論談「修己」還是「治人」,最終歸依還是人生道德。

孔子所重視的德行,所包括的範圍甚廣,而這些都可用「仁愛」來總括。「仁愛」是孔子所樹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在《論語》中有一百多次提到「仁」,雖然具體語境的差異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種道德的修養境界,是一切德行的總和,孔子提出「仁愛」,是對人的情感、情操、修養的重視。

因此,教師在與人打交道過程中,一定要講誠信,否則,你就會失去影響力,號召力,有損自身的形象,尤其是在和家長、學生打交道時,事先一定要認真思考,不能做到的不要承諾,已承諾的要準時按要求兌現,包括我們對學生的獎懲,對學生的要求等。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要慈善,「惠則足以使人」,慈善,在我看來,就是關心、關愛、關懷學生,這種關心、關愛應該是全面的,不僅是學習方面,還有生活方面,情感思想方面,不僅是大事情,而應該體現在細微處。有老師抱怨,學生不聽話,不好管,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給予了他們多少愛,多少關心,不然,怎麼不能「足以使人」呢?

對待家長和學生要寬容,教師觀念要改變,不能居高臨下地要求和訓斥家長和學生。

總之,孔子《論語》是中國古代的經典之作,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論語》,體會《論語》的精華思想。

國學經典讀後感

中國優秀的古典 意存高遠,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其中不僅有文學,還蘊涵著美學,哲學。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充實孩子,就是給了孩子們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誦讀古代優秀詩文,同時也是在與歷史上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對話。從小結交這樣的朋友,接受這樣的薰陶,對乙個人一生都會產生積極影響。讀了...

國學經典之讀後感

初識國學經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經典的份量,它定是我國文學界中的奇葩,並且覺得那是文孺志士的專屬區。像我這種膚淺的文學造詣不高之輩怎能領會其中的奧秘。我帶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在網上查閱起來。詳識國學經典讓我豁然開朗,想想自己的學識只是冰山一角。國學經典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

國學經典孝道讀後感

國學經典孝道讀後感俗話說 百善孝為先。可是看看社會的一些現象,想想現在人們的一些作為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 可是當他成家立業之後,卻將父母斷然拋棄,讓他們孤苦憐仃的艱苦度日 父母費盡心血地將他們培養成才,可是,當他們功成名就之後,卻認為父母地位卑微恥於與其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認雙親 為了照顧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