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件工資管理辦法

2021-03-04 00:34:11 字數 5022 閱讀 4606

一、薪資制度

1、實行計件工資制的背景

該廠工資分配的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微分積分法」推行計件工資制。該廠生產的產品款式達一千餘種,每種十幾道加工工序,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不宜實行計件工資制,副總經理介紹說,工人的心理很矛盾,他們渴望競爭,獲取高工資,但又求穩定,希望得到乙份固定的收入,因此贊成實行計時工資,不贊成實行計件工資,在生產任務緊時,要求工人加班,往往遭到他們的回絕,所以,該廠採用了一種特殊的計件工資制。

2、微分積分計件法

利用「微分積分法」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

(1)微分法。將加工工序分解到最小加工單位,如乙個焊點,乙個扣鏈圈,一次走刀等,估算出最小加工單位合理必要的加工時間;再將不同焊點、鏈圈接尺寸等級歸類(不同尺寸加工時間不同)如焊點分為a、b……e五級焊點;再定出每一級焊點的加工時間。

(2)積分法。加總某款式某工序各最小加工單位的加工時間乘以各最小單位數。

(3)計件單價的計算

計件單位=300∕(25.5×7.5×3600)×(h1+h2)

式中:300元為月基本計件工資

h1=純加工時間(秒)

h2=必要加工準備時間,如必要時間的調機、調大頭等。採用微分積分法必須注意:

* 計件測算的物件是十分熟練的工人,操作程式必要方法得體。如操作本應用右手拿鉗,而由於習慣非要用左手,加工時頻繁倒手拿工具的員工不應做為測算物件。再如每次動作是否是最近的距離,因走的路錢不當,延長了時間,不宜做測算標準。

*計件測算的人員一定要有工作經驗的人員參加,不宜用一般文員。該廠實行微積分計件後,基本不用監督工人了。

3、工資制度。

計件工資制只是工資支付形式,具體的工資制度是結構工資制,包括三大單元:

(1) 計件工資。這是保障工資,為300元,凡任務量飽滿,技術操作熟練,方法得體,不加班,表現好的員工都可以得到300元工資。

(2)浮動工資。浮動的確定運用綜合指數和表現指數。

綜合指數1---25,考慮相對靜態的因素包括:學歷、工齡、工種特殊性(技術要求、培訓時間、責任、強度);動態的因素僅包括加工量。

表現指數0.7---1.2,超過1者為特獎獲得者,表現差者為1以下,表現指數體現了的重罰特色,該廠員工考評細則共設6個懲罰等級56項條款。懲罰原因之多,內容之細,是極為罕見的。

(3)花紅(第十三個月工資)。等於每個員工全年實際總收入除以12個月。

二、勞動力流動情況

人員流動比較大,每月10多人辭職。建廠時辭退比較多,現在很少。員工辭職的理由主要是認為工資低、管理苛刻。對此,廠方相信自己的管理機制,相信能依靠競爭潛力發展企業。

三、計件測算的基本方法

1、 計件測算的物件是十成熟練的工人,操作程式必須是必要的,方法必須是合理的。如操作本應用右手板鉗,而由於習慣非要用左手,加工時頻繁倒手拿工具的員工不應做為測算物件,再如每次動作是否是最近距離,因走的路線不當,延長了時間,不宜做測算標準。等等範約,不一一羅列。

因此測算時判斷是否正確至為重要,一定要有工作經驗的人員或主管一級參加掌握,不宜用一般文員。

2、整體的計件思想採用的是微分再積分的辦法,避免因款式及工序繁雜多樣而造成大量的重複工作。

*微分法:

先把最基本的加工單位列出來,所謂最基本單位必須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加工單位,如焊點,扣鏈圈,一次走刀(車花)等。測出最小加工單位的合理必要的加工時間,我們認為微分後的測算,是整個公司計件工作的基礎之基礎,必須認真對待,所有測算資料必須整理送秘書處存檔。

為使最小加工單位測算更精確,在計件核算過程中,我們發現,各焊點,鏈圈因尺寸不同造成加工時間差異甚大,現提出應對最小加工單位進行按尺寸分級歸類。如焊點分為a、b、……e五級焊點,再定出每一級焊點的加工時間。分級歸類工作應符合生產實際,準確方便可行。

主管應與有經驗顧問一起實際調查討論後,再歸類報總經理辦公室審查。

*積分法

某款式某工序單位重量的純加工時間h應等於各最小加工單位加工時間乘以各最小單位數後之總和。

這項工作的歸檔應寫明款式,工序,最小單位名稱,數量總值。

3、計件單價的計算:

計件單位= 300∕(25.5×7.5×3600)×(h1+h2)

式中:h1=純加工時間(秒)

h2=必要的加工準備時間,如必要的調機,調大頭等。

h2同樣可採用以每乙個最小單位動作為基本單位測算整理歸檔,如其它工序有同樣的動作時便可參照。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而論,h2應與加工次數有關,而與加工量無關。對於同種型別的產品,我們亦可以採用模擬法直接算出計件單價。

即算出一種計件單價後,同類產品的另一種款式的計件單價只須從理論上算出h1,的比例係數,h2可保持不變。無需重新測算。因計件單件中的h2是指單位重量的加工準備時間,因此很多情況下,h2應等於一次加工準備時間除以發貨量。

發貨量發生變化時,h2與發貨量成反比。

4、各種計件資料的**設計及負責歸檔,由調研部負責。

5、機械部的計件或計時定額管理應參照生產部經驗摸索方案試用。

計件工資方案

計件工資是指按照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位來計算的工資。它不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勞動報酬,而是用一定時間內的勞動成果來計算勞動報酬。

是指按完成產品的數量來計算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即,工資是用工人完成的合格產品數量乘以規定的計價單價計算得出的。計件工資可分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

個人計件工資適用於個人能單獨操作而且能夠制定個人勞動定額的工種;集體計件工資適用於工藝過程要求集體完成,不能直接計算個人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的工種。

計件工資計算的主要依據是計件單價,即工人完成每一件產品的工資額。一般按各該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率除日(小時)產量來確定,計算公式如下:

計件單價=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準÷日(小時)產量定額

若按工時定額計算計件單價,計算公式為:

計件單價=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準×單位產品的工時定額

計件工資具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接計件工資。計件工人按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和計件單價來支付工資;

2.間接計件工資。按工人所服務的計件工人的工作成績或所服務單位的工作成績來計算支付工資;

3.有限計件工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規定其超額工資不得超過本人標準工資總額的一定百分比;

4.無限計件工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超額工資不加限制;

5.累進計件工資。工人完成定額的部分按同一計件單價計算工資,超過定額的部分,則按累進遞增的單價計算工資;

6.計件獎勵工資。產品數量或質量達到某一水平就給予一定獎勵;

7.包工工資。把一定質量要求的產品、預先規定完成的期限和工資額包給個人或集體,按要求完成即支付工資。

計件工資是按照工人生產的合格品的數量(或作業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來計算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它不是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而是用一定時間內的勞動成果——產品數量或作業量來計算,因此,它是間接用勞動時間來計算的,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

按照工人所完成的產品數量或作業量支付的工資,是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之一。計件工資是由計時工資轉化而來的,是變相的計時工資。例如:

在實行計時工資時,工人的日工資額為3元,每日的產量為10件;而在實行計件工資時,計件單價是按照日工資額除以日產量來確定的,即3元÷10=0.3元。

工資形式的差別,並不改變工資的本質。計件工資和計時工資的本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

編輯本段

計件工資制

計件工資制是指按照生產的合格品的數量(或作業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來計算報酬,而不是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的一種工資制度。計件工資制是間接用勞動時間來計算工資的制度,是計時工資制的轉化形式,指需按已確定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它的一般表現形式有:

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

在實際生產經營中,要實行計件工資制,企業生產需具備相應的客觀條件,如需要有明確的方法以計量產品的數量,需要有明確的標準以確認產品的質量,並需制定合理的勞動定額標準和相應的統計制度等。

編輯本段

計件工資方法

無限計件工資制

無限計件工資是工人全部工資都隨完成和超額完成勞動定額的多少,按統一的計件單價來計發,不受限制。這種計件工資形式應用得較為普遍,它計算簡單,工資和勞動成果的聯絡密切,工人容易掌握。在計件單價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工人應得的工資同完成產量定額程度成正比,同單位產品實耗工時成反比,多勞多得,對促進工人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勞動效率有較強的作用。

一般來說,生產短線產品(包括零部件),生產的連續性、協作性要求不是那麼嚴格,能夠制定個人產量定額或工時定額,勞動成果可以單獨統計,並且可以由乙個人有效地完成的工作,都宜於實行這種形式。

有限計件工資制

即對工人個人單位時間所得計件工資收入總額給以一定限制。比較常用的方式:對個人計件工資收入規定最高限額、採用超額累退計件單價、採用可變計件單價。

有限計件工資制是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規定超額工資不得超過本人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或金額的限制。超過限額不給計酬,也可採用計件單價累退辦法。超額越高,計件單價越低。

如超額10%以內,每件1元,超過10-15%,每件0.5元,超過15%以上,每件0.2元(也叫累退計件工資制)。

實行這種形式,一般是由於管理水平低,定額不夠先進,為防止超額過多而採取的一種限制辦法。

全額計件工資

全額計件工資亦稱全計件工資,是計件工資的一種形式,指實行計件制的工人,按其全額工資計算計件單價,並估算職工的全部工資收入。它比較適用於生產任務飽滿,人員之間工資差別不大的生產工人。

超額計件工資制

超額計件工資制又稱分段計件工資制,是在勞動定額內,按計時發給標準工資,超額部分發給計件工資。超額計件工資制是有時工資保證的計件工資制,工人完成勞動定額發給月計時標準工資。超額完成定額部分,按規定的計件單價發給計件超額工資。

沒完成定額的,適當減發月計日標準工資。 這種工資形式可以看作是對計時工資形式的一種補充。其中的第一種形式實際上等同於無限計件工資制,因為它並沒有保底工資,如果原來實行的是計件工資,現在改為這種形式,往往難以被員工接受;第二種形式的計時工資標準實際上是保底工資,超額部分可以理解成為獎金。

間接計件工資制

計件工資是按照勞動者生產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計量和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而間接計件工資制是指二線工人和從事輔助性工作的工人,按一線工人完成的產量進行折算計件發給工資。間接計件工資制主要取決於他們所服務的直接計件工人的勞動成果。

其目的是促使輔助工人關心一線工人的產量,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協作,以保證生產任務的完成。

計件工資管理辦法

第一條本企業為適應訂貨量常隨季節變化,臨時加班時間多,人員需求量不穩 定的市場環境及內部特點,以及為提高工作績效的發揮水平,激勵作業人員的工作積 極性,特制訂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的適用範圍為本廠直接參與生產的男女從業人員 包括從事包裝 整理作業人員 第三條本廠計件工資分為固定金額與浮動金額兩部分。第...

計件工資管理辦法

一 薪資制度 1 實行計件工資制的背景 該廠工資分配的最大的特點是運用 微分積分法 推行計件工資制。該廠生產的產品款式達一千餘種,每種十幾道加工工序,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不宜實行計件工資制,副總經理介紹說,工人的心理很矛盾,他們渴望競爭,獲取高工資,但又求穩定,希望得到乙份固定的收入,因此贊成實行計時...

關於計件工資管理辦法

一 總則 為了規範計件工資核算流程,加強內控,規避財務風險,特擬定此辦法。二 計件單價核定 涉及新品計件單價核定或產品計件單價調整,由車間主任提出申報,生產部主管複核,由工程部 人事行政部 財務部三個部門現場確認審核,由總經理助理審批執行。1 權責 1.1車間主任,要嚴格核定產品的產能 加工時間 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