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彌兒的感想

2021-03-04 00:12:34 字數 3618 閱讀 2814

《愛彌兒》讀後感

《愛彌兒》的作者盧梭(1712——1778)是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出生於瑞士日內瓦乙個鐘錶匠的家庭,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教育上,他主張教育目的在培養自然人;反對封建教育戕害、輕視兒童,要求提高兒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反映了資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從封建**主義下解放出來對教育的要求。《愛彌兒》一書則是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物件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的巨著。

此書寫於1757 年,發表於2023年,是一部哲理**,同時也是一部教育論著,其副標題就叫《論教育》。它描寫了乙個人從出生到結婚,到進入社會受教育的全過程,主張順乎天性,讓人的本性避免受社會偏見和惡習的影響而得到自然的發展。這部書不僅是盧梭論述資產階級教育的專著,而且是他闡發資產階級社會政治思想的名著。

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見

「正確的教育是我們的幸福,而錯誤的教育是我們的痛苦和淚水,也是我們對社會和民族犯下的罪過!」

這是愛彌兒給我最大的一種觸動,也是盧梭精神的至高境界。

在本書中,盧梭通過其虛構的**主人公愛彌爾從出生到**的教育歷程,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論」。他的教育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礎上的。開篇他便講到,「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

」人們破壞自然之態,隨意改變、扭曲其天性,顛倒一切,但是,盧梭又指出,「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這樣的裁剪,人類的處境可能會更糟一些。 」我們可以把他說的裁剪看作是教育,即使人生下來便是善的,但並不代表他天生就是乙個有用的社會人,乙個幸福的人。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一直到現在,教育仍然是人類社會不可忽視的。

但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

這種思想和我國偉大教育家孟子的教育思想有相似之處,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統一性和同一性。對後世的影響頗大。但二者又有本質的區別:

盧梭代表資產階級下的新生態教育觀,而孟子則是奴隸社會時期想封建社會過渡期的教育,雖然獨有開明性,但我們還是有必要結合社會的發展進行理性的分析和學習。

盧梭分了五卷來描述愛彌兒不同時期的教育。

在第一卷中,他著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給孩子多些真正的自由。在本卷中,盧梭提出了教育的意義,「生活,這就是我要教給他的技能」。這句話體現了他的生活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育人,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乙個大寫的人。但這只是教育對於社會的意義,教育的另乙個意義應該使其成為乙個幸福的人。是的,教育是需要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但假如生活在社會的人都不會感到幸福,那這樣的社會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生活需要快樂,而教育也需要快樂。

「熱情可以彌補才能的不足」,我很願意相信這句話,才能多不多沒關係,重要的是有熱情,這樣才有能力使其獲得更多的才能,幫助其成為幸福的人。在此,他也為老師提出了一些要求,「乙個好老師最為根本的品質就是,他絕不是乙個可以被僱傭的人,有些職業是如何的高尚,以致乙個人如果是為了金錢而從事這些職業的話,那麼表明他們不配從事這些職業。教師就是這樣的職業。

」教師這個職業與其他的職業不同,選擇了教師這一行,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付出!這是對我們以後所從事職業的最大的肯定。

在第二卷中,他認為兩歲至十二歲的兒童處於理性的睡眠期,不應當對他們的心靈有所教化,因此主張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應該把**當作**,孩子看作孩子,按人的天性處理人的欲念。反對為了不確定的將來而犧牲現在,使孩子遭受各種各樣的束縛。

這具有多麼深遠的現實意義啊!但是,隨著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大,一句「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害了多少的中國孩子?一些家長甚至在孩子還未落地時便考慮其教育問題,這是沒錯的。

但是許多家長是盲目的,你家孩子會跳舞,我家孩子不但要學舞蹈,還要學彈琴。我家孩子的成績一定要好,於是,小小的年紀便背上重重的書包,穿梭在什麼英語班,奧數班,特長班中。這其實跟中國人特別愛面子有關,你家孩子這樣好,我家孩子必須比你還好。

就這樣一種畸形的心態,不知磨滅了多少孩子的天性。我還發現現在的家長似乎把學習成績認為是與孩子唯一有聯絡的事情,「其它的事你就別擔心、別操心」,但孩子們真正應該得到的是什麼?盧梭對此提出,在他們的心靈還不具備各種能力以前,最初幾年的教育應當純粹是消極性的,不要教學生道德和知識。

個人認為,這樣太過於極端,而且要想這樣也不太現實。所以,這階段可以教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生活知識。

第三卷論述對十二至十五歲的少年的智育教育。這裡盧梭主要講了三點,

(一)「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一切,不是由於你的告知而是由於他的理解,不要教他科學知識,要讓他自己發現。」這也就是中國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但是,乙個人只有了學習的慾望,才會貪婪的吮吸著知識,遇到困難,也會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所以要讓他們有求知慾,我們要相信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他想!

(二)「他到了工作、教育和學習的時期,問題不在於他學的的是什麼樣的知識,而在於他所學的知識要有用處」我相信,這也是教育一直追求的理想殿堂。那何謂對其有用的知識,這其實是不好評價的。有的知識對其現在有用,有些又是對其長遠發展有用。

特別是一些抽象的知識,思維的活動,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我們卻無法評價。但學習的能力確實終生的。

(三)「應該使乙個人的教育適應他這個人本身」,對於愛彌兒來講,這很容易實現,因為老師就只教他乙個人,但這對於現在的教育確是乙個很大的挑戰。現在的班級制教育,乙個老師往往要面對多個學生,在一些教育資源不足的地區,乙個老師所帶學生的數量更為龐大。那麼,我們如何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使教育適應每個人的發展呢?

我覺得教育是乙個綜合性系統,這需要學校,家長與社會多方面的配合。控制班級的規模,優化教師精力。老師要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絡。

其實這對教師的要求是特別高的,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嘗試。

第四卷側重十五至二十歲青年的德育教育。這段時期他們已經進入到大學階段,指導和教育成年人,所採取單獨的方法和教育兒童的方法完全相反,你應該毫不猶豫的把你精心隱瞞了如此之久的危險的神秘事情告訴他。讓他們積極進入社會,接受社會的大浪淘沙。

第五卷則是對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其實剛開始的時候,覺得盧梭的性別歧視特別嚴重,很重男輕女,什麼「乙個女人第乙個也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溫順,因為她生來就要服從不太完美甚至有許多缺點和惡習的男人。因此,她們從小就要學會忍受不公正對待,毫無怨言地忍耐她們丈夫的錯誤行為。

」雖然男女有別,教育也應該有別。但也應該是教育方式而不是地位不平等。但是,閱讀到後面越覺得有趣,覺得盧梭如果作為女人,一定會是很有智慧型的女人,將會有乙個很幸福的家庭。

他指出「女人要機敏,她才能保持她的平等地位,才能對男人表面服從而實際上是管理它」。再者,覺得盧梭的愛情教育是很好的。特別是對於現在的社會,我覺得我們的學校缺少愛情教育這一方面,或是是對這一方面做得不夠好。

特別現在的孩子又很早熟,教師應積極引導其對愛情,對戀愛的觀念,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或禁止。所以,希望學校老師及家長能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讀完本書,我對教育對教師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儘管有些地方會比較片面,但還是很享受這樣的乙個過程。其實,像盧梭,杜威等教育家的思想一直到現在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理論轉化為現實總是不那麼一帆風順的,但是我會努力學習那些大家的教育思想,希望有一天能做一名讓他人覺得幸福並且自我也幸福的教師!

在《愛彌兒》中,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作者對「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別強調教育應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應使教育物件成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這些思想不免有其侷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兒童是無法學到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的。

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就是一無可取的。

《愛彌兒》讀後感

最近這段時間,我讀完了 愛彌兒 這本書,有些微感受想要和大家分享。我對書中的很多觀點都感興趣,如書中的第78小節談到 撒謊不是孩子的天性,是順從的義務迫使他們必須撒謊,既然順從是件令人討厭的事情,孩子們自然能不順從就不順從。我想很多小孩子都有向父母撒謊的經歷,通常我們只是教育孩子撒謊是不對的,而忽視...

愛彌兒讀後感

盧梭的 愛彌兒 是一部關於教育學說的名著,此書主要敘述了虛構的貴族子弟愛彌兒從出生到成年的各個時期的生理心理特徵 成長過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動,是現代教育藝術的理論傑作。盧梭提出的按年齡特徵分階段進行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無疑是乙個重大的進步,它對後來資產階級教育學的發展 特別是對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提...

《愛彌兒》讀後感

姓名 劉利清學號 11106015028 班級 11英語5班 盧梭的 愛彌兒 主要敘述了虛構的貴族子弟愛彌兒從出生到成年各個時期的生理心理特徵,成長過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動,是現代教育藝術的理論傑作。共分五卷,他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 內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著重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