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室工作制度

2021-03-03 23:37:11 字數 1609 閱讀 6910

4、內鏡及附件用後應立即清洗、消毒或者滅菌。清洗消毒、滅菌時間應當使用計時器控制。

5、禁止使用非流動水對內鏡進行清洗。

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滅菌流程表

硬式內鏡的清洗消毒方法與步驟

一、硬式內鏡的清洗步驟、方法及要點包括:

1、使用後立即用流動水徹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殘留物資,並擦乾。

2、將擦乾後的內鏡置於多酶洗液中浸泡刷洗,時間按使用說明。

3、徹底清洗內鏡各部件,管腔應當用高壓水槍徹底沖洗,可拆卸部分必須拆開清洗,並用超聲清洗器清洗5-10分鐘。

4、器械的軸節部、彎曲部及管腔內用軟毛刷徹底刷洗,刷洗時注意避免劃傷鏡面。

二、硬式內鏡的消毒或者滅菌方法及要點包括:

1、適用於壓力蒸汽滅菌的內鏡或者內鏡部件應當採用壓力蒸汽滅菌,注意按內鏡說明書要求選擇溫度和時間。

2、環氧乙烷滅菌方法適用於各種內鏡及附件的滅菌。

3、不能採用壓力蒸汽滅菌的內鏡及附件可使用2%鹼性戊二醛浸泡10小時滅菌。

4、達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內鏡如喉鏡、**鏡等,可用煮沸消毒20分鐘的方法。

5、用消毒液進行消毒、滅菌時,有軸節的器械應當充分開啟軸節,帶管腔的器械腔內應充分注入消毒液。

6、採用其它消毒劑、消毒器械必須符合《消毒管理辦法》的規定。具體操作方法嚴格按使用說明。

7、採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的硬式內鏡,消毒後應當用流動水沖洗乾淨,再用無菌紗布擦乾。

8、滅菌後的內鏡及附件應當按照無菌物品儲存要求進行儲存。

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

一、消毒劑濃度必須每日定時監測並做好記錄,保證消毒效果。

二、消毒後的內鏡應當每季度進行生物學監測並做好監測記錄;滅菌後的內鏡應當每月進行生物學監測並做好監測記錄。

消毒後的內鏡合格標準為:細菌總數<2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

滅菌後內鏡合格標準為:無菌檢測合格。

三、取樣方法:檢測取樣部位為內鏡的腔面。用無菌注射器抽取10mi含相應中和劑的緩衝液,從待檢內鏡活檢口注入,用15mi無菌試管從活檢口收集,及時送檢,2小時內檢測。

四、使用酸性氧化電位水全自動消毒機時必須在氧化還原電位(orp)≥1100mv,酸性水ph值≤2.7及酸性氧化電位水中含有25~60mg/l有效氯的條件下進行操作。

內鏡室**工作職責

一、負責指導和監督內鏡室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標準預防的原則,正確防護,有效預防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發生。

二、熟悉掌握內鏡清洗、消毒、儲存的工作程式及要求,熟練掌握內鏡清洗消毒裝置的操作規程、程式、效能及注意事項,確保內鏡安全使用。

三、工作中正確掌握內鏡持鏡和懸掛法,對內鏡和附件要輕拿輕放,避免意外損害。

四、負責使用、維護、管理好清洗、消毒的各種設施及裝置,定期檢查保養,裝置出現故障要及時檢修。

五、做好各類內鏡的清洗、消毒登記工作,登記內容包括:就診病人姓名、使用內鏡的編號、清洗時間、消毒時間以及操作人員姓名等事項。

六、按《內鏡規範》要求每季對消毒後的內鏡進行生物學監測:每月對滅菌後的內鏡進行生物學監測;消毒劑的濃度必須每日定時監測並做好各項監測記錄,保證消毒效果。

七、每日工作結束後,必須對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沖洗槽內鏡清洗消毒的裝置按《內鏡規範》要求,徹底清洗消毒,待備用。每日對室內環境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地面和物品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拖擦。

內鏡室工作制度

內鏡室儀器保養制度 內鏡是一類精密 貴重的光學和電子儀器,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切實執行其保養維護制度,具體做到嚴 查 細 淨 衝 存。1 嚴 即嚴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儀器的操作規程,建立儀器的使用維修登記檔案,並由專人負責 禁止不熟悉儀器效能者使用儀器。2 查 即術前要對電路各部分及儀器各...

內鏡室工作制度

1 認真履行崗位責任制和各類人員職責,做到既有明確的分工,又能充分的協調與配合。2 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 規章 如內鏡的操作規程 內鏡清洗消毒規程 內鏡質控措施 內鏡消毒監測及保養維護等 嚴格遵守醫院及內鏡中心工作制度,不遲到 不早退,不無故請假或曠工 3 接診病人要做到首診負責制,態度要和藹,語言...

消化內鏡室工作制度

消化內鏡室工作制度1 嚴格掌握檢查 適應症 禁忌症。由門診或病區醫師按專用申請單所列專案詳細填寫,同時開出術前用藥處方,然後到內鏡室登記預約。急診 危重患者,需與內鏡室負責醫師事先聯絡,商定檢查 時間 檢查前準備等事宜,並由申請醫師陪同以便及時搶救。2 檢查前應檢查B型肝炎表面抗原,以儘量減少交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