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標準操作流程

2021-03-03 23:27:49 字數 1398 閱讀 9845

(三)使用後器械清洗消毒管理

1.使用後手術器械密閉送**室統一處置。

2.使用後腔鏡器械的消毒滅菌必須符合《內鏡與微創器械消毒滅菌質量評價指南》的有關要求及醫院《滅菌內鏡清洗滅菌標準操作規程》。

五、 特殊感染手術處置要求

(一)特殊感染手術,應立即**和手術室聯絡,以便手術室及時安排在感染手術間內施行。

(二)氣性壞疽、朊毒體及其他突發事件原因不明等感染視為特殊感染性手術,手術通知單上應註明情況。安排在隔離手術間(最好負壓)進行,手術間門口有「隔離」標誌,禁止參觀。

(三) 手術人員進入必須穿隔離衣,戴手套。進入手術間後,不得隨意出入。

(四)手術間物品盡可能準備齊全,不用的物品術前移出手術間。巡迴**應安排2人,其中1人負責手術間外物品**。

(五)特殊感染手術用物力求簡單,術前將不需要的物品移至室外,盡量使用一次性敷料,用後焚燒處理。布單用後經有效浸泡消毒後送洗。

(六)手術結束後,地面、牆壁、儀器、裝置等物表用含有效氯looomg/l消毒劑擦拭。使用後的器械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劑就地浸泡30分鐘後行常規處理。各種瓶、桶等用looo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60分鐘。

(七)所有人員離開手術間時,應將隔離衣、手套等脫放在手術間內,就地浸泡消毒,更換清潔拖鞋、帽子等。參與的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沐浴更衣後方可離開或進入其它手術間。

(八) 標本按隔離要求處理,接送隔離病人的平車應專用,用後嚴格消毒。

(九)負壓手術間手術結束後繼續運轉負壓15分鐘後再擦拭消毒,達到自淨要求後方可進行下一手術。

(十)非負壓手術間用過氧乙酸燻蒸法對空氣進行消毒,密閉24小時後方可將各種物品移出手術間,徹底通風後做空氣監測,合格後方可再次使用。

六、環境監測要求

按照醫院監測計畫,每月進行手術室環境微生物監測,如空氣、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等,有可疑時及時監測。

(一)嚴格區分無菌與有菌的界限,無菌物品一經接觸即為汙染,不得再作為無菌物品使用。

(二) 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後方可觸及無菌物品和無菌區域。

(三)手術者經無菌準備後,腰以下、肩以上、腋下和背部均為有菌區。手或無菌物品均不可接觸這些部位,雙手亦不可下垂至腰部以下。

(四)器械檯面和手術台面以下為有菌區(凡器械落至檯面以下,即使未曾著地也不可再用;線自桌面垂下部分亦作為已汙染處理)。

(五) 手套如有破損或接觸有菌區應即更換。

(六) 前臂、肘部被參觀者接觸時應套以無菌袖套或更換手術衣。

(七)手術人員需調換位置時,一人應退後一步,背靠背轉身調換,身體的前面不可在別人背後擦過。

(八) 保持無菌布類乾燥。鋪無菌布單時,器械臺與手術切口四周應有四層以上。

(九) 保護切口。切開**及縫合之前應再消毒,**切開後以紗布墊或手術薄膜保護切口。

(十)保護腹腔。切開胃腸、膽囊、膽管等空腔臟器前,應先用紗墊遮蓋保周圍組織,避免內容物溢位汙染手術野。

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標準操作流程

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 一 布局流程 根據功能和消毒隔離要求區域劃分為限制區 半限制區和非限制區,遵守 物流,潔汙通道分開的原則。二 環境管理 一 手術室內物品必須保持清潔 整齊,物面無塵,地面無碎屑 無汙跡。二 每日手術開始前和結束後,對手術間各種設施 儀器等物體表面及地面採用濕...

手術室感染管理標準

手術室感染預防與控制管理制度 一 手術室成立感染管理小組。二 認真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感染手術處理措施,保證醫療質量和患者的安全。三 定期組織學習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知識。四 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潔汙分開的要求 分汙染區 清潔區 無菌區,區域間標識明確。五 手術室設無菌手術間 一般手術間 隔...

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 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潔汙分開的要求,分汙染區 清潔區 無菌區,區域間標誌明顯。2 嚴格控制進出手術室的人員,認真落實參觀制度。3 手術室內設無菌手術間 一般手術間 隔離手術間,隔離手術間應靠近手術室入口處。每一手術間限置一張手術台。4 手術間空氣消毒每日早 中 晚各1次,每次2小時。連台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