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作業題目

2021-05-28 19:31:13 字數 5434 閱讀 4366

第一章中小學教師如何開展教育反思

1、波斯納認為教師成長的規律是「經驗+反思=成長」。為什麼教育反思對教師的成長如此重要?

答:反思是教師理解、評價教學實踐的一種手段,是對教什麼和如何教的問題進行理性的和具有倫理性的選擇,是對經驗的重新組織和重新建構。「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

教師為了實現有效的教學,課前都要對一節課進行精心「預設」,但在課堂實施時會出現多種結果:第一,事先的預設比較順利地「生成」了;第二,由於引導不得法,出現「預設未生成」的尷尬局面;第三,雖然教學出現了「意外」,但教師通過巧妙引導,獲得了「非預設生成」的意外收穫。如果教師課後能對這些結果和過程及時進行記錄、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就能對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獲得規律性認識,從而提高教學的自我監控能力。

長此以往,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會不斷提高,後續教學行為會越來越合理,學生的「主動生成」會不斷地取代「被動接受」,教師的研究意識和能力會不斷地得到提公升。

美國學者波斯納( g. j. posner )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

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公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十分簡潔地提出了教師成長的規律:「經驗 + 反思 = 成長」。

具體來說,教育反思在教師成長中的作用表現在:

(一)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許多教師由於缺乏問題意識,常常發出沒有課題可研究的感嘆。於是,有些學校科研貪大求全、標新立異、課題至上,致使口號理念滿天飛,而教學現場所存在的實際問題無法進入科研課題,科研的本真目的受到扭曲。因此,要想達到提公升教師專業水平的目的,中小學校開展教育科研必須從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出發,讓教師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生發出問題意識,通過研究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難,為教學實踐掃除障礙,並提公升自己的科研素養。

一篇高質量的教育反思,首先要選擇好切入點。而切入點就是在稍縱即逝的現象中捕捉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教育反思活動時,首先要學會做乙個有心人,經常琢磨,學會在貌似沒有問題之處發現問題,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

例如:在教育教學過後,教師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教學目標是否符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要求 ?

課堂中是否關注了每一位學生 ? 學生是否在進行高效、優質的學習 ? 在教學中還存在什麼問題 ?

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 ? 或許,教師剛開始寫反思日記時,是強迫自己進行的,但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慢慢增強對問題的敏銳性,善於發現問題,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

(二)批判性思維習慣的養成

英國著名課程論專家 l. 斯騰豪斯( l. stenhouse )曾明確地指出:

「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教育的發展,而且發展的最好手段不是通過明晰目的,而是通過批評實踐。」教師作為研究者,其批判性思維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在我國,大多教師習慣於專家怎麼說自己就怎麼想,領導怎麼安排自己就怎麼做,缺乏批判性的思考。

這種狀況不僅阻礙新課程的推進,而且不利於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作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載體,教育反思雖然始於某一現象或問題,但並不只是就事論事的思維活動。它要求教師以研究主體的眼光審視教學過程,不能一味地認同他人的觀點和認識,要徹底擺脫指令性課程正規化下,作為課程依附者和消極執行者的被動角色。同時,作為研究的教育反思,它具有持續性、不間斷性、批判性和系統性的特點;它讓教師在實踐中能夠養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問題—討論問題」的思維習慣,使教師批判和研究的意識貫穿到日常具體的教學工作中。

通過反思,教師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提公升自己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實現由「經驗型」向「研究型」、「學術型」和「創造型」角色的轉換。

(三)教學實踐合理性的追求

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是學校教育的永恆主題,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合理性的追求亦永無止境。這種不懈追求的本質是教師對自身實踐的不斷探索、超越和創新,它離不開教學反思。尤其是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理念的變化、學生學習行為的變革、教學模式的重構、課程資源的優化組合,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評價的多元化等,都使每個學校和教師面臨許多新問題。

這些新問題也使得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困難重重,步履艱難。因此,研究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探索教育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在當前尤其重要。

教育反思是傳統教研方式的創新,是形成研究型教師的必經之路。它以教育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問題為反思物件,通過前瞻性、監控性、批判性的反思來剖析、矯正和完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合理的行為和理念,不斷提公升教學實踐合理性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智慧型和教學認識。因此,教育反思特別是反思性的教學實踐與教師的專業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教育反思能讓教師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處理問題的方法;引領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養成自己的問題意識、批判性思維習慣,培養教師綜合的教育智慧型和能力;提供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空間,讓教師成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實踐者和創造者。

教育反思作為一種旨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科研正規化,能夠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行為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增強自信心,消除職業倦怠感,從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結合你的學科教學實踐,說明教育反思應當從何處入手?如何反思?

答:教育教學反思就是研究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一)記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優點

記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優點就是記得意之處,記課堂上感覺特好的成功點,包括:教學中引起師生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上一些精彩的「鏡頭」,如師生對答、學生爭論、智慧型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點;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原則運用的感觸;教法改革和臨時應變的教學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進和創造性處理;教育教學中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的方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目標,引起教與學共振效應的途徑;設計合理,條理分明的板書;課堂教學中臨時出現的問題以及處理得當的具體措施;先進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的滲透與應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在課堂中應用的感悟;教學方法的革新;學法指導的技巧等。只有詳盡地記錄這些優點,才能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借鑑使用,並不斷總結、改善,推舊出新,教育教學才能接近完美。

(二)寫教育教學中不足、失敗之處

寫教育教學中不足、失敗之處就是記失誤之處,側重於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的失誤,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有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否濃厚等。可以是大的問題,也可以是小的問題。

教師通過反思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教學時應吸取的教訓,同時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教學的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二度設計」的新方案。即使乙個教學經驗豐富,課堂教學近乎完美的教師,在一節課的某些環節上還是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敗筆之處。能認真冷靜地對整個教學過程加以剖析,回顧、**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略,對今後的再教學積累深層次經驗,無疑會有錦上添花之妙用。

(三)記錄整理學生的創新思維

記錄整理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記錄學生的見解。常言道,教學相長,學生的一些獨到見解猶如智慧型的火花在閃爍,不僅對其他學生有啟發,對我們教師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良好作用。如課堂上學生的獨特見解、精彩回答、對文字的獨特理解、源於學生精神世界的獨特感受,都是豐富、可貴的課程資源,也都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

對於新課程要有新理念。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直強調「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在這個理念的引領下,學生總會有「創新的靈光」顯現,教師應該適時肯定他們的獨特見解,進一步推廣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勵的方式、方法促進其發散性思維的形成。這些獨到的見解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寬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四)記錄課堂中的突發事件和記錄學生的問題和建議

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必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個別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還有一些是富有創新性的,可能教師一時都難以解答。這些問題應及時記錄下來,以便在以後的教學中對症下藥,實施補救措施。

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經驗,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同時,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著教學民主的精神,對學生的教學建議也應該做必要的記載。課堂中,師生、生生互動導致一些突發事件,在尋找解決的方法時,偶然出現的瞬間靈感(即使是不能成功解決的方法)也要及時記錄,利用課後深刻反思,否則就會不了了之,教學思路就得不到拓展。

(五)課後重寫「教學設計」

課後,應回顧一節課的全部程序,思考本節課探索出哪些教學規律;教法、學法上有何創新;啟發學生思維有何新招;重點及難點的突破與分散是否得當;課堂訓練設定是否有層次感、有梯度;教學是否面向全體學生;知識點是否通過遷移訓練得到強化等。再次梳理之後進行必要的分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本節內容時應該如何去做,寫出新的教學設計,把自己的教學水平上公升到乙個新的境界與高度。

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反思

1 從學生眼中反思

從學生眼中看自己,是教師生涯中令人稱奇的因素之一。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教學活動,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是最真實和最有價值的。每當我們從學生眼中看自己時,總能了解一些事情,獲得一些啟發。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以同化的眼光看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於知識、理論的各種觀點和見解,而且更應該以一種順應的態度學習和接受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反思和檢查自己教學行為的不足,生成頓悟、直覺、靈感、智慧型、想象等多元開放的思維,以改善未來的行為。尤其是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更是呈現出多種不同。其次,使用「批判事件調查表」,讓學生以主體身份每週反饋意見和建議。

該調查表是美國著名教授史蒂芬· d 布魯克菲爾德等人極力倡導的一種做法,包括「最吸引人的時刻」、「最淡漠的時刻」、「最恰當的行動」、「最困惑的行動」、「什麼最令你驚奇」五方面描述。教師彙總學生的描述後,及時作出對「批判事件」的回答。回答的內容即是教師反思後的結果。

其優點表現為:批判事件調查表中的敘述為我們提供了直接而未加過濾的學生體驗,這些敘述未受到師生之間權利機制的扭曲,有助於教師及早地發現課程中需要努力解決的任何問題。有助於教師經常了解學生的觀點、反應和情感並讓他們公開表達出來,在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還可以鼓勵學生成為反思型學習者,不斷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診斷、反思和改善。

2 從同事的感覺中反思

和同事們談論教師所做的事情,和同伴一起參加批判對話可以向教師揭示他們對教師教學實踐的看法。同事們可以作為一面批判的鏡子,反射出教師行動的影像。這些影像常常讓我們大吃一驚。

他們也面臨著與教師同樣的危機和困境。當教師聆聽他們講述相同的經歷時,就可以檢查、重構和擴充套件教師的實踐理論。另外,教師典型課例剖析也可為教師提供活生生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的范型。

3 從理**獻中反思

意識的覺醒、能力的增強,系統的理論學習是必要的。首先,理論可以幫助我們「識別」自己的實踐,當一種理論用一種新的、揭示性的方法來闡釋一種似是而非的經歷時,這種經歷就會更容易被理解;當別人的理論說明或肯定了我們私下得到的一種洞察結果時,我們就會感到得到了確證和認可;閱讀別人的理論中的個人洞察結果,會讓我們更加重視自己的推理和判斷,這對我們良好的精神狀態和自信來說有著神奇的作用。理論學習還能增強我們的能力,形成我們清晰陳述自己思想的理論基礎。

其次,理論可以衝破習慣和經驗的束縛。如果沒有一種理論的證明和指引,我們就往往會在乙個畫定了的圈子裡漫步,永遠走不出來。理論學習可以使我們形成從特殊事件中總結一般化規律的習慣,為熟悉的事件提供不熟悉的闡釋和另外的工作方式,從而超越熟悉的圈子。

再次,理論可以使我們的經驗得到昇華。實踐的超越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理論對現實的反思精神,當理論失去了它的指導性之後。那些表面上看來聯絡實際的做法在本質上很可能背離了實踐的要求,導致教育實踐對教育理論的偏離甚至有悖於目標的實現。

現代設計方法作業題目

實驗 1.用30只吸管保護乙隻雞蛋,從檯面 約0.7m 落地不損壞 理論上最多多高會損壞 2.用一次性木筷子 不能用竹筷子 搭建一座0.5m跨度的橋,看誰的承載能力大 要求 1.個人任選一題獨立完成 2.要有理論計算與分析 要有試驗。討論題 1 合理配置自行車後輪單液壓彈簧減震方案,使後輪的擺動行程...

材料成型工藝大作業題目

工程材料成形技術基礎 課程大作業題目 題目一 如圖所示,支撐座,各表面無特殊質量要求,材料為灰口鑄鐵ht150,分析確定其砂型鑄造各種可能的工藝方案及優缺點,並確定各種生產批量情況下最合理的工藝方案 需繪製出鑄造工藝圖 題目二 如圖所示,拖拉機輪轂,其中 90和 100兩個內孔裝有軸承,表面粗糙度r...

教育反思作業題

1 什麼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內容包括有哪些?答 何謂 教育反思 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師自覺地以自己的教育實踐為思考物件,對自己所做出的行動 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 分析和總結。教育反思通常指教師 借助行動研究,不斷 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 學會教學 與 學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