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暑期實習報告

2021-03-03 22:28:17 字數 3423 閱讀 9126

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連綿不斷地爆發大規模外出尋找就業機會的「民工潮」。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加快了城鎮服務業的發展,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為當地創造了財富和稅收,促進了城市經濟和社會的繁榮。但是在城鄉二元結構中,農民工在就業機會、勞動安全、工資收入、教育等個方面與城市居民有著較大的差別,特別是在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相距甚遠,可以說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基本上還處於空白。

城市農民工已經日益成為乙個不容忽視的規模巨大的特殊社會群體,他們為城市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他們的社會保障問題卻一直無人問津。這不僅嚴重地阻礙了我國城市化的程序,也不利有「三農問題」的解決。因此,從建立城市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現實意義以及具體制度的設計方面,對城市農民工這個特殊社會群體的社會保障制度進行**是必要的。

1 城市農民工的就業模式和生活狀況

農民工是我國制度變遷與社會轉型期間所出現的特殊群體,特指具有農村戶口,卻在城鎮務工的勞動者。

2.1 城市農民工的就業模式和生活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計畫經濟下形成的城鄉分割政策的逐漸弱化與鬆動,農民進城已然形成一種勢不可擋之潮流。這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加快工業化、城市化程序的客觀需要,亦和國際慣例相一致。適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與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新形勢,促進城市社會保障體系的覆蓋面從封閉走向開放,以接納社會轉型中新的結構因素,便成為乙個重要的課題。

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乙個又乙個的經濟奇蹟不斷湧現,而作為背後的功臣之一的農民工卻很難讓人們在感懷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想起。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不斷擴張,農民開始湧向城市。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社會,並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並不是說農民工主觀上具有促進城市發展的高尚精神,其根本原因可能還需要從社會結構和體制結構及其轉型過程中去尋找。

2 城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狀況

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對農民工的保障是缺乏的,雖然立法上允許社會保險擴充套件到農民工,但在實施過程中,絕大多數農民工都被遺棄於社會安全網之外,這成為進城務工農民經濟社會地位低下的乙個重要原因。據調查,2023年上海市農民工的各種收益僅為本地城市工的1/5,其中3倍的差距來自社會保障待遇;33.5%的農民工在城市裡都有過失業的經歷,而其中近30%的外來農民曾經遇到過長達半年和半年以上的失業;農民工失業後,多數是靠自己過去的積蓄或靠親友、老鄉借錢生活;農民工生病以後,59.

3%的人並沒有花錢看病,另外40.7%花錢看病的人,他們人均支出是885.46元,而他們所工作的單位為他們看病的支出卻僅為人均72.

3元,不足實際看病費用的1/12。

首先,從就業保障方面看,保障制度執行不力。《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但實際上,許多用人單位根本不與外來的民工簽訂勞動合同,造成一旦發生糾紛難以調查取證的後果。

如有的單位即使簽訂勞動合同,保護的也僅僅是企業主利益,而民工則享受不到《勞動法》規定的權利;有的單位隨意解除勞動合同,也不支付民工的經濟補償金。另外,大多數的城市民工由於就業受到限制,沒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很難伸張基本的權益要求,勞動力市場上巨大的供過於求的壓力迫使他們明顯地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不敢對自己的工資、勞保等權益提出意見,而不得不接受極低的勞動力**的現實,和諸多的「不平等條約」。如年底支付工資、超時工作、沒有工休日等。

即便如此,很多用人單位竟然還肆意侵害民工取得合理勞動報酬的權利。一些企業、老闆惡意拖欠民工工薪的現象相當普遍,以至於國家總理在2023年底發起了一場全國性的追討欠薪活動。民工一旦失業,在事業期間多數只能夠靠過去的繼續或向親友、老鄉借錢生活。

一小部分人不得不離開城市回家鄉去。此外,進城務工就業的民工需要登記辦理的證、卡少說也有五六項,收費手續多達十幾項,每年至少要交費500-600元,而且,證、卡必須年年審,手續費、管理費必須年年交。 雖然2023年國家計委等部門相繼出台了多種保護民工基本權益的政策,但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

城市有關勞動監察、城管、公安、工商等一些行政執法人員對民工存在歧視,時常出現執法不公、執法不嚴或面對民工權益損害時的行政不作為,使民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

其次,從醫療和工傷保障看,民工生病之後,大多數人採用的辦法是仗著年輕、體質好硬挺過來,或找一些江湖遊醫診治,導致上當受騙,或者延誤病情,危及性命,直到挺不過去了才不得已而花錢看病,用人單位為他們支付的只佔少數。他們中的很多人又比較集中在所謂的「3d」(險、髒、難的英文第乙個字母)職業崗位上,幹的是某些城裡人不願幹的活。工作環境惡劣、缺乏勞動保護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由於勞動保護設施差,安全生產標準不達標,民工因此而患職業病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一些對職業危害有些了解的「黑心」企業主明知故犯,經常採取「民工互換」的手段,轉嫁職業病侵害所要承擔的責任。一旦民工發現自己患了職業病,因勞動場所經常調換,企業主常常互相推卸責任,民工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在**患的職業病,只好自認倒霉。

而大多數農民工、臨時工又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他們不知道勞動安全衛生防護知識,不了解自己所從事的有害作業情況,不懂得採取個體防護措施,不願或不會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常常成為安全生產事故、職業危害的直接受害者。但他們絕大多數又都沒有工傷事故保險,頻頻發生的工傷事故成為造成他們家破人亡的直接原因。

三、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要加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就必須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因為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與「三農」問題緊密相關,只有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要解決「三農」問題歸根到底是要發展農村經濟,而發展農村經濟主要是靠農民自身。

建立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是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的需要。據統計,目前農村有1.7億剩餘勞動力,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大部分來到了城鎮,而來到城鎮的農民工60%表示即使找不到共組也不願回去。

這些失業或沒有工作的農民工因生活所迫,極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如果仍將農民工置於城鎮不管、農村管不著的境地,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矛盾,破壞安定團結的局面,與目前倡導的建立和諧社會的設想不符。

農民工是一群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人數多、範圍廣、流動性強,對他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站在農民工的角度,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及實際的經濟承受能力,明確其重點,找準突破口,「對症下藥」。基本思路是根據農民工的不同需要建立多層次的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

四、總結

當前,為了切實和有效地使農民工的各項社會保障得到落實,關鍵是要有破有立,改變現行的戶籍制度,加快立法的程序,盡快制定全國性的統一法律、法規。一是要加快制定《戶籍法》,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針對農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業政策,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完善流動人口管理制度,保障外來人口子女公平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二是要抓緊起草有關農民工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可考慮制定綜合性的面向全體公民的《社會保險法》或針對農民工的綜合或單項社會保障的法律與法規。

從土地的承載能力及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角度而言,我國現有農村土地難以為所有農村人口提供良好的保障。實施城鎮化戰略使大批農民走向城市,建立合適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民工率先完成從傳統土地保障到現代社會保障的過渡,接觸農民的後顧之憂,推進農業規模經營,有利於加快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的程序,為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創造寬鬆條件和環境,更有利於實現擴大內需、加快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總之,佳麗全新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勢在必行,這對經濟發展中的我國來說,亦是法制逐步完善的有力證明和保障。

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也將越來越多。

土木工程暑期實習報告

建築工程暑假實習報告 專業 08建築工程姓名 x 偉學號 2008101928 暑假過去了,通過這乙個多月的實習,我學到了不少知識,通過這篇實習報告,總結一下我對著2個月的實習認識,我在施工的各個方面表達一下我對建築的認識。首先我認為施工的安全是最重要的。隨著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深入,城鎮化建設的...

土木工程專業暑期實習報告

坦率的說 公司對於實習生的工作安排相對來說的確比較簡單,因為只有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很難給實習生安排乙個複雜的專案,而且許多實習生還缺乏基本的專業知識,所以,半個月的實習確實不大好安排.但是在學院領導和老師的努力之下,大部分同學還是選擇了在學校安排的實習單位實習,非常感謝學校領導和老師.實習工作讓我們...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

利用假期時間按照學校安排我們到 測量公司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測量實習,主要是為了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 深化。下面就是這次實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