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彙總名詞解析

2021-03-03 22:00:25 字數 5145 閱讀 6377

1. 沉沒成本:又稱「沉落成本」或「旁置成本」,是指那些由於過去決策所引起,並已支付過款項而發生的成本。

1. 機會成本:是指在決策分析過程中,選取某一最優方案而放棄另一次優方案所喪失的潛在收益。

61.現實的標準成本:是指以現計可能實現的生產水平,以及挺高努力能夠達到的生產效率為依據而制定的標準成本

2. 變動成本法:是指在組織常規的成本計算過程中,以成本性態分析為前提條件,只將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生產成本及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並按貢獻式損益確定程式計量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2. 成本控制: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進行事前規劃、事中指導、限制和監督,使之符合有關成本的各項法令、制度、目標、計畫和定額等,及時發現偏差,採取糾正措施,將實際發生的耗費嚴格控制在計畫標準範圍內;事後進行分析評價,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實施改進措施,修訂和建立新的成本目標,促進企業成本不斷減低的一項管理活動。

4. 成本習性:又稱成本性態,是指成本總額對業務量總數的依存關係。

3. 彈性預算:又稱「變動預算」或「滑動預算」,是在編制費用、利潤預算時,考慮到預算期業務量可能發生的變動,根據可能發生的幾種不同的業務量水平,分別編制出與其相適應的預算,以便反映在各業務量水平上應發生的費用水平和獲得盈利水平。

3. 滾動預算:是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自動延伸,使預算期永遠保持在一年。每過乙個季度(或月份),立即在期末增列乙個季度(或月份)的預算。

1. 平衡計分卡:是以企業戰略為導向,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和學習與增長四個方面及其業績指標的因果關係,全面管理和評價企業綜合業績,是企業前景和戰略的具體體現,既是乙個績效評價系統,也是乙個有效的戰略管理系統。

2. 風險型決策: 是指決策者能根據歷史資料或多年來的實踐經驗估算出各種可能出現的機會(或頻率),那麼借助概率論的知識就能做出一定的決策分析。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決策分析都要冒一定的風險。

18.盈虧臨界點:也稱損益兩平點或保本點,是指在一定銷售量下,企業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相等,不盈不虧。

48.內部收益率:irr,也稱「內含報酬率」,是指一項長期投資方案在其壽命週期內按現值計算的實際可能達到的投資報酬率。

3. 相關範圍:是指不會改變或破壞特定成本專案固有特徵的時間和業務量的變動範圍。

1、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是指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物件,通過對財務等資訊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乙個會計分支。

2、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

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是指為實現管理會計目標,合理界定管理會計工作的時空泛圍,統一管理會計操作方法和程式,組織管理會計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的統稱。

3、管理會計原則

管理會計原則是指在明確管理會計基本假設基礎上,為保證管理會計資訊符合一定質量標準而確定的一系列主要工作規範的統稱。

1、成本性態

成本性態又稱成本習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成本總額與特定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係。

2、固定成本

是指在一定相關範圍內,其總額不隨業務量發生任何數額變化的那部分成本。

3、酌量性固定成本

是指受管理當局短期決策行為影響,可以在不同時期改變其數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4、變動成本

是指在一定相關範圍內,其總額隨業務量成正比例變化的那部分成本。

5、相關範圍

是指不會改變或破壞特定成本專案固有特徵的時間和業務量的變動範圍。

6、成本性態分析

成本性態分析是指在明確各種成本的性態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程式和方法,最終將全部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大類,建立相應成本函式模型的過程。

7、約束性固定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當局短期決策行為影響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8、混合成本

是指介於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其總額既隨業務量變動又不成正比例變動的那部分成本。

1、變動成本法

是指在組織常規的成本計算過程中,以成本性態分析為前提條件,只將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生產成本及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並按貢獻式損益確定程式計量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2、完全成本法

是指在組織常規的成本計算過程中,以成本按其經濟用途分類為前提條件,將全部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只將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並按傳統式損益確定程式計量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1、貢獻邊際:  是指產品的銷售收入與相應的變動成本之間的差額。

2、貢獻邊際率: 是指貢獻邊際佔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3、變動成本率: 是指變動成本佔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  是研究當企業正好處於保本狀態時本量利關係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點:   是指能使企業達到保本狀態時的業務量的總稱。

6、安全邊際:  是根據實際或預計的銷售業務量與保本業務量的差量確定的定量指標。

7、保本作業率: 保本作業率又叫危險率,是指保本點業務量佔實際或預計銷售業務量的百分比。

8、保利點:   是指在單價和成本水平確定的情況下,為確保預先確定的目標利潤能夠實現而達到的銷售量和銷售額的總稱。

9、保淨利點:  是指實現目標淨利潤的業務量,具體包括實現目標淨利潤銷售量和實現目標淨利潤銷售額。

1、定量分析法

是指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對有關的資料資料進行加工處理,據以建立能夠反映有關變數之間規律性聯絡的各類**模型的方法體系。具體方法有:趨勢外推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

2、定性分析法

是指由熟悉情況和業務的專家根據個人的經驗進行分析判斷,提出初步**意見,然後在進行綜合,最後作為**未來狀況和發展趨勢的主要依據。

3、目標利潤

是指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經過努力應該達到的最優化控制目標,它是企業未來經營必須考慮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

1、相關收入: 相關收入是指與特定決策方案相聯絡的、能對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收入。

2、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在經濟決策中應由中選的最優方案負擔的、按所放棄的次優方案潛在收益計算的資源損失,又叫機會損失。

3、專屬成本: 專屬成本是指那些能夠明確歸屬於特定決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

4、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決策結果而引起並已經實際支付過款項的成本。

1、現金流量

是指投資專案在其計算期內因資本迴圈而可能或應該發生的各項現金流入量和現金流出量的統稱。

2、貨幣時間價值

是指作為資本使用的貨幣在其被運用的過程中隨時間推移而帶來的一部分增值價值。

3、年金

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每隔相同時間發生相同數額的收付款。

4、淨現金流量

是指在專案計算期內由每年現金流入量與同年現金流出量之間的差額所形成的序列指標。

5、專案計算期

是指投資專案從投資建設開始到最終清理結束整個過程的全部時間,即該項目的有效持續期間。

1、淨現值:

淨現值是指在專案計算期內,按行業基準折現率或其他設定折現率計算的各年淨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

2、淨現值率:

淨現值率是指投資專案的淨現值佔原始投資現值總和的百分比指標。

3、內部收益率:

內部收益率是指專案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報酬率,即能使投資專案的淨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

4、投資**期:

投資**期是指以投資專案經營淨現金流量抵償原始總投資所需要的全部時間。

1、全面預算

是指在**決策的基礎上,按照企業既定的經營目標和程式,規劃反映企業未來的銷售、生產、成本、現金收支等各方面活動,以便對企業特定計畫內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有效地作出具體組織與協調,最終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一系列預計的財務報表及附表展示其資源配置情況的有關企業總體計畫的數量說明。

2、銷售預算

是指在銷售**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年度目標利潤確定的預計銷售量、銷售**和銷售額等引數編制的,用於規劃預算期銷售活動的一種業務預算。

3、現金預算

是指用於規劃預算期現金收入、現金支出和資本融通的一種財務預算。

4、彈性預算

彈性預算又稱變動預算,是指在成本按其性態分類的基礎上,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係為依據,按照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編制能夠適應不同業務量預算的方法。

5、滾動預算

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將預算期與會計年度脫離開,隨著預算的執行不斷延伸補充預算,逐期向後滾動,使預算期始終保持12個月的一種方法。

6、零基預算

是指在編制成本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專案或費用數額,以所有的預算支出均為零為出發點,規劃預算期內的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的一種方法。

1、標準成本控制

標準成本控制系統是指圍繞標準成本的相關指標而設計的,將成本的前饋控制、反饋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機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成本控制系統。

2、標準成本

標準成本是指按照成本專案事先制定的,在已經達到的生產技術水平和有效經營管理條件下應當達到的單位產品成本目標。

3、成本差異

成本差異是指在一定時期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與標準成本總額之間的總差額。

4、訂貨成本

訂貨成本是指一定期間內(一般為一年)企業為訂購有關材料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5、儲存成本

儲存成本是指一定期間內(一般為一年)企業為儲存有關材料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6、最優生產批量控制

最優生產批量控制是指成批生產的企業全年應分幾批組織生產,每批應生產多少件產品才最經濟合理的控制問題。

7、材料採購經濟批量

材料採購經濟批量是指在保證生產經營需要的前提下,能使全年材料相關總成本最低的採購批量。

1、責任會計

責任會計是指以企業內部建立的各級責任中心為主體,以權、責、利的協調統一為目標,利用責任預算為控制的依據,通過編制責任報告進行業績考核評價的一種內部會計制度。

2、責任中心

責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許可權,並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的企業內部責任單位。

3、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指只對成本負責的責任中心。

4、利潤中心

利潤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的責任中心,它是處於比成本中心高一層次的責任中心。

5、投資中心

投資中心是指既對成本、利潤負責,又對投資效果負責的責任中心,它是比利潤中心更高層次的責任中心。

6、投資報酬率

投資報酬率是投資中心所獲得的利潤佔投資額的百分比指標,它可以反映投資中心的綜合盈利能力。

7、剩餘收益

剩餘收益是指投資中心獲得的利潤扣減其投資額按預期最低投資報酬率計算的投資報酬後的餘額。

管理會計名詞解釋

三 名詞解釋 1 管理會計 是指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物件,通過對財務等資訊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 決策 規劃 控制 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乙個會計分支。2 成本性態 又稱成本習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成本總額與...

管理會計名詞解釋

成本要素 在sap系統中主要有初級成本要素和次級成本要素這兩大類成本要素,初級成本要素源於會計科目表。初級成本要素 每乙個初級成本要素都對應乙個總帳損益類帳戶 輸入源自於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 所有損益類帳戶的財務資料都要通過初級成本要素輸入到成本中心.次級成本要素是會計科目表中所沒有的,只會在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名詞及簡答

1 管理會計是指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物件,通過對財務等資訊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 決策 規劃 控制 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乙個會計分支。2 安全邊際是根據實際或預計的銷售業務量 包括銷售量和銷售額兩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