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辨識前培訓教材

2021-03-04 09:56:53 字數 3821 閱讀 4259

一、危險源辨識的依據

確定哪些因素是危險源,需要一定的科學依據,因此,在危險源辨識前,需要廣泛蒐集相關的資料,並根據需要進行科學地篩選,作為辨識的依據。一般地,需要蒐集以下幾方面的資料:

(1)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規程、規範、條例、標準和其他要求。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安全規程》、《**危險場所安全規定》、《煤礦井下粉塵防治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等。

(2)相關的事故案例、技術標準。

(3)本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相關資訊。

(4)煤礦事故發生機理。

(5)其他相關資料。比如:最新頒布的標準、條例、要求等。

二、危險源辨識的方法

目前煤礦危險源辨識常用的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即直接經驗分析法和系統安全分析法。

1、直接經驗分析法

直接經驗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實踐經驗基礎上,依據安全技術標準、安全操作規程和工藝技術標準等進行分析,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源作出定性的描述。

目前實踐中常用的直接經驗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務分析法;直接詢問法;現場觀察法;查閱記錄法等。各種方法有其優缺點和適用範圍見表1。

表1 直接經驗分析法

2、系統安全分析法

系統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統安全工程理論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檢查表法、事故樹分析、事件樹分析、因果分析、預先危險性分析、危險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

在實踐中比較常用主要是:安全檢查表方法和事故樹方法。

(1)安全檢查表方法。為了系統地找出系統中的危害因素,把系統加以剖析,列出各層次的危害因素,然後確定檢查專案,以提問的方式把檢查專案按系統的組成順序編製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這種表就叫作安全檢查表。安全檢查表是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和查明各種危險和隱患、監督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實施,及時發現並制止違章行為的乙個有力工具。

(2)事故樹分析。事故樹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又稱作故障樹分析或事故邏輯分析,是一種表示導致災害事故(或稱為不希望事件)的各種因素之間的因果及邏輯關係圖。這種由事件符號和邏輯符號組成的模式圖,是用以分析系統的安全問題或系統的執行功能問題,並為判明災害或功能故障的發生途徑及導致災害(功能故障)各因素之間的關係,提供一種形象而簡潔的表達方式。

適用範圍:分析系統中各類事故產生的原因。

優點:既適用於定性分析,又能進行定量分析。該方法,具有簡明、形象化的特點,體現了以系統工程方法研究安全問題的系統性、準確性、和**性。

三、危險源辨識的基本內容

煤礦是乙個由人—機—環—管構成的複雜系統,其危險源分布非常廣泛。根據系統工程的原理,煤礦危險源的辨識須從人、機、環、管四個方面分別考慮,這樣既能夠保證危險源辨識結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且方便對危險源進行分類控制和管理,這四個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具體專案如表2所示。

表2危險源辨識的基本內容

危險源辨識過程中除了需要從人-機-環-管四個方面進行考慮,還需要考慮三種狀態及時態。三種狀態分別指正常狀態、異常狀態、緊急狀態;三種時態分別指過去、現在和將來。由於危險源具有潛在性,所以辨識危險源必須考慮各種情況下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同時還要考慮過去曾發生過什麼事故或事故,從中吸取教訓,找出事故的原因,考慮目前系統中存在或潛在什麼不安全因素。

此外,危險源辨識過程中還要分析各危險源可能導致的風險後果及事故型別。煤礦事故可分為8種,分別為:

(1)瓦斯事故:瓦斯、煤塵**或燃燒,煤(巖)與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

(2)頂(底)板事故:指冒頂、片幫、頂板掉矸、頂板支護垮倒、衝擊地壓、露天煤礦邊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視為頂板事故。

(3)機電事故:指機電裝置(設施)導致的事故。包括運輸裝置在安裝、檢修、除錯過程中發生的事故。

(4)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觸響瞎炮造成的事故。

(5)水災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質水、工業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潰水、潰沙導致的事故。

(6)火災事故:指煤與矸石自然發火和外因火災造成的事故(煤層自燃未見明火逸出有害氣體中毒算為瓦斯事故)。

(7)運輸事故:指運輸裝置(設施)在執行過程發生的事故。

(8)其它事故:以上七類以外的事故。

四、危險源辨識的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評估風險大小的過程。在危險源辨識也即風險識別的基礎上,我們需要確定風險的等級,也就是度量每乙個危險源對應的風險水平,這個過程也是對危險源進行分級的過程。通過分級,煤礦就可以有重點有先後地選擇應對措施,並最終消減風險。

1、危險源風險評估內容

風險評估的具體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首先要確定事故在一定時間內發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計一旦事故發生,可能造成損失的嚴重程度。最後,根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損失的嚴重程度估計總期望損失的大小,確定風險等級。

危險源辨識及其風險評估通過填表的方式簡潔明瞭。表3給出了採用工作任務法進行危險源辨識時填寫的**範例。

表3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估表

2、危險源風險評估方法

比較適用於煤礦危險源風險評估的方法是風險矩陣法,風險矩陣法是根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乘積來衡量風險的大小,其計算公式是:

風險值d= p×c

式中,p 表示事故發生可能性;c 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

表中將損失分為6類(即a-f),依次遞減賦值為(6-1);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也分為6類(即g-l),依次遞減賦值為(6-1)。

根據風險值的大小,可將風險分為5個等級(見表4)。

表4 風險矩陣及風險等級劃分表

說明:(1)事故發生 「可能性」的確定方法。對於事故發生「可能性」的確定需要根據以往事故統計或經驗來模糊判斷。

(2)「損失」的確定方法。對「可能造成的損失」的確定需要建立的假設的基礎之上,即假設在事故實際發生的情況下,估計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事故發生後可能造成的後果是多個,按照風險管理的要求,取各種後果中最為嚴重的乙個來確定「可能造成的損失」。

對照表2-5,賦予相應的值。

(3)風險值的確定方法。風險值=可能性×損失。

(4)風險等級的確定方法。將計算得出風險值與表4右下方的「風險等級劃分」對照即可得到相應的風險等級。

3、危險源管理標準與管理措施的制定

在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提煉管理物件,並編寫相應的針對管理物件的控制和消除危險源的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

4、危險源審核與發布

(1)初稿審核。審核、修訂完善危險源辨識及評估初稿,對危險源進行歸類總結,形成各單位風險概述及礦井風險概述。

(2)定稿學習。對危險源辨識及分級分類修改稿進行最終審核,定稿後各單位組織本單位員工貫徹學習。

5、危險源增減與公升降級管理

危險源增減與公升降級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要求:

(1)各單位根據生產組織中發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隨時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

(2)當發生以下情況時,應及時進行危險源辨識、評估:①公司方針發生變化;②公司活動發生變化;③管理審批、內外審核的要求發生變化;④法律、法規、標準發生變化;⑤發生事故、事件或不符合整改要求;⑥研究、開發、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⑦作業環境發生變化;⑧其他。

五、危險源辨識具體操作步驟

1、前期準備工作

在總體工作安排要求下,根據風險管理工作程式,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首先成立各專業類別危險源辨識小組,小組組長為各分管副礦長,成員包括:各區隊主要負責人、技術員、各崗位工種各1人,負責總體協調、審核等工作。

其次確定危險源辨識採用的方法:主要用工作任務法進行危險源辨識。

接下來對各專業類別危險源辨識小組的成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了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的方法。

2、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估

(1)列出工作任務和工序(見表5)。首先由各專業類別危險源辨識小組成員以清單的形式列出本專業類別的所有工作任務及各任務相應的工序。如:

表5給出了綜合機械化採煤類的39項工作任務及前兩項任務的具體工序。工作任務和工序的羅列須全面、準確,語言上盡量精煉。然後由綜合機械化採煤類危險源辨識小組成員對其進行審核、定稿。

危險源辨識培訓教材

煤礦危險源辨識內涵 煤礦危險源辨識是對煤礦各單元或各系統的工作活動和任務中的危害因素的識別,並分析其產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後果。煤礦危險源辨識不同與隱患排查,隱患排查是檢查已經出現的危險,排查的目的是為了整改,消除隱患。而危險源辨識是為了明確所有可能產生或誘發風險的危害因素,辨識的目的是為了對其進行...

危險源辨識

瑞平公司庇山礦開掘戰線 危險源辨識及預防措施 編制單位 開掘科 編制時間 2012年9月20日 開掘戰線各崗位工種危險源辨識及預防措施 一 戰線領導崗位危害因素辨識 一 人的危害因素 1 公升 入井不聽從訊號把鉤工指揮,造成傷害。2 下井前穿戴不整齊,在下井工作中造成傷害。3 進入危險區域時個人的違...

危險源辨識 重大危險源清單目錄

目錄第一章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表1 1 施工準備1 1 安全管理1 2 臨時用電1 3 臨時用水2 4 場地平整2 2 施工過程2 1 土石方及基礎施工2 2 樁基施工作業3 3 鋼筋工程3 4 模板工程3 5 混凝土工程4 6 腳手架和安全網搭拆作業4 7 高處作業5 8 焊接作業6 9 外用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