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控制教材

2021-06-15 20:57:07 字數 5259 閱讀 5254

一、安全的概念

危險源: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重大危險源:長期的或者臨時的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風險: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的組合。

風險評價:評估風險大小以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

相關方:與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相關或受其安全生產行為影響的團體或個人。

重點設施、部位:對安全生產起關鍵作用或有重大影響的設施、部位。

危害:可能會導致傷害、疾病、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的危險、有害根源或狀態。

危害(危險源)辨識:識別危害存在並確定其性質的過程。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是整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初始評審時要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體系正常執行後仍要定期或不定期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確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二、基本流程

其基本流程是:

1、劃分作業活動

進行危險源辨識首先要劃分作業活動,危險源辨識針對作業活動進行。

1)、作業活動劃分的程度的把握

乙個用人單位通常有多種作業活動,對作業活動劃分的總要求是:所劃分出的每種作業活動既不能太複雜,包括多達幾十個作業步驟或作業內容;也不能太簡單,如僅由

一、兩個作業步驟或作業內容構成。

2)、作業活動劃分方法

作業活動可按如下幾種方法劃分:

a) 按生產(工作)流程的階段劃分;

b) 按地理區域分;

c) 按裝置分;

d) 按作業任務分;

e) 上述幾種方法的結合。

例1 燒結廠白灰車間作業活動劃分

(1) 按生產流程的階段,可分為如下幾種作業活動:

----原料準備:包括:通過鐵路把石灰石、煤粉運到現場、卸物、堆放、裝斗車、用吊車把原料倒入焙燒窯;

----焙燒,包括:混料和鼓風、預熱、燒後料的清理和皮帶輸送至破碎車間;

----破碎,包括:破碎、篩選、電除塵、用汽車把成品運走;

(2) 按裝置:將電測站的電氣操作作為一種作業活動;

(3) 按作業任務:將有關維修的內容劃分為一種或幾種作業活動;

(4) 按地理區域:將後勤、辦公室區域的活動劃分為一種或幾種作業活動。

將上述幾種方法結合起來,就將白灰車間所下地區區域內的全部作業活動涵蓋了。

例2 鋼鐵公司中板廠作業活動劃分

1) 工藝流程分為六種作業活動:備料和加熱、軋制、校直、冷卻、剪下收集入庫;

2) 三種生產輔助系統即為三種作業活動:天車執行、電氣系統執行、高壓水系統執行;

3) 準備車間的工作活動作為一種作業活動;

4) 後勤工作作為一種作業活動;

5) 行政工作作為一種作業活動;

6) 建築物(廠房等)維修活動作為一種作業活動;

7) 檢修活動:如果(1)中六種活動中的硬體系統檢修工作各不相同,則每種檢修活動都應作為一種作業活動;如果其中有類似的,可合併同類項。三種生產輔助系統的檢修即三種作業活動。

8) 大修作為一種單獨的作業活動。

以上共有18~23種作業活動。

3)、對於每項作業活動,在進行危險源辨識前要收集作業活動資訊。

作業活動資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a)、任務:所執行任務的期限、人員、該任務實施的頻率;

b)、裝置:可能用到的機械、裝置、工具;

c)、物料:

——用到或遇到的物資及其物理形態(煙氣、蒸氣、液體、粉末、固體)和化學性質;

——可能要搬運的物料的尺寸、形狀、重量、表面特徵;

——物料要用手移動的距離和高度;

d)、能力:工作人員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務培訓;

e)、程式:作業程式或作業指導書,包括特種作業任務的執行上崗程式;

f)、資料:作業活動及作業環境監測資料;

g)、事故:發生過的與該作業活動有關的事故經歷。

2、危險源辨識

1)、危險源辨識的範圍

a)活動範圍

危險源辨識的範圍應覆蓋:

● 所有常規和非常規的活動;

● 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包括承包商和參觀者)的活動;

● 所有作業場所內的設施,無論是本公司提供的還是他人提供的。

b)在辨識過程中,要考慮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和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

三種時態

● 過去:過去的作業活動、系統或裝置等安全控制狀態及發生過的人身傷害事故,並延續到現在的。

● 現在:作業活動、系統或裝置等現在的安全狀態。

● 將來:可以預見的作業活動發生變化、系統、裝置等新產生或在維護、改進、報廢等活動時產生的安全控制狀態。

三種狀態

● 正常狀態:指正常、持續的生產執行

● 異常狀態:指生產的開車、停車、檢修等情況

● 緊急狀態:指發生**、火災、洪水等重大突發性事件

c)危險源辨識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 物的不安全狀態;

● 人的不安全行動;

● 作業環境的缺陷;

●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七種危險源型別

● 機械能

● 電能

● 熱能

● 化學能

● 放射能

● 生物因素

● 人機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危險源類別的分類見附錄1。

2)、危險源辨識方法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很多,但最常用的是基本分析法和工作安全分析法。

a)基本分析法

對於某項作業活動,依據「作業活動資訊」(作業經過的描述),對照危險源分類和事故型別(或職業相關病症的型別),確定本項作業活動中具體的危險源。

例1電廠磨煤機檢修作業危險源辨識作業活動資訊(對磨煤機進行檢修的工作過程及環境):

檢修人員開出熱力工作票,執行人員對給煤機、磨煤機進行停電,「做安全措施」。磨煤機周圍燥聲較大。磨煤機停電前需先進行甩鋼球,甩鋼球時需用裝載車,檢修人員需進入磨煤機本體內檢修,並換襯瓦和鋼球,換襯瓦時需在磨煤機內做跑道,用手拉葫蘆將襯瓦拉進磨煤機內。

同時還對磨煤機減速機進行解體檢修,檢修需用叉車運重物。檢修過程中需電、火焊作業。磨煤機檢修完後需押工作票轉試。

煤由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系統經熱風門進入磨煤機,磨出的煤粉進入粗粉分離器後進入細粉分離器。磨煤機的外形尺寸較大,其各零部件均較笨重。

每台鍋爐有4臺鋼球磨煤機,共兩台爐。磨煤機的檢修頻率為每週一次。

依據作業活動資訊,按照基本分析法的思路,考察存在的危險源及其造成的風險:

1、執行人員在停送電操作中,可能誤操作,造**員受電弧傷害和衝擊波傷害;

2、長期在磨煤機周圍作業,對工作人員的雜訊危險源;

3、熱風門關不嚴或未關,造成檢修人員高溫傷害;

4、甩鋼球時,鋼球飛出傷人;

5、磨煤機未停止執行就急於作業,造成轉動部分傷人;

6、磨煤機內照明電源不規範,造**員觸電;亮度不夠,造**員跌碰傷;

7、通風不夠造成檢修人員一氧化碳中毒;

8、長期接觸煤粉造**員患塵肺病;

9、進入現場的作業車輛行駛不當撞傷人;

10、搬運重物不當扭傷人或碰傷人;

11、給煤機落煤口落下雜物到磨煤機內,造**員傷害;

12、安裝跑道槽鋼時,固定不牢靠或跑道葫蘆不安全,落下傷人;

13、用葫蘆起吊襯鋼時,人員起吊動作不當或襯瓦碼放不當,造成襯瓦碰傷人;

14、檢修人員尚未固定好襯瓦,造成落下傷人;

15、地面有油汙,造**員滑倒摔傷;

16、起吊重物時鋼絲繩強度不夠或固定方法不當,造成部件損傷;

17、漏油而未按規定動火造成火災;

18、使用的電焊機漏電,造**員觸電;

19、電焊作業時,個人防護不當造成電弧燒傷,以及吸入電焊塵;

20、使用電焊時明火傷人;

21、氧氣、乙炔瓶放置不規範,引起**;

22、檢修時使用大錘不當,砸傷人或部件;

23、人員未全部撤除磨煤機就試轉,造**員**。

b)工作安全分析法

如果某個作業活動可以分解為若干個相連線的作業步驟:

● 對每個作業步驟,參考危險源類別(附錄1)中前兩大類的分類內容,辨識出與此步驟有關的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然後將各步驟中的危險源彙總。

● 將整個作業活動作為乙個整體,參考危險源類別(附錄1)中後兩大類的分類內容,辨識出與此作業活動有關的作業環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上的缺陷。

● 將上述辨識出的危險源彙總,彙總合併同類項。

如果某作業活動不能分解成若干個相連線的作業步驟,就直接參考危險源分類(附錄1)的內容,辨識出與此作業活動有關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作業環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上的缺陷,確定在此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源。

為了確保全員參與,辨識充分,公司採取四級辨識**評價的方法(班組、車間、廠、公司四級辨識,車間、廠、公司**評價)。

3)、危險源辨識充分性的確認

a)覆蓋已發生的事故的原因

通過查閱事故檔案、資料和員工的回憶,列出所有曾發生過的事故的原因。辨識出危險源應覆蓋所有事故的原因,以及同行業企業已發生事故的原因。

b)覆蓋法規要求

將辨識出的危險源與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相對照。除辨識出的危險源之外,不應存在其他的違法現象。

c)符合公司的安全方針、目標

d)與公司可能帶來的社會聲譽影響損害。

3、風險評價

1)風險評價的方法

風險評價採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

a)先用定性評價,滿足下列任意一項時,可直接判斷為重大風險。

● 嚴重不符合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 涉及發生過死亡事故、重傷事故、三次及以上輕傷事故的風險,且未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 相關方合理抱怨或要求。

● 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執行等階段;

● 常規和非常規的活動;

● 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

● 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

● 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設施、裝置、車輛、安全防護用品;

● 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

● 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

● 氣候、**及其他自然災害等。

b)直接判斷無法判斷時用半定量法進行評價(lec法)

計算公式是: d=l×e×c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體暴露在這種風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c: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

d:風險性分值 。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頻率(暴露於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注:8小時不離崗為「連續處在危險環境中」;

8小時內暴露1-幾次為「每天在有危險環境中工作」。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

和風險控制策劃控制程式 江蘇天地鋼結構工程集團 坪山體育中心 體育館專案部 2009 10 目錄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控制程式 1 2010年一建專案管理輔導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策劃 8 建築工地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整治 10 危險源辨識與公示是預防安全事故的關鍵 12 施工危險源...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策劃

人員和程式等 步驟二危險源辨識 辨識與業務活動有關的所有危險源,考慮誰會受到傷害及如何受到傷害。危險源分類方法1 安全科學理論 能量釋放理論 分為兩類 第一類危險源 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意外釋放的能量 這些能源或能量載體在受到約束或限制不會發生事故 決定的嚴重程度後果。第二類危險源 導致能量或危險物...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報告

企業名稱 2012年 目錄 2 1 危險源辨識 3 1.1 生產過程中危險源辨識 3 1.1.1 火災 3 1.1.2 機械傷害 3 1.1.3 觸電 5 1.1.4 高處墜落 6 1.1.5 物體打擊 6 1.1.6 雜訊危害 6 1.2 公用工程危險 有害因素分析 7 1.2.1 供配電系統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