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必修15知識點公式大全,最全

2021-03-04 09:43:20 字數 4522 閱讀 2329

數學必修1-5常用公式及結論

必修1:

一、集合1、含義與表示:(1)集合中元素的特徵: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2)集合的分類;有限集,無限集 (3)集合的表示法:列舉法,描述法,圖示法

2、集合間的關係:子集:對任意,都有,則稱a是b的子集。記作

真子集:若a是b的子集,且在b中至少存在乙個元素不屬於a,則a是b的真子集

記作ab集合相等:若:,則

3. 元素與集合的關係:屬於不屬於: 空集:

4、集合的運算:並集:由屬於集合a或屬於集合b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叫並集,記為

交集:由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公共元素組成的集合叫交集,記為

補集:在全集u中,由所有不屬於集合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叫補集,

記為5.集合的子集個數共有個;真子集有–1個;非空子集有–1個;

6.常用數集:自然數集:n 正整數集: 整數集: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二、函式的奇偶性

1、定義: 奇函式 <=> f (– x ) = – f ( x ) ,偶函式 <=> f (–x ) = f ( x )(注意定義域)

2、性質:(1)奇函式的圖象關於原點成中心對稱圖形;

(2)偶函式的圖象關於y軸成軸對稱圖形;

(3)如果乙個函式的圖象關於原點對稱,那麼這個函式是奇函式;

(4)如果乙個函式的圖象關於y軸對稱,那麼這個函式是偶函式.

二、函式的單調性

1、定義:對於定義域為d的函式f ( x ),若任意的x1, x2∈d,且x1 < x2

① f ( x1 ) < f ( x 2 ) <=> f ( x1 ) – f ( x2 ) < 0 <=> f ( x )是增函式

② f ( x1 ) > f ( x 2 ) <=> f ( x1 ) – f ( x2 ) > 0 <=> f ( x )是減函式

2、復合函式的單調性: 同增異減

三、二次函式y = ax2 +bx + c()的性質

1、頂點座標公式:, 對稱軸:,最大(小)值:

2.二次函式的解析式的三種形式

(1)一般式; (2)頂點式;

(3)兩根式.

四、指數與指數函式

1、冪的運算法則:

(1)a m a n = a m + n ,(2),(3)( a m ) n = a m n (4)( ab ) n = a n b n

(5)(6)a 0 = 1 ( a≠0)(7)(8)(9)

2、根式的性質

(1).

(2)當為奇數時,; 當為偶數時,.

4、指數函式y = a x (a > 0且a≠1)的性質:

(1)定義域:r ; 值域:( 02)圖象過定點(0,1)

5.指數式與對數式的互化: .

五、對數與對數函式

1對數的運算法則:

(1)a b = n <=> b = log a n(2)log a 1 = 0(3)log a a = 1(4)log a a b = b(5)a log a n = n

(6)log a (mn) = log a m + log a n7)log a () = log a m -- log a n

(8)log a n b = b log a n9)換底公式:log a n =

(10)推論 (,且, ,且, ,).

(11)log a n = (12)常用對數:lg n = log 10 n (13)自然對數:ln a = log e a (其中 e = 2.

71828…) 2、對數函式y = log a x (a > 0且a≠1)的性質:

(1)定義域:( 0值域:r2)圖象過定點(1,0)

六、冪函式y = x a 的圖象:(1) 根據 a 的取值畫出函式在第一象限的簡圖 .

例如: y = x 2

七.圖象平移:若將函式的圖象右移、上移個單位,

得到函式的圖象; 規律:左加右減,上加下減

八. 平均增長率的問題

如果原來產值的基礎數為n,平均增長率為,則對於時間的總產值,有.

九、函式的零點:1.定義:對於,把使的x叫的零點。即

的圖象與x軸相交時交點的橫座標。

2.函式零點存在性定理:如果函式在區間上的圖象是連續不斷的一條

曲線,並有,那麼在區間內有零點,即存在,

使得,這個c就是零點。

3.二分法求函式零點的步驟:(給定精確度)

(1)確定區間,驗證;(2)求的中點

(3)計算①若,則就是零點;②若,則零點

③若,則零點;

(4)判斷是否達到精確度,若,則零點為或或內任一值。否

則重複(2)到(4)

必修2:

一、直線與圓 1、斜率的計算公式:k = tanα=(α ≠ 90°,x 1≠x 2)

2、直線的方程(1)斜截式 y = k x + b,k存在 ;(2)點斜式 y – y 0 = k ( x – x 0 ) ,k存在;

(3)兩點式() ;4)截距式()

(5)一般式

3、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

4、兩點間距離公式:設p1 ( x 1 , y 1 ) 、p 2 ( x 2 , y 2 ),則 | p1 p2 | =

5、點p ( x 0 , y 0 )到直線l :a x + b y + c = 0的距離:

7、圓的方程

8.點與圓的位置關係

點與圓的位置關係有三種若,則點在圓外;點在圓上;點在圓內.

9.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d)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有三種:

;;.10.兩圓位置關係的判定方法

設兩圓圓心分別為o1,o2,半徑分別為r1,r2, ;;

;;.11.圓的切線方程

(1)已知圓.

①若已知切點在圓上,則切線只有一條,其方程是

.當圓外時,表示過兩個切點的切點弦方程.

②過圓外一點的切線方程可設為,再利用相切條件求k,這時必有兩條切線,注意不要漏掉平行於y軸的切線.

③斜率為k的切線方程可設為,再利用相切條件求b,必有兩條切線.

(2)已知圓.

①過圓上的點的切線方程為;

②斜率為的圓的切線方程為

二、立體幾何 (一)、線線平行判定定理:1、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2、垂直於同一平面的兩直線平行。3、如果一條直線和乙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麼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4、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與第三個平面相交,那麼它們的交線平行。

(二)、線面平行判定定理

1、若平面外的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2、若兩個平面平行,則其中乙個平面內的任何一條直線都與另乙個平面平行。

(三)、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如果乙個平面內有兩條相交直線分別平行於另乙個平面,那麼這兩個平面平行。

(四)、線線垂直判定定理:

若一直線垂直於一平面,則這條直線垂直於這個平面內的所有直線。

(五)、線面垂直判定定理

1、如果一條直線和乙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麼這條直線垂直於這個平面。

2、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麼在乙個平面內垂直於它們交線的直線垂直於另乙個平面。

(六)、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如果乙個平面經過另乙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麼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與平面內相交二直線垂直;

(3)轉化為該直線與平面的一條垂線平行;(4)轉化為該直線垂直於另乙個平行平面;

(十二).證明平面與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徑

(1)轉化為判斷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轉化為線面垂直.

三、空間幾何體

(一)、正三稜錐的性質

1、底面是正三角形,若設底面正三角形的邊長為a,則有

2、正三稜錐的輔助線作法一般是:

作po⊥底面abc於o,則o為△abc的中心,po為稜錐的高,

取ab的中點d,鏈結pd、cd,則pd為三稜錐的斜高,cd為△abc的ab邊上的高,

且點o在cd上。∴△pod和△poc都是直角三角形,且∠pod =∠poc = 90°

(二)、正四稜錐的性質

1、底面是正方形,若設底面正方形的邊長為a,則有

2、正四稜錐的輔助線作法一般是:

作po⊥底面abcd於o,則o為正方形abcd的中心,po為稜錐的高,取ab的中點e,鏈結pe、oe、oa,則pe為四稜錐的斜高,點o在ac上。∴△poe和△poa都是直角三角形,且∠poe =∠poa = 90°

(三)、長方體

長方體的一條對角線長的平方等於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平方和。

特殊地,若正方體的稜長為a ,則這個正方體的一條對角線長為a 。

(四)、正方體與球

1、設正方體的稜長為a,它的外接球半徑為r1,它的內切球半徑為r2,則

(五)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1、圓柱: 表面積:2π+2πrh 體積:πrh

2、圓錐: 表面積:πr+πrl 體積: πrh/3 (l為母線長)

3、圓台:表面積: 體積:v=πh(r+rr+r)/3

4、球:s球面 = 4πr2 v球 =πr3 (其中r為球的半徑)

高中數學必修1 5 知識點總匯 公式大全

數學必修1 5常用公式及結論 必修1 一 集合1 含義與表示 1 集合中元素的特徵 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2 集合的分類 有限集,無限集 3 集合的表示法 列舉法,描述法,圖示法 2 集合間的關係 子集 對任意,都有,則稱a是b的子集。記作 真子集 若a是b的子集,且在b中至少存在乙個元素不屬於a...

高中數學必修1 5知識點

高一數學必修4 2 角的頂點與原點重合,角的始邊與軸的非負半軸重合,終邊落在第幾象限,則稱為第幾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為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為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為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為 終邊在軸上的角的集合為 終邊在軸上的角的集合為 終邊在座標軸上的角的集合為 3 與角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為 4 已知是...

高中數學必修1 5公式大全

必修2 一 直線與圓 1 斜率的計算公式 k tan 90 x 1 x 2 2 直線的方程 1 斜截式 y k x b,k存在 2 點斜式 y y 0 k x x 0 k存在 3 兩點式 4 截距式 5 一般式 3 兩條直線的 位置關係 4 兩點間距離公式 設p1 x 1 y 1 p 2 x 2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