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課社會工作實務

2021-03-04 09:41:55 字數 5125 閱讀 1784

貳考試科目:社會工作實務

(說明:本資料是根據國家頒布的考試大綱整理出來的資料,並非江西財經大學msw專業課考試的範圍,目的僅在於輔助大家鞏固複習課本的知識點。另外資料收集的內容也主要出自王思斌的《社會工作概論(第二版)》,不是來自朱眉華的《社會工作實務手冊》。

儘管兩本書在某些論述上有差異,但基本可以通用。)

第一部分社會工作實務方法

一、個案工作

1個案工作的涵義與特點

,目的在於幫助個人和家庭減低壓力、解決問題,達到個人和社會的良好福利狀態。這個定義界定了社會個案工作的性質,指明了個案工作的目標在於增進個人與社會的福利,手段和途徑則是通過運用各種科學的助人知識及活動來幫助個人和家庭。

2個案工作的理論與主要模式

(1)危機介入模式

危機的概念由埃里克·林德曼和吉拉爾德·卡普蘭在20c40y-50y提出,個案工作中危機是指一種對平衡穩定狀態的改變,危機不一定非要是災難性時間,可以是正常發展過程中的狀態,同時也是有開頭結尾的持續性過程,危機是問題與希望的並存。危機與壓力不同,危機是短期現象,個人會力圖盡快重建以前的和諧,壓力的概念則含有長期壓迫的感覺,但危機和壓力又是有聯絡的,處於危機的徵兆則有可能是人們的抱怨和憂傷。

危機介入術:1.開始階段—第一次會談時要收集案主的基本資料,並將會談集中在正在經歷的危機事件上,然後要弄清其最大問題是什麼,從而把問題集中在目標上,找出真正問題。

2.中間階段—工作者進一步收集資料,擴大對案主的認識,如可以把當前發生的事件與過去生活經歷相聯絡,指出前因後果的關係,以幫助案主改正對問題的認識。3.

結束階段—回顧開始時雙方協議要做的事執行如何,提醒案主結束的時候到了,並與案主一同回顧已經取得的進步。

危機介入模式的有關理論:人格理論,自我心理學,觀察學習理論

需要注意的問題:需要把引起危機的事件或者原因具體化,清晰化,為危機作出迅速判斷,工作者要擔當提供資訊和建議,需要時可積極並系統化的介入個案的角色。要限定時間,鼓勵案主面對未來。

(2)任務中心模式

任務中心模式認為,個案工作應該是一種目標集中的活動,在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過程中,要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慮如何更有效的幫助案主,又要節約時間和金錢。該模式應用於人際衝突,不滿意的社會關係,正式組織中的問題,角色困難,社會轉型中的問題,情緒問題,資源不足問題和行為問題這八類。

步驟:1.開始接觸、探索和協議。2.闡述目標以及要完成的任務。3.在快結束時與案主回顧重要的進步並鼓勵案主,幫他確定進一步工作領域,從而結束個案工作。

該模式優點:在問題探索、協議和確定任務階段,任務不僅是針對案主也是對於案主有關的系統的;該模式工作物件可以是個人、夫婦或家庭;強調案主的優點和優勢及他們的網路資源的重要性;將工作者和案主置於同等地位而不是單向由案主向工作者傾訴。

該模式要求的能力:傾聽、抓住問題核心、達成協議、溝通與回應的能力。

(3)社會—心理模式

社會—心理模式是將案主心理狀態、心理過程同他生活的社會環境結合起來考慮並進行工作的方法。該模式是一種認識和理解問題的方法,是系統的認識論。

自我防衛機制,是個人應付焦慮、防止自我過分強大、保持心裡平衡的手段。

人格有三部分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生物的我,它總想衝破一切障礙獲得滿足,從而獲得生存空間,根據享樂原則行事,屬潛意識層面。

超我是社會化的我,根據道德原則行事,對本我有制約作用。自我則在本我、超我之間起平衡作用,根據現實原則行事,調和內部本能和外部現實環境以滿足需要。弗洛伊德指出,乙個健康的人格應該是這三部分的平衡。

自我強度指永遠處於改變中的一種應付挫折、控制衝動、合理使用自我防衛機制的能力。

社會—心理模式的框架:1.理論基礎—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強調自我適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針對問題—內部心理問題,人際關係問題,外部環境問題。3.

目標—理解和改變人及其所處的環境,或者二者同時進行,即直接介入和簡介介入並舉。4.案主角色—案主如同病人,處於被動位置。

5.工作者角色—研究、診斷和**者。

(4)行為**模式

行為**模式的個案工作的基礎是行為主義理論,行為主義代表人物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主要取決於外部環境。

四種學習形態:1.反應學習—行為主義認為人類行為的本質是人對環境刺激的本能反應。

無條件反射是不受人意識控制的,不是學習獲得的;條件反射是學習形態。2.操作學習—研究如何通過改變環境來改變行為,即控制或者操作條件,相應的產生乙個期望的行為。

斯金納認為改變了條件即改變了結果,如果一種行為被強化,它的出現頻率就會增加,要想得到期望的行為即強化它。3.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他人而學習,不需要經過「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

4.認知學習—認知學習認為人會感受和思考,即人賦予事件以意義,人的思想和感受影響人的行為。

技巧與過程:1.技巧—正強化(獎賞)、負強化(懲罰)、角色扮演、榜樣。2.過程—建立關係,評估問題,找出要學習的正確行為並示範讓案主進行角色扮演,布置作業,評估。

行為主義個案工作框架:1.理論基礎—學習理論2.

適應問題—恐懼症、抑鬱症、焦慮、社交困難及問題行為。3.目標—小而具體,可測量以便評估4.

案主角色—測量行為的基礎、頻率、強度、週期及其中環境,寫日記記錄行為。5.工作者角色—直接積極的教育幫助者。

(5)敘事**模式

敘事**模式是以日常對話為基礎,從多向價值視角出發,重新審視社會工作輔導過程以及由此帶來的在輔導關係和輔導技巧上的一些變化,透過「故事敘說、外話、解構」,使人變得更自主、有動力。

敘事**模式的理論假設:後現代主義—認為所謂真理的是生活於特定情境中的人們建構出來的,而語言正是這種建構的工具和結果;社會建構主義—是該模式的哲學基礎,認為客觀的現實並不存在,現實是人們藉著語言建構出來的精神產物。

模式的特點:能讓工作者和案主反思、調整對生命的態度,明確生命的抉擇,重寫生命故事,人如何賦予過去意義就表示人將以如何的態度面對未來,一旦從充滿問題的故事中解脫出來,人將以更客觀有力的方式處理他們的問題。

**過程:1)與案主或家庭一起對於困擾問題做出彼此均同意的定義。2)將問題擬人化,並找出壓迫案主的意圖和方式。

3)**問題是怎麼干擾、支配或使案主失去信心的。4)發掘在哪些時候案主並未受問題支配或生活並未受到干擾。5)找出過去的證據,來證明案主和家庭有足夠的能力站起來,應付和解決面臨的問題。

6)引導案主和家庭思考在上述能力之下未來將要過的生活。7)找出一群觀眾來聽取案主表達新的認同感和故事。在過程中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使案主確信自己並不是問題的本身。

技巧:1)問話---在互動的間歇提問,以引導出案主自己真正想擁有的經驗。2)解構式問話---鼓勵案主從不同角度定位故事以擴大案主的視野去發現問題。

3)開啟空間的問話---構建獨特的結果。4)發展故事的問話---提出發展故事的問話引導故事的重寫。5)意義性問話---鼓勵案主思索並體驗獨特結果、較佳方向和新故事的涵義。

6)故事的建構7)迴響與強化。

二、小組工作

1小組工作的涵義與特點

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與2023年指出,社會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過有目的的團體經驗,協助個人增進其社會功能,以更有效的處理個人、團體或社群的問題。其功能有影響個人發生轉變、社會控制、用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再社會化這四個方面。小組一般有六個基本特性:

小組存在於一人以上,成員間有共同的目標和利益,成員對小組有認同感,成員間相互依存互相影響,小組中有自己的控制方式,形成特定的小組文化和氛圍。

2小組工作的理論和主要模式

小組工作的主要理論**是社會學、心理學、系統理論,社會學---1.心理學理論是在小組工作中用的最多的理論,運用在工作中時以個人的工作為焦點,其鼻祖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問題源起於在兒童期未解決的心理衝突,這類衝突或許是兒童期某些需要未得到滿足,抑或是經歷了的心理創傷。當個人無法解決實際問題時,會用自衛手法處理衝突。

通過小組實踐,人們可以建立起他們處理個人關係的技巧、解決問題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自信心。2.學習理論,重點在於成員的個人行為而不是小組行為。

主要方法有三種:傳統條件反射理論—在傳統方法中行為是與刺激相聯絡的;強化條件反射理論—立足於人的行為受行動的結果的影響;社會學習理論—行為是對他人的行為觀察和評價過程中學習的。3.

系統理論,把小組看作由不同的互動因素所組成的系統。帕森斯認為小組是個有許多相互依賴的成員的社會系統,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這個小組系統作為乙個有機的整體執行時,試圖保持一定的秩序和穩定的平衡。

主要模式:

社會目標模式—理論**於系統論和社會學的觀點,強調社會系統與人和群體間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該模式特點為以關注社會整合和人參與社會的責任感為工作重點,通過人的能力和意識的提高去影響和改變社會。

**模式—以修正理論和社會化理論為基礎,關注的是各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矯正而不是社會,其介入重點是為個人提供乙個小組的**環境,為個人提供心理**和行為指導,幫助小組成員達到適應社會生活的最佳狀態。

互動模式—理論基礎是系統論和場論,關注小組成員和小組環境、社會環境的關係。該模式既關注個人也關注環境,要通過個人、小組和社會系統之間的開放和相互影響,以達到增強個人和社會的功能。

除了以上模式以外,還有相關的小組工作模式,有過程模式,行為模式,任務中心模式和小組中心模式。

3小組工作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前屬期階段:小組的開始階段,小組成員初進小組,心理狀態是觀察和探求身外環境,對他人既接近又迴避的保持著戒備,處於矛盾的困境。工作者的鼓勵促進他們考察、改善外部條件,有助於他們盡快適應。

第二階段—權力和控制期:成員慢慢熟悉環境後,試著通過權力競爭與控制的過程,認識和確立自己在小組中的角色,從而形成小組組織的初步結構。

第三階段—親密期:小組的成員對小組的投入增強,關心其他成員,開始意識和承認小組的經驗在他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開始思考小組額目標。

第四階段—分辨期:小組成員彼此熟識,對小組有較高認同,成員們更加聯合、客觀、合作,以至能提出更現實的建議或計畫,並實施大型的方案、專案。

第五階段—分離期:小組目標已經實現,成員們面臨分離,開始在其他地方尋找新的資源以滿足他們自己社會的、娛樂性的和職業性的需要。

4小組工作的原則與技巧

原則:1.認可每個人的獨特個性及行為的多樣化。

2.認可小組是多種多樣的及行動是多樣化的。3.

真誠的接納每乙個人4.建立有目的的助人關係。5.

鼓勵及促使小組成員之間實現有益的合作關係。6.適當的修正小組過程。

7.鼓勵成員根據自身能力參與小組活動。8.

促使小組成員投入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9.鼓勵小組成員通過衝突去體驗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10.為小組成員提供各種新機會。11.

明智的運用制約。12.有區別的運用工作方案。

13.對個人和小組的進步不斷進行評估。14熱誠、人道和嚴於律己。

社會工作專公升本專業課

社會工作概論 考試大綱 70分 考試為筆試,主要測試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題型為 填空 選擇 名詞解釋 簡答和論述。第一章社會工作的領域和內涵 一 社會工作領域的分類 二 社會工作的定義 三 社會工作的要素 四 當前我國社會工作的型別 第二章社會工作的功能 一 社會工作者的特徵...

全國MSW考試專業課考試包括社會工作原理

全國msw考試專業課考試包括社會工作原理 社會工作實務兩門。考試指導範圍如下 壹考試科目 社會工作原理 社會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會工作基礎知識及社會學基礎知識兩個方面的知識。第一部分 社會工作基礎知識 了解社會工作的產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設 了解社會工作的社會功能,把握社會工作在解決社會問題上的基本價值取...

社會工作實務

社會工作實務 中級 的應試準備 說明 由於今年是第一次考試,難以針對性地把握規律,所以只能把可能的幾種型別分別列出 但並不全面 特別提醒的是,大綱上列出的案例分析題和方案設計題的兩種樣題型別及其回答思路必須掌握,考前,最好能反覆訓練,直至熟練運用。一 案例分析題的命題方式及其作答 型別一 面臨困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