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講座觀後感

2021-03-04 09:38:02 字數 1963 閱讀 6952

於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乙個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於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裡說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乙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乙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資訊。

通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乙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乙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囉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願,想到這裡,我不禁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知道感恩,總惹他們生氣,傷心,太不應該了。在這裡,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後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乙個優秀的合格人才。

於丹講座《觀後感》 家長:周永峰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了於丹老師關於感恩教育的講座:勇敢承擔愛與責任。於丹老師對孩子孝敬父母,社會責任感的養成,都進行了很好的詮釋,令我印象深刻。

講座開始,於丹老師講述了乙個孩子和大樹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樹,在孩子一生的成長過程中,無私的奉獻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著大樹走到了最後。聽完以後,我非常感動,這不就是每個當父母的所追求的嗎?

能擁有乙個孝順,有責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父母們,哪個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傾其所有,但現實卻不是故事,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後,看看當今社會,空巢老人,不孝順的子女,比比皆是。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初衷無法實現呢?

接著,於丹老師又給我們舉了一些現實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當成寶,物質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經不是什麼貶義詞了,而是成為了一種新的「教育標準」。孩子就應該操心學習,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過問。

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回家以後,忙得不亦樂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麼,這麼做到底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缺乏對他人的關心,對周圍人的關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責任心。

「正為本,孝為先」,「孝為德之本」,這些古訓由來已久,都是古代聖賢,留給我們的良言金句。於丹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榜樣,縱觀他們的成長經歷,都有乙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境貧寒,自身艱苦奮鬥獲得成功,但是對父母都是無微不至,有始有終。難道是他們從小的家庭環境造就了他們孝順父母的品德和責任感?

那麼普通家長,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對社會和家人負責任的心,如何才能成為乙個孝順的孩子呢?

接下來,於丹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乙個「仁」字,用來闡述孩子的責任感是如何形成的。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要讓孩子有責任心,必須讓他們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別人的優點,發覺自身的不足,看到別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環境對比,從而受到感動,因此培養責任心,懂得去體諒人,關心人,對於自己的父母,就表現為孝順和關愛。

體驗打工者艱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以後,懂得了去同情他人,關心他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了自己的責任感。孩子責任感的形成,重點在於他人的交流,這點對我很有啟發。

最後,於丹老師強調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性。讓孩子開闊眼界,從人文古蹟中獲得人生的感悟。看完節目後,我感慨良多,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收穫,認識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對以後孩子的發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於丹講座觀後感

觀 於丹人格教育 講座有感 黃沁今天看了於丹老師的關於人格教育的講座,感慨頗多。於丹老師首先講了乙個故事,我雖然聽過,卻是溫故而知新。故事中的孩子很愛發脾氣,傷了很多人的心,於是他的爸爸讓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在籬笆上釘乙個釘子,第一天他把籬笆上釘滿了釘子,密密麻麻,十分恐怖。到這兒,我就想起了我自己,我...

於丹講座觀後感

溫暖世道 觀於丹講座有感 濟南市南上山街小學彭倩 那天聽於丹的講座,偶爾想起這樣一件事。大概是在四五歲的時候,現在想起來,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姥爺就經常悄悄跟我說,你看,這裡有這麼多人,孔子說過一句話叫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麼些人裡頭,肯定有能當你老師的人,你去看看,你覺得他們誰對人特別有禮貌,誰特...

於丹觀後感

培養孩子,要 德智體美勞 全面發展 在70年代和80年代,學校提倡 德智體美勞 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時至今日,好學生 好孩子的標準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90後甚至00後的教育發展趨勢,卻更注重培養智育而忽略了其它方 面。有一句家教名言是這樣說的 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 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