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材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2021-03-04 09:36:01 字數 5448 閱讀 5888

一、集合與常用邏輯

1.集合概念元素:互異性、無序性

2.集合運算全集u:如u=r

交集:並集:

補集:3.集合關係空集

子集:任意

注:數形結合---文氏圖、數軸

4.四種命題

原命題:若p則q逆命題:若q則p

否命題:若則逆否命題:若則

原命題逆否命題否命題逆命題

5.充分必要條件

p是q的充分條件:

p是q的必要條件:

p是q的充要條件:pq

6.復合命題的真值

①q真(假)「」假(真)

②p、q同真「p∧q」真

③p、q都假「p∨q」假

7.全稱命題、存在性命題的否定

m, p(x)否定為: m,

m, p(x)否定為: m,

二、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有兩實根,則

解集解集

注:若,轉化為情況

2.其它不等式解法—轉化或

()()

3.基本不等式

①②若,則

注:用均值不等式、

求最值條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

三、函式概念與性質

1.奇偶性

f(x)偶函式f(x)圖象關於軸對稱

f(x)奇函式f(x)圖象關於原點對稱

注:①f(x)有奇偶性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

②f(x)奇函式,在x=0有定義f(0)=0③「奇+奇=奇」(公共定義域內)

2.單調性

f(x)增函式:x1<x2f(x1)<f(x2)或x1>x2f(x1) >f(x2)

或f(x)減函式:?

注:①判斷單調性必須考慮定義域

②f(x)單調性判斷

定義法、圖象法、性質法「增+增=增」

③奇函式在對稱區間上單調性相同

偶函式在對稱區間上單調性相反

3.週期性

是週期恆成立(常數)

4.二次函式

解析式: f(x)=ax2+bx+c,f(x)=a(x-h)2+kf(x)=a(x-x1)(x-x2)

對稱軸: 頂點:

單調性:a>0,遞減,遞增

當,f(x)min

奇偶性:f(x)=ax2+bx+c是偶函式b=0閉區間上最值:

配方法、圖象法、討論法---

注意對稱軸與區間的位置關係

注:一次函式f(x)=ax+b奇函式b=0四、基本初等函式

1.指數式

2.對數式 (a>0,a≠1)

注:性質

常用對數,

自然對數,

3.指數與對數函式 y=ax與y=logax定義域、值域、過定點、單調性?

注:y=ax與y=logax圖象關於y=x對稱(互為反函式)4.冪函式

在第一象限圖象如下:

五、函式影象與方程

1.描點法

函式化簡→定義域→討論性質(奇偶、單調)

取特殊點如零點、最值點等

2.圖象變換

平移:「左加右減,上正下負」

伸縮:對稱:「對稱誰,誰不變,對稱原點都要變」

注: 翻摺: 保留軸上方部分,

並將下方部分沿軸翻折到上方

保留軸右邊部分,

並將右邊部分沿軸翻折到左邊

3.零點定理

若,則在內有零點

(條件:在上圖象連續不間斷)

注:①零點:的實根

②在上連續的單調函式,

則在上有且僅有乙個零點

③二分法判斷函式零點---?

六、三角函式

1.概念第二象限角()

2.弧長扇形面積

3.定義

其中是終邊上一點,

4.符號 「一正全、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5.誘導公式:「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如, 6.特殊角的三角函式值

7.基本公式

同角和差倍角

降冪cos2α= sin2α=

疊加8.三角函式的圖象性質

單調性: 增減增

注:9.解三角形

基本關係:sin(a+b)=sinc cos(a+b)=-cosctan(a+b)=-tanc

正弦定理: ==

餘弦定理:a2=b2+c2-2bccosa(求邊)cosa=(求角)

面積公式:s△=absinc

注:中,a+b+c=?

a2>b2+c2 ∠a>

七、數列

1、等差數列

定義:通項:求和

中項:(成等差)

性質:若,則

2、等比數列

定義通項:

求和中項:(成等比)

性質:若則

3、數列通項與前項和的關係

4、數列求和常用方法

公式法、裂項法、 錯位相減法、倒序相加法

八、平面向量

1.向量加減三角形法則,平行四邊形法則

首尾相接, =共始點

中點公式: 是中點

2. 向量數量積 ==

注:①夾角:00≤θ≤1800

②同向:

3.基本定理(不共線--基底)

平行: ()

垂直:模:=

夾角:注:①∥ ②(結合律)不成立

③(消去律)不成立

九、複數與推理證明

1.複數概念

複數: (a,b,實部a、虛部b

分類:實數(),虛數(),複數集c

注:是純虛數,

相等:實、虛部分別相等

共軛:模:

復平面:複數z對應的點

2.複數運算

加減:(a+bi)±(c+di)=?

乘法:(a+bi)(c+di)=?

除法: ===…

乘方:,

3.合情推理

模擬:特殊推出特殊

歸納:特殊推出一般

演繹:一般匯出特殊(大前題→小前題→結論)4.直接與間接證明

綜合法:由因導果

比較法:作差—變形—判斷—結論

反證法:反設—推理—矛盾—結論

分析法:執果索因

分析法書寫格式:

要證a為真,只要證b為真,即證……,

這只要證c為真,而已知c為真,故a必為真

注:常用分析法探索證明途徑,綜合法寫證明過程5.數學歸納法:

(1)驗證當n=1時命題成立,

(2)假設當n=k(kn* ,k1)時命題成立,證明當n=k+1時命題也成立

由(1)(2)知這命題對所有正整數n都成立注:用數學歸納法證題時,兩步缺一不可,歸納假設必須使用十、直線與圓

1、傾斜角範圍

斜率注:直線向上方向與軸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

傾斜角為時,斜率不存在

2、直線方程

點斜式,斜截式

兩點式, 截距式

一般式注意適用範圍:①不含直線

②不含垂直軸的直線

③不含垂直座標軸和過原點的直線

3、位置關係(注意條件)

平行且垂直垂直

4、距離公式

兩點間距離:|ab|=

點到直線距離:

5、圓標準方程: 圓心,半徑

圓一般方程:(條件是?)

圓心半徑

6、直線與圓位置關係

注:點與圓位置關係點在圓外

7、直線截圓所得弦長

十一、圓錐曲線

一、定義

橢圓: |pf1|+|pf2|=2a(2a>|f1f2|)雙曲線:|pf1|-|pf2|=±2a(0<2a<|f1f2|)拋物線:與定點和定直線距離相等的點軌跡

二、標準方程與幾何性質(如焦點在x軸)

橢圓( a>b>0)

雙曲線(a>0,b>0)

中心原點對稱軸? 焦點f1(c,0)、f2(-c,0)頂點: 橢圓(±a,0),(0, ±b),雙曲線(±a,0)範圍: 橢圓-axa,-byb

雙曲線|x| a,yr

焦距:橢圓2c(c=)

雙曲線2c(c=)

2a、2b:橢圓長軸、短軸長,

雙曲線實軸、虛軸長

離心率:e=c/a 橢圓01

注:雙曲線漸近線

方程表示橢圓

方程表示雙曲線

拋物線y2=2px(p>0)

頂點(原點) 對稱軸(x軸)

開口(向右) 範圍x0 離心率e=1焦點準線

十二、矩陣、行列式、演算法初步

十三、立體幾何

1.三檢視正檢視、側檢視、俯檢視

2.直觀圖:斜二測畫法=450

平行x軸的線段,保平行和長度

平行y軸的線段,保平行,長度變原來一半

3.體積與側面積

v柱=s底h v錐 =s底h v球=πr3s圓錐側= s圓台側= s球表=

4.公理與推論確定乙個平面的條件:

①不共線的三點 ②一條直線和這直線外一點

③兩相交直線 ④兩平行直線

公理: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定理:如果兩個角的兩條邊分別對應平行,那麼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

5.兩直線位置關係相交、平行、異面

異面直線——不同在任何乙個平面內

6.直線和平面位置關係

7.平行的判定與性質

線面平行:

∥, ∥

∥, ∥

面面平行:

∥,∥平面∥

∥, ∥

8.垂直的判定與性質

線面垂直:

面面垂直:

如果乙個平面經過另乙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麼這兩個平面垂直;

若兩個平面垂直,則乙個平面內垂直於交線的直線與另乙個平面垂直三垂線定理:

在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如果它和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麼它也和這條斜線垂直逆定理?

9.空間角、距離的計算

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範圍(0°,90°]

平移法:轉化到乙個三角形中,用餘弦定理

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範圍[0°,90°]

定義法:找直線在平面**影,轉為解三角形

二面角範圍[0°,180°]

定義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轉為解三角形

點到平面的距離

體積法--用三稜錐體積公式

注:計算過程,「一作二證三求」,都要寫出

10.立體幾何中的向量解法

法向量求法:設平面abc的法向量=(x,y)解方程組,得乙個法向量

線線角:設是異面直線的方向向量,

所成的角為,則

即所成的角等於或

線面角:

設是平面的法向量,是平面的

一條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

則二面角:設是面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為,則或即二面角大小等於或

點到面距離:

若是平面的法向量,是平面的一條斜線段,且,則點到平面的距離

十四、計數原理

1. 計數原理加法分類,乘法分步

2.排列組合差異---排列有序而組合無序

公式==

==關係:性質

上海教材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 集合與常用邏輯 1 集合概念元素 互異性 無序性 2 集合運算全集u 如u r 交集 並集 補集 3 集合關係空集 子集 任意 注 數形結合 文氏圖 數軸 4 四種命題 原命題 若p則q逆命題 若q則p 否命題 若則逆否命題 若則 原命題逆否命題否命題逆命題 5 充分必要條件 p是q的充分條件 ...

上海教材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 集合與常用邏輯 1 集合概念元素 互異性 無序性 2 集合運算全集u 如u r 交集 並集 補集 3 集合關係空集 子集 任意 注 數形結合 文氏圖 數軸 4 四種命題 原命題 若p則q逆命題 若q則p 否命題 若則逆否命題 若則 原命題逆否命題否命題逆命題 5 充分必要條件 p是q的充分條件 ...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適用任何教材

高中數學第一章 集合 數學探索版權所有考試內容 數學探索版權所有集合 子集 補集 交集 並集 數學探索版權所有邏輯聯結詞 四種命題 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數學探索版權所有考試要求 數學探索版權所有理解集合 子集 補集 交集 並集的概念 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義 了解屬於 包含 相等關係的意義 掌握有關的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