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2021-03-04 09:34:38 字數 4027 閱讀 2564

《集合與簡易邏輯》《函式》的公式和部分重要結論

注意:(1)集合的子集個數共有個;真子集有–1個;非空子集有–1個。

(2)常見結論的否定形式

(3)若,則是充分條件. 若,則是必要條件.

若,且,則是充要條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條件,則乙是甲的必要條件;反之亦然.

數列一.數列的概念

1. 定義:。

2. 數列的分類:

(1)按項數多少可分為數列和數列。

(2)按項的大小可分為數列、數列、數列、數列。

3. 數列的通項公式:與的關係式。

(1)依據數列的前幾項寫出其通項公式的一般步驟:

① 定符號 ② 定分子 ③ 定分母 ④ 綜合寫出項與項數的關係式。

(2)數列的前項和與通項的關係:。

4.數列的遞推公式:數列若干連續項之間的關係式。

依據數列的遞推關係求通項公式的方法:,。

特別地,當此遞推關係滿足等差或等比數列定義時,可直接運用等差或等比數列的知識求通項。

二.等差數列

1. 定義:。

2.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一次函式變化結構式:)

3. 性質:(1)(2

(3),,,仍成等差數列。

(4)三個數成等差數列,通常設為;四個數成等差數列,可設為

4.等差中項:若,,成等差數列。

5.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公式:,。

(二次函式變化結構式:)

三.等比數列

1.定義:。

2.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

3.性質:(1) (2

(3),,,仍成等比數列。

(4)三個數成等比數列,通常設為;四個數成等比數列,可設為

4.等比中項:若,,成等比數列。

5.等比數列的前項和公式:

當時,和。當時,。

四.數列的求和

1. 公式法:(若是等差、等比數列,則直接運用其前項和公式求和)

2. 分組求和法:(適用特徵:)

3. 錯位相減法:(適用特徵:)

4. 裂項相消法:(適用特徵:)

5. 倒序相加法:(適用特徵:)

五.數列的最值問題:

1. 處理等差數列前項和最值的方法:

(1)二次函式法 (2)鄰界項法(由和確定鄰界項)

2.借助有些數列的特性(如單調性)來解決最值問題。

六.利用函式觀點、化歸思想解決數列問題

1. 如等差數列通項(一次函式),等差數列前項和(二次函式)融合解決。

2. 非等差、等比數列問題盡可能轉化成等差、等比數列問題來解決

七.數列實際應用問題:如增長率、利率、等值增長問題,其一般解題方法:

①認真審題(明確屬於哪類應用題,是等差、等比、還是遞推關係的模型,已知什麼量,要求什麼量,是還是等等適當引入引數變數,將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變成數學問題並解決。③檢驗、作答 。

三角函式公式和重要結論

1、圓心角的弧度數:∣∣= 其中代表弧長, r代表圓的半徑.

2、弧度=180o, 1弧度=57.30o , s扇形=

3、與終邊相同的角的公式:k360o+ 其中k

4、第一象限的角:2k<<2k+ 其中k其他象限依此類推。

x軸上的角: = k y軸上的角: = k+ 其中k

5、任意角的三角函式:點p(x,y)是角終邊上的任意的一點(原點除外),r代表點到原點的距離,

則sin= cos= tan= cot= sec= csc=

6、同角的八式三關係:

倒數關係 tancot=1 sin csc=1 cos sec=1

商數關係 sin/ cos= tan cos/ sin= cot

平方關係 1+ tan2= sec2 1+ cot2= csc2

7、誘導公式口訣: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8、和角與差角公式 :;;

變用:tan±tan=tan(±)(1tantan)

9、二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變用:[, , ]

10、合一變形:(輔助角公式)

= (輔助角φ所在象限由點(a,b)的象限決定, ).

11.三角函式的週期公式

函式y=asin(ωx+φ),x∈r及y=acos(ωx+φ),x∈r(a,ω,φ為常數,且a≠0,ω>0)的週期;

函式y=atan(ωx+φ), (a,ω,φ為常數,且a≠0,ω>0)的週期

12、三角函式的化簡和求值技巧:

化簡要求:項數最少、函式種類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式,能求值,盡可能求值。

變角、變名、變式。具體方法:

(2)名的變換:化弦或化切

(3)次數的變換:公升、降冪公式

(4)形的變換:統一函式形式,注意運用代數運算。

13、三角函式的值域最值的求法:

1 對於形如的三角函式可以先進行合一變形,然後考慮角的範圍,利用三角函式的圖象求出函式的值域最值。

2 對於形如y=asin2+bsin+c的函式,可以用換元法,令sin=t,(注意t的範圍)轉化成二次函式來求函式的值域和最值。

3 對於含有sin的函式可以用換元法,

令,(注意t的範圍)轉化成二次函式來求函式的值域和最值。

14、三角函式的圖象(略)

向量重要公式和結論

1、 共線向量定理:對空間任意兩個向量a、b(b≠0 ),a∥b存在實數λ使a=λb.

2、 如果則

3、 如果a(x1,y1),b(x2,y2),則

4、 實數與向量的積λa,當λ>0時,λa與a同向,且|λa|=λ|a|;當λ<0時,λa與a反向,且|λa|=|λ||a|。

5、 向量a、b的數量積a·b=|a||b|cos< a, b>

6、 向量a、b的夾角cos< a, b>= 或

7、 =

8.向量的平行與垂直設a=,b=,且b0,則

a//bb=λa.

ab(a0) a·b=0

9.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 (a,b).

10.線段的定比分公式設,,是線段的分點,是實數,且,則(

11.點的平移公式 (圖形f上的任意一點p(x,y)在平移後圖形上的對應點為,且的座標為).

12.正弦定理.

變形公式:a=2rsina b=2rsinb c=2rsinc sina= sinb= sinc=

13餘弦定理;;.

變形公式:cosa=等

14.面積定理(1)(分別表示a、b、c邊上的高).

(2)15.三角形的重心座標公式 △abc三個頂點的座標分別為、、,則△abc的重心的座標是.

排列、組合和二項式定理

一、解排列、組合問題的依據是:分類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無序組合。

(2)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

(3)組合: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並組成一組,叫做從n個不

二、(1)解排列與組合問題綜合題的原則是:先分類後分步,先選後排。

(2)解排列與組合問題的規律是:

相鄰問題**法;相間隔問題插空法;特殊位置優先法;多元問題分類法;定序問題用除法;

至多至少問題間接法;相同元素分組可採用隔板法,數量不大時可以逐一排出結果。

三、二項式定理

其中 性質:

(3)最值:n為偶數時,n+1為奇數,中間一項的二項式係數最大且為第 統計

1、抽樣方法主要有:

(1)簡單隨機抽樣(抽籤法、隨機數表法)常常用於總體個數較少時,它的特徵是從總體中逐個抽取;

(2)系統抽樣,常用於總體個數較多時,它的主要特徵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乙個;

(3)分層抽樣,主要特徵是分層按比例抽樣,主要用於總體中有明顯差異,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相等,體現了抽樣的客觀性和平等性。

2、對總體分布的估計——用樣本的頻率作為總體的概率,用樣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計總體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樣本頻率直方圖的作法:

(2)決定組距和組數;

(3)決定分點;(4)列頻率分布表;(5)畫頻率直方圖。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高中數學常用公式及常用結論 1.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2.德摩根公式 3.包含關係 4.容斥原理 5 集合的子集個數共有個 真子集有 1個 非空子集有 1個 非空的真子集有 2個.6.二次函式的解析式的三種形式 1 一般式 2 頂點式 3 零點式.7.解連不等式常有以下轉化形式 8.方程在上有且只有乙個...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高中數學常用公式及常用結論 1.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2.德摩根公式 3.包含關係 4 集合的子集個數共有個 真子集有 1個 非空子集有 1個 非空的真子集有 2個.5.二次函式的解析式的三種形式 1 一般式 2 頂點式 3 零點式.6.方程在上有且只有乙個實根,與不等價,前者是後者的乙個必要而不是充分...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高中數學常用公式及常用結論 1.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2.德摩根公式 3.包含關係 4.容斥原理 5 集合的子集個數共有個 真子集有 1個 非空子集有 1個 非空的真子集有 2個.6.二次函式的解析式的三種形式 1 一般式 2 頂點式 3 零點式.7.解連不等式常有以下轉化形式 8.方程在上有且只有乙個...